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曲市职业教育服务牧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以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2021-12-02孔维淑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那曲畜牧业畜牧

孔维淑,吕 刚,边 巴

(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那曲 852000)

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北部,平均海拔高度约4500m,那曲市畜牧业养殖有悠久的历史,畜牧业是全市支柱产业。据调研,89.66%的牧民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畜牧业。2019年底那曲市牛奶产量达7.12万t,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7.12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9.608亿元,占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4.08%[1]。那曲市畜牧业的发展在近五年里一直在稳步上升,农牧民生活条件也得到逐渐改善。畜牧业的发展与牧区实现乡村振兴息息相关。

那曲市现有公办职业学校1所——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有校本部和3个县级职教中心分教学点(县职教中心、申扎县职教中心、尼玛县职教中心)。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是省部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成立于1997年10月,学校开设有畜牧兽医(畜禽疾病防疫、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畜牧兽医“3+2”教育扶贫)、藏医医疗与藏药、护理等18个专业(包括3个县级职教中心分教学点)。学校现有在校生2451人,畜牧兽医、护理“3+2”职教扶贫专项招生216人。学校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593.33万元,2019年新增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为74.18万元[2]。那曲市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扩大,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培训丰富多样。

1 人才培养

1.1 “双师型”教师

一是选派畜牧兽医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区内外重点农牧高校进行为期1~2年的脱产学习,培养懂技术、会养殖、会看病的教师,组建畜牧兽医专业疫病防治、健康养殖、检验检疫、饲草种植教师团队。二是聘请畜牧局(牧发公司)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与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一起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并把畜牧业生产、科研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进入课堂;邀请民间兽医“土专家”、畜牧民间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民族畜牧疫病防治方法、民间畜产品加工技艺学习,将民族传统优秀畜牧生产技术进入学校。三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训技能课的开展,既做理论课行家,又做实践课能手,不断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四是学校与畜牧业企业行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如成立“娘亚牦牛疫病防治大师工作室”“多玛绵羊健康养殖工作室”,工作室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提供科研与实践实训,借助工作室平台,提升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专业技能。五是严格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定岗,进行专业实践。

1.2 学生

一是学校加强学生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劳动技能等“一专多能培养”,做到学生就业和升学兼顾。据调研,那曲市畜牧业企业行业技能人才操作不熟练,学校建立与那曲市畜牧业发展和牧区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熟练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技能民族本土化人才。二是校企合作,把课堂搬进养殖场、家庭牧场,使学生具备“养、繁、防、销、管”岗位能力,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强、会养殖、能看病的人才,让学生毕业后就近就便、能干会干融入畜牧业产业发展。三是政府相关部门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面,如果那曲市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有机会成为“牧发公司”“一乡一社”“一村一合”技术人员、村兽医、乡村振兴专干,这样既能实现学生就业,提升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又能解决技能人才不足问题。四是围绕现代畜牧产业探索举办五年一贯制畜牧兽医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加强中高职、本科教育的对接,明确学生中职、高职、本科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让更多学生升入上级高等院校接受更高层次教育。

1.3 畜牧兽医科技人员

加强乡村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培训,充分利用市职校、县职教中心,由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与那曲市高级职称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培训团队,对乡、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牧发公司”“一乡一社”“一村一合”牧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集中授课,每乡镇选派2~3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村选派1名村兽医,由专家团队负责编写培训教材、技能手册,开展疾病防治、健康养殖、良种繁育、饲草种植、畜产品检验检疫、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培训,培训地点可设在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或各县职教中心,由市人社局承办。二是送“技术”到草场、牛场、羊场,专家团队成员不定时的到“牧发公司”“一乡一社”“一村一合”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讲座。争取2~3年时间,实现全市畜牧科技人员轮训一遍。

1.4 高素质高层次牧民

建立职业学校与政府、畜牧业企业协同培训机制,对牧民开展技能培养,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教育牧民转变观念,拓宽思维,培养现代家庭牧户。重点培训牧区牦牛(羊)常规饲养管理、常见疫病防治方法及合作社经营管理知识等实用技术。开展养殖能手、疫病防治能手、饲草种植能手培养,提升畜牧生产经营能力。组织教师与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牧区家畜常见疾病诊断实用技术》藏汉双语班,提供牧民学习。

1.5 民族畜牧民间手工技艺文化传承人

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通过职业教育开展民族畜牧民间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活动,培养民族畜牧民间手工技艺人才,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实现牧区乡村振兴。如“拉拉”奶酪的制作技艺,琼科寺酥油花制作技艺,牲畜治疗土办法,荣布镇瓦多改传统牲畜疗法,牛毛帐篷编制技艺[3],把民族畜牧业民间手工技艺融入职业教育中。学校探索开设民族畜牧民间手工技艺专业,学校可每2年招生一届,并限定招生人数。

2 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送技术、送服务进村入户,鼓励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送“技术”到草场、牛场、羊场,深入牧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疫病防治、养殖、饲草种植等技术服务。二是利用“1+X”职业技能鉴定点,对乡、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并对他们进行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三是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活动,与畜牧业企业共同推广娘亚牛、多玛绵羊等优良畜种养殖技术及披碱草、燕麦、青稞草等20多个品种优良牧草种植技术。

3 校企合作

3.1 政府引导职业学校和畜牧业企业进行合作

构建政府、畜牧业企业行业、学校间互融互通平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实现技能人才与畜牧业产业需求的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相关制度,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2 探索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学校积极聘请畜牧业企业专家参与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本地特色教材的开发、实践教学的指导。二是学生人才培养融合,实行学徒制、订单班、工学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教学形式,根据牧业合作社发展需要,开展“订单班”“菜单式”培养,学校培养牧业专业合作社需要人才,实现民族地区人才本土化培养,并签订就业合同,学生实现不离家就业。三是畜牧业企业吸收职业学校教师参与项目(课题)研究,同时,学生也参与其中,让老师带领学生实施部分课题。学校的科研工作,应该走到企业一线去寻找课题,查清畜牧业企业真正需求,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落地,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产教深度融合。四是学校邀请畜牧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实训指导老师。那曲市牧发公司与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活动。

4 社会服务

(1)增强服务那曲市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服务产业兴旺的能力,发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学校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加快专业升级,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据调研,那曲市畜牧业亟需疫病防治员、人工繁育员、饲草种植员、畜产品检验检疫员、畜产品生产加工员,那曲职校可根据畜牧业人才需求,增加开设畜产品加工专业,学习传统畜产品加工工艺、现代畜产品加工新技术,特别是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开发,提升畜产品附加值。

(2)增进职普融合,开展那曲市中小学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利用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模拟教学实训室,每周二、四下午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兽医、养殖职业体验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数字牛(羊)进行解剖、打针、输液、饲养、挤奶等职业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增强学生服务牧区乡村振兴、建设牧区的意识,实现职业体验课与中小学劳动实践综合课互通。探索职普自由转学制度,实现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互融互通,普高学生可以在职校学习,职校学生可以在普通高中学习。

5 职教扶贫

一是继续加大建档立卡户“两后生”畜牧兽医3+2学历型职教扶贫力度,建档立卡户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实施职业教育,将学生教育培养与技能培训统一起来,做到学生“升学和就业”两不误。二是开展农牧民成年贫困劳动力非学历型职教扶贫,增长劳动技能。利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摸清牧民贫困劳动力就业职业培训的需求,组织到市职业学校、县职教中心或指定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保证有就业想法的每户贫困户牧民学会1~2项实用技术,据调研,牧民群众认为培训时间最好为15~30d,培训内容为疫病防治技术、养殖技术、饲草种植技术。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对牧民贫困户开展所需要的培训,培训后真正能帮助他们增长实际收入。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技能培训务工补贴,并严格落实,调动牧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牧民群众不离家就业。

猜你喜欢

那曲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别了,没有树的那曲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2016年7月西藏那曲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