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文艺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1-12-0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四史文艺

赵 琳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文艺作品以其生动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轻松的表达一直以来备受学生们认可,参与度高、积极性强、接受度好,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四史”是传承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武器。发挥“四史”文艺作品在高校的育人功能,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四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四史”文艺作品何以育人

(一)“四史”文艺作品的内涵及特点

当前尚无学者对其内涵进行明确界定,笔者认为“四史”文艺作品是指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奋斗历程而创作的反映革命精神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影视、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四史”文艺作品既包括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艺作品,也包括历史上以中国近现代史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围绕人民解放与富裕和民族独立与复兴,坚持不懈奋斗历程为主题创作的,展现革命风貌、斗争精神的文艺作品,以及对经典作品的再创作、再演绎。所以“四史”文艺作品兼具时代性和传承性,具有跨时空的重要价值。

相较于其他文艺作品而言,“四史”文艺作品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生动叙述和形象描绘,蕴含了我党在革命年代所积淀的宝贵革命精神,彰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凝聚着我党带领人民取得胜利的法宝,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导向性,同时又兼具文艺作品的亲和力、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播力,是文艺作品中“又红又专”的代表,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领头羊。

(二)发挥文艺作品育人功能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我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作品“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确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这个时期,民族的、阶级的斗争和劳动生产成了文艺作品的主要题材,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更发挥着激励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作品注重对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刻画,《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高扬革命激情的作品涌现出来,塑造了无数英雄形象,这些形象成为同时代的榜样和典型,通过文艺作品的表达而产生了强大的道德感召力。改革开放以来,火热的现实变革影响着文艺作品的创作,《平凡的世界》《中国1978》等从现实取材的文艺作品涌现出来,传播了正能量,展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艰难历程,鼓舞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将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在文学、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都涌现出许多“四史”精品,如《北平无战事》《长征大会师》《信念永恒》等,这些作品都能够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温暖人心,启迪思想,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

(三)“四史”文艺作品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具有天然优势

“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文艺育人在高校具有独特的优势,文艺的特点决定了文艺最受年轻人喜爱,而年轻人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其受文艺的影响最深刻和持久,且高校有大量的“文艺青年”,大学生向往文艺,并且以文艺为美。同时,大学生情感丰富、较为敏锐,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些都有助于文艺作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

与此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产生许多关乎人生、梦想、事业和情感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也最容易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答案,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与大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给以启迪和引导,原因之一便在于“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四史”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也包含着大学生想要寻找的答案,是一代又一代人真实的历程和思想的结晶,讲述着中国精神的动人故事。充分发挥“四史”文艺作品的育人功能,能帮助大学生从迷茫走向坚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实现“四史”文艺作品与当代大学生的跨时空精神互动,实现“四史”文艺作品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二、“四史”文艺作品以何育人

(一)启迪学生的思想

文艺作品将生活中的先进典型人物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塑造了许多榜样人物,给予学生以精神激励,为学生树立了标杆和范本。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文艺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使他们在人生的航向上不偏航、不放弃,及时调整,扬帆起航。

大学生阅历较少、想法单纯,需要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家长和老师无法时时刻刻守在身边,学生需要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然而,抽象的观念和价值无法直接让学生融会贯通,需要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呈现。“四史”作品中塑造了无数典型人物,通过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审美评价,通过典型人物的结局导向,学生们明白是非对错,明白善恶分明。正面的典型人物往往成为欣赏者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像邱少云、钱学森、黄大年这些形象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人格理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文艺载体,可以让同学们从具体的作品中体会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紧密连接起来,更加懂得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育奉献的精神。

(二)塑造健康的审美

文艺能够触动人心,洗涤灵魂,帮助人们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文艺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对大众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史”文艺作品中蕴含着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趣味,理解什么是美,懂得如何创造美,进而上升和内化为内在美。

这种审美的功能使得“四史”文艺作品很容易引起共鸣,特别是在人们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思想、情感、理念、行为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启示和引导。一方面,让人们的心灵受到照耀、精神得到充实,思维冲破羁绊、境界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以此鼓励人们以文艺作品中的美为美,通过善良、淳朴、积极的品格面对未知的人生,通过辛勤、诚实、创造性的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予人民以精神力量,提高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文艺作品彰显了文艺之美、品行之美、信仰之美,能够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以高尚的审美境界去发现美,从美的事物中感受美,用美好的心灵去传播美,让美的思想去滋润美,形成正向积极的循环,从而进一步通过文艺作品引领人们追求崇高、向往美好,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使命,是高校美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

(三)激发爱国的情怀

“四史”文艺作品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程,作品中涌现着无数仁人志士、典型人物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四史”文艺作品,学生们更加了解建党建国来之不易,更加珍惜革命先辈浴血奋斗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国家。

高校应通过“四史”文艺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认知,进一步深化理性的思考。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铁人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再到新时代抗疫精神,这些精神孕育了一部部“四史”文艺作品,从《钱学森》到《女排》,从《长征》到《在一起》,从《黄河大合唱》到《走进新时代》,这些伴随时代而生的“四史”文艺作品,使学生在对时代和历史不断加深的认识与体验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即“懂国家之事、明爱国之理,使自己内心的知国之明更加彰显”。特别是近几年《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红海行动》等一系列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文艺作品,不仅主旋律高扬,而且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赢得了学生从作品到情怀的广泛好评。

三、“四史”文艺作品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文艺作品承担着以文育人和以文化人的功能,我们应当重视和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文艺作品,不断创新对它们的应用方式,充分发掘其作为文艺载体在思想中的价值和内涵,拓展其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四史”文艺作品的内涵育人

文艺作品对中国精神的阐释与传播,不是通过枯燥的概念和生硬的说教完成的,而是借助于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完成的。“四史”文艺作品通过多样、鲜活的艺术形式,重现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彰显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从而实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因而,如何将“四史”中的故事讲述好,如何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传递好,如何让高校学生消化好,就成为实现“四史”文艺作品的内涵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讲好中国故事,要挖掘好的故事资源。“四史”文艺作品在创作之初,就应瞄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关键节点、关键人物,挖掘产生情感共鸣的好故事作为素材。讲好中国故事,要让各方主体都参与进来。除了主渠道阵地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还要让优秀学生代表、学生干部和宣讲团成员共同讲,推动“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使“四史”故事进入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塑造,更加生动真实。

我校音乐学院创造了很多优秀的“四史”文艺作品,如抗战三部曲:《南京·亮》《安全区》《鸡毛信》,通过舞蹈带领观众穿越回那个战乱年代,以不同的视角讲述抗日时期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大型舞剧《浮生》,向观众讲述普通百姓与侵略者抗争的故事,九一八事变,日寇铁蹄踏入东北,兄妹三人在逃跑路上离散,为观众勾画出三人迥然不同而又几度聚散的人生轨迹。其中,既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浮生众相,也有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家国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参演浮生的学生大多是“95 后”,舞剧的排演过程让这些青年学生走进历史,在乱世浮生的悲凉中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能够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的力量。肢体艺术的背后,是中国人勇敢、团结、无畏精神的不断传承,特别是“四史”文艺作品的视觉、听觉冲击,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场域,让所有人回到现场,回到历史,还原鲜活的历史事件,勾画生动的历史人物,感受心灵的震撼,实现思想的升华,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整合校园资源,实现“四史”文艺作品的精准育人

伴随着学生个性特征凸显,“大水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滴灌”不仅成为趋势,更加成为可能。如何重新整合校园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契合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思政育人,提高“四史”文艺作品的育人效果,是我们站在时代变化、科技发展的风口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整合校园文化资源,要对现有“四史”文艺作品相关活动进行梳理。比如,各机关、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四史”相关红歌比赛,组织开展“四史”话剧展演,组织“四史”微电影创作等。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部门和主体较多,容易导致文化资源出现重复、趋同以及浪费的情况,同时,各个出口“各说各话”,评判标准不一、教育效果难辩。为此,高校首先要统筹目前所有平台和资源,进行摸底申报,从而统筹调配,分级分类开展活动,避免因为彼此信息不畅、沟通合作不到位导致的资源重复利用和浪费,也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压力。

对学生群进行精准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的校园“四史”文化喜好、需求进行摸排,对学生课余活动进行调研,对学生期待活动举办的时间进行统计。比如,哪些学生倾向于参加观看合唱类活动,哪些学生倾向参加话剧演讲类活动,课余时间期盼举办什么类型的活动,比较希望在哪个时间段参与活动等。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将学生的喜好、兴趣以及习惯进行梳理,通过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制定学生的群体画像和个人画像。

整合校园活动平台,将“需求”和“供给”有效衔接,进行精准匹配。基于对学生群体痛点的了解,将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四史”文艺活动及作品进行匹配,比如在学生期待最高的时间段举办校级合唱比赛,由各个申报组织的部门联合举办,宣传部进行宣传工作,学生处团委进行组织工作,教务处协调专业院系提供指导帮助,保卫处提供安全保障和场地支持,各学院选拔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对“四史”中的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有深入了解,也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学校融洽、协调的文化氛围,满足对合唱感兴趣同学的最大期待,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三)调动学生兴趣,实现“四史”文艺作品的实践育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不仅可以在思想层面上提高同学们的认知,同时可以在实践中践行“四史”精神,强化“四史”文艺作品的育人功能。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领会“四史”精神,实现“四史”文艺作品的实践育人效果。一方面,通过校内“重走抗联路”定向越野活动,号召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流程、设计路线、设计方案、拍摄纪实电影,同时号召学生以此为题设计创作“四史”文艺作品,以绘画、诗歌、话剧等形式体现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明确责任使命。另一方面,通过校外“红色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访历史古迹、学“四史”知识、品经典作品等方式,学习“四史”精神,并通过今昔对照、自学自讲、汇报大会、vlog记录等形式,加强“四史”学习,推广体验收获,培养学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精神,明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目标。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们感兴趣的大赛活动,关注95后、00后的热点话题,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文艺作品创作比赛,鼓励学生自己组队学习、自己组队创作,从而完成精神的内化过程。在实践中,可以检验育人的成效,如学生作品的思想性,学生的审美认知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四史”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探明历史真相、勇担历史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获得稳定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四史文艺
文艺作品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1942,文艺之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艺范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