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2021-12-02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回民小学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回民小学 刘 璇
在当今社会,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验式教学手段有助于这一任务的顺利推进,并且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自主思维的提升拓展。
一、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体会知识的建构过程,能够真正了解知识的本质、原理,既能够强化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同时也能丰富学习体验感受,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地为学生讲解知识,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要求。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兴趣
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促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充分地利用体验式教学法,以多样的活动形式带给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稳定基础。
小学数学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一些实体小道具,如积木组成的小模型、毛绒玩具、水果等。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道具。学生需要围绕道具进行观察,并将自己直接观察到的画面在纸上画出来。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集上来并随机打乱,分给其他学生,鼓励这些学生根据作品以及同学所处位置,找到这些作品真正的主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感。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展开合理的互动,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讲解“鸡兔同笼”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列出一道数量关系较为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会想到要列方程,有的学生会想到应用列表法。教师可鼓励思路不同的学生走上讲台,为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比如其中一名小老师就讲解了一种解法:假设法。我们先假设全都是鸡,那么计算的公式就是:(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子的数量。利用互动的方式完善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2.创建教学情景,创新体验角度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学习也呈现出懵懵懂懂的状态。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时,经常会由于能力不足、经验不足而产生较多的障碍。此时,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可以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情景,利用情景鼓励学生站在多维角度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此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例如,在讲解“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便可创设生活情景。在情景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由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在简单的购买与售卖行为中,体会生活中加减法的应用。在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可要求其将游戏中涉及的数学算式列举出来,并验证其是否正确,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合作交流情景来增强体验。在体验式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且在数学交流中,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深化理解,以此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了“单位长度”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小组成员的身高、学习课桌的长度与高度以及书本的长度与宽度等进行测量。在具体测量中,小组要做好任务分工,以此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测量活动中,增强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