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的路径研究①

2021-12-02郝正利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面新生代社会保险

郝正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原生代农民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自身的就业权益却一直得不到充分保障,仍然存在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签订无效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这无疑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实现体面劳动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体面劳动的视角切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本质属性,探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有效路径,以期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本质属性

要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有体面的劳动。首先要明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本质属性。通常来说,体面劳动是指通过不断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其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以及积极开展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协商机制,来保证劳动者能在自由、公平、安全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1]。在体面劳动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本质属性主要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规范的劳动关系、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全面的福利保障四个方面。

1.1 完善的法律保障

完善的法律保障是指通过制定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约束或制裁种种侵权行为,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应涵盖工伤、失业、福利等各个方面,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向法院发起诉讼时,能够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支持其维权。除此之外,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法律救济,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2 规范的劳动关系

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与用人单位通过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规范的劳动关系应当签署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内容、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及奖惩等作出详细规定。劳动合同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具体的保障,是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根本。除了签署劳动合同以外,企业还应依法设立工会组织,并允许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其中,使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员工相同的权利。

1.3 安全的工作环境

要使新生代农民工有体面的工作,其从事的工作环境必须是安全的。安全的工作环境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会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当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工作较为危险时,用人单位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当发生不可避免的意外伤亡时,用人单位或政府也能根据其工伤情况,给予相应的赔偿和帮助,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1.4 全面的福利保障

全面的福利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补贴津贴等多重福利。首先,社会保险可分为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多个内容,用人单位雇佣新生代农民工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其体面劳动的重要一环。其次,职业培训是指为提高员工的就业质量而提供的教育与训练活动,必要的职业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最后,补贴津贴是指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特殊或额外劳动时应该获得的额外收入。

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建立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础。当前关于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法律只有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有所体现,而且其规定都较为笼统,尚未形成针对于农民工的全面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使得部分企业肆无忌惮的压榨新生代农民工,严重侵犯了他们应有的权利。

2.2 签订无效劳动合同

与原生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签署劳动合同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依然较弱。一些中小企业为获得额外利润,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甚至出现诱导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单方面劳动合同的恶劣现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造成了极大地损害。签订无效的劳动合同一方面使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工资纠纷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迫使新生代农民工采取不理智的方法维权,造成城市混乱,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2.3 社会保障水平低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参加社会保险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增加,但整体来看,该群体的参保率依然很低。根据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4%,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5.3%,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为26.1%,而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7 807万人,仅占农民工总数的三分之一[2]。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情况与之相同,参保人数也不多。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福利保障也较低,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方面。首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3 962元,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相差3 579.75元,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相差505元。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其他工作人员相比,仍处于较低的状态。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被拉长,侵占了其休息休假的时间,导致工作时间长而工资和福利较低的现象。最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强度也较大,基本福利权益甚至是健康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更不能算是体面的工作。

3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的路径

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管、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3.1 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要使新生代农民工有体面的工作,最基本的措施是要完善农民工就业权益保护法,使他们的权益维护有法可依。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应包含合同签订、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对农民工应享有的权利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惩罚。同时,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问题,如子女的教育、医疗及随迁问题等,也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

3.2 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管

建立一个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监督部门,并将部门职能进一步细分,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对于“五险一金”的缴费环节进行重点的监督,将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做法落到实处[3]。对劳动合同的监管可分为对劳动合同制定的监管和对劳动合同执行的监管。对劳动合同制定的监管可以采取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合同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从根本上消除拖欠工资、劳务纠纷等问题。而对于劳动合同执行的监管,可以采取突击检查或暗访的方式进行,以保证劳动合同依法执行。此外,还应拓宽监督渠道,鼓励民工对非法或无效合同进行举报。

3.3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首先,应该进一步扩大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新生代农民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险之中,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养老、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保障。其次,要充分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强的特征,处理好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更换工作场所之后仍能继续缴纳并享受社会保险的相关权益。最后,应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休息休假权,用人单位需合理安排新生代农民工的时间,每周工作时长应少于44 h,当必须加班时,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加班费用。除此之外,新生代农民工还应该享有平等的带薪休假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才能使农民工真正享受体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体面新生代社会保险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善的双重性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
社会保险稽核现状及对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输比赢更需要尊严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