APP下载

“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21-12-02刘晓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双创应用型

刘晓旭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现今,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育重要构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紧抓时代机遇,围绕“互联网+双创教育”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提高商务英语人才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教学联动能力,从课程体系方面深化教育改革能力,为未来阶段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地在创新创业中发展发挥专业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一、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现状

(一)双创教育的教学联动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相对完善,但部分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双创教育基本优势,未能基于应用型高校教育需求做好科学教育联动,降低了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实际有效性,对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长效化推进形成了一定阻碍。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好深层次双创教育改革,使双创教育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一种形式,而非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质量。为此,未来阶段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互联网为中心建立新的教育发展体系,解决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联动能力不足问题,为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推进夯实基础。

(二)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决定高校教育能力的重要导向因素。双创教育发展虽然在我国教育普及相对较晚,但在教育部及各地区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之下,双创教育已然成为部分高校、高职院校等教育机构必不可少的内容构成。但部分高校由于尚未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教职人员安排方面未能制定合理方案,常出现同一名教师执教多门课程情况,这不仅对教师教学工作造成极大压力,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心理负担,不利于教育工作科学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未来高校双创教育应加大在教师团队建设方案投入,提高双创教师专业教育能力,在数量、质量两个方面做好强化,使双创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方面能切实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弥补高校双创教育缺失。

(三)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双创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服务,教育工作开展必须围绕教育需求进行规划。但事实上,部分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结构设计,并未从满足教育需求角度进行设计,而是以提高表面教育成绩作为基本目标,导致双创教育失去本质意义。例如,部分高校双创教育考核,仍然是以纸质考核理论分数为判断依据,未能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水平开展合理教育评价,使双创教育不仅不能发挥积极教育作用,反而成为提高大学生课业压力的一种途径。面向该问题,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从最基础环节上开展教育改革布局,基于课程需求及专业教育需求开展教育对接,将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课程内容相互关联,加强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对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使双创教育能在专业课程教学支持下实现高水平开展。

二、“互联网+双创”教育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影响

(一)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创新能力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主要内容,对提高大学生岗位就业、创新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不同于传统意义职业教育规划、创业教育指导,双创教育是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结合市场人才应用需求及创业导向开展教育布局,以市场变化、高校教育能力及专业需求为基本条件,充分实现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多位一体稳步推进,有效解决早期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基础问题,并使双创教育在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进一步适应复合型、应用型及综合型人才教育多种环境,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输出提供有利保障,从最基础的环节上为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建立发展新生态。正是在这一良好发展环境下,使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创教育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更好地围绕系统化教育发展进行对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岗位就业、创新能力,弥补传统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不足。

(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积极创业发展意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工作逐步深入,做好国际贸易发展至关重要。而建立良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对对外贸易发展有着较为直接影响。因此,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必须要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新环境,以双创教育为基本载体,积极做好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规划,根据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基本特征,制定科学双创教育发展方案,通过打造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发展联动机制,实现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从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布局角度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体系。因此,高校要培养专业人才良好创业发展意识,提高我国产业经济对外、对内循环能力,切实助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三、国外及国内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结构差异

(一)国外

1.新加坡

1998年,新加坡首次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计划,计划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推广,负责主体由政府机构、高校及企业三方组成。其中政府机构负责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政策支持,降低高校、企业负担,为创新创业教育推广提供有利保证。而经济资源、教育资源,则由企业为高校提供,帮助高校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问题。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实现多体系有效联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不仅基于企业需求进行规划,而是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需求、岗位创新需求等角度设计教育内容,切实主导创新创业教育方向,使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方面掌握充分话语权。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逐渐从单一课堂教学走向互联网教育,将线上教学、线下教育作为科学教育引导方式,利用双向教育体系化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不足。

2.韩国

韩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但早期阶段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韩国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并非得到广泛支持,该项教育工作推进也仅在韩国极少数高校进行开展。随着后续阶段韩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创业发展需求、岗位就业需求逐步激增。为更好加强青年一代创业发展能力,韩国于1998年创立国立创业中心,由政府机构负责协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体系。但与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不同的是,韩国创新创业教育更多是由企业掌握主要话语权,教育方案设计、教育策略实施等,均是由企业提供全面支持,高校则负责基于企业需求提供帮助教育。这一方式虽然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影响,但符合韩国经济发展建设基本国情。互联网时代,韩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教育结合上并未有质的改变,但在教育内容、教育策略及教育方向上均进行优化,从单一面向企业开展教育服务改变为面向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引导能力,加强韩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综合水平。

3.德国

德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1970年,德国率先开展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最终明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基本目标。但由于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德国政府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资源支持,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学术概念,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德国高校教育体系。直至20 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政府实施以经济推动教育发展规划,并开始由政府机构为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德国企业,可以在部分领域得到政府机构免税支持,在这一政策驱使之下,大量德国大型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德国在十年内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覆盖,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化推进基本目标。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德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改革不再仅依赖教育服务和企业支持,德国政府开始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物品及社会资源帮助,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发挥本质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德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完善了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体系。

(二)国内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而言起步较晚,而教育体系则相对完善,相关教育机制的建立满足了部分地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应用型高校更是针对双创教育进行系统优化,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力。但也有部分地区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支持,加之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现阶段部分地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未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克服教育发展诸多难题,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推进角度做好科学教育布局,并改变现有教育发展机制,推动大刀阔斧教育发展改革,改变传统模式下教育方法滞后、教育模式单一及教育内容匮乏的基本现状,进一步围绕信息化建设发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使创新创业教育能脱离传统的束缚,更好地基于教育未来化发展进行教育规划。

四、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商务英语课程改革策略与路径

(一)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1.强化信息化商务英语教学及双创课程教学双向联动

利用信息化教学创新建立商务英语课程教育新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与双创教育联动能力。这其中,信息化教育仅仅是作为商务英语与双创教育联动平台,采用教育互动及课程互通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双创课程教学工作预期开展,必须先通过网络平台让大学生对双创教育有所了解,并运用双师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或双创教学课程中植入更多元化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切实运用于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实践,在提高商务英语与双创教育教学联动同时,加强不同学科相互之间的了解,使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能充分掌握双创教育基本特点,围绕本专业教育诉求规划双创教育联动方案,以此,提高商务英语教学与双创课程教学联动能力,强化综合教学质量。

2.优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早期阶段,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主要针对本专业教育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双创教育对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影响。互联网+双创教育发展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教育改革,需要针对双创教育做好教学管理体系优化。譬如,在商务英语学习成绩考核方面,不应以单一理论知识概念作为唯一成绩评价依据,要联合双创教育共同制定商务英语教育考核方案,在理论成绩考核方面不仅要融入双创教学元素,同时,也要在教育实践中突出双创教学元素,使大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双创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商务英语、双创课程方面学习成绩,为其后续阶段更好融入双创课程教学新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多元化、体系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双创教育课程实训机制

学习实践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建立多元化、体系化商务英语、双创教育实训机制,则是运用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给予商务英语课程实训一定基础知识,做好基础实训场地的建设管理,并及时为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教育支持。教育实训机制建立,需要基于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成绩等作为参考依据,及时根据商务英语课程教育需求调整实训方案。例如,若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提升,商务英语课程实训方案制定,需要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并寻找学生学习薄弱项,而后基于学生学习薄弱项控制好英语课程、双创教育课程实训知识覆盖范围,保证实训课程教训能进一步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巩固,不断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商务英语、双创教育课程学习能力,为其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水平奠定良好根基。

(二)针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双创教育改革路径

1.提高政府机构的双创教育引导能力

政府机构教育引导对于双创教育尤为必要。互联网+双创教育发展背景下政府引导,应改变传统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案,需要由政府机构与大学生进行直接对接,政府机构负责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源、创新资金支持,并采取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帮助高校协同开展双创教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需要摆脱传统教育发展机制的限制,围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进行教育布局,以商务英语人才输出为基础,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使双创教育的开展能不脱离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主体结构。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不仅要做好对双创教育的支持,同时,也要针对双创教育做好系统化监管,为高校双创教育在良好条件下稳步推进提供保障。

2.提升双创教育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教学渗透能力

知识渗透是提高教学影响力的重要路径。针对双创教育做好在商务英语方面教学渗透,则能基于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加强双创教育发展能力。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双创教师需要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做好教学互动,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共享,并互相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学习监督,实时掌握大学生学习动向,了解大学生在商务英语、双创课程学习方面的基本动态,利用教师之间教学沟通实现双创教学渗透。除此之外,双创教育亦可运用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双创教育,使双创教育能从更高层次融入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为后续阶段商务英语教学、双创教育更好地发挥相辅相成的教学优势创造良好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必须要从适应教育发展新环境、提高双创教育综合能力及弥补专业教育不足三个维度稳步推进。其中提高双创教育综合能力,使保证专业人才就业、创业根本基础,对于强化高校专业人才输出能力具有积极影响,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好充分教育铺垫,进一步优化双创教育体系,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为基本,提升双创教育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双创应用型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