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探讨

2021-12-02周晓华

智慧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白蛋白糖化空腹

周晓华

(江苏省江阴峭岐医院,江苏 无锡 214408)

0 引言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各样的“富贵病”越来越多发,已经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糖尿病作为其中之一,一旦发生,患者将终身受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分泌代谢障碍,在庞大人口基数下,我国糖尿病确诊数量居世界第一,疾病的防治备受瞩目[1-2]。研究表明,针对该疾病所开展的血糖控制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且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病情反复,甚至恶化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血糖监测,以便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特点,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避免继发其他严重并发症,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危及生命[3-4]。但仅仅依靠血糖指标对病情进行判断,其水平变化易受到饮食、运动等多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准确性无法保障,在病情监控中价值有限。有研究提出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样可为糖尿病病情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与血糖指标联合可在疾病监测中发挥重要价值[5]。本文中共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对上述三项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自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从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共选取糖尿病患者200例,在其治疗中均开展糖尿病监测,对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所选病例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27~90岁,平均(58.64±10.69)岁。本研究已确认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均与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②对于本研究所需资料完整、知情、愿意提供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②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等指标检查所用仪器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针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查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LC-723GX。所有患者均安排在清晨采集空腹血,采集部位为肘静脉,共采集2份5mL。开展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的血液标本以EDTA抗凝管作为盛装容器,检查前需先反复摇匀;开展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检查的血液标本以促凝管作为盛装容器,检查前需予以30min水浴离心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空腹血糖,开展己糖激酶法检测,水平值若在6.1mmol/L及以上即代表升高;②糖化白蛋白,开展酮胺氧化酶法检测,水平值若在17%及以上即代表升高;③糖化血红蛋白,开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平值若在6.0%及以上即代表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200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查结果

空腹血糖(8.36±2.85)mmol/L、糖化白蛋白(23.47±3.69)%、糖化血红蛋白(9.91±3.66)%,三项指标均处于升高状态。

2.2 比较200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升高检出率

200例患者中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为81.00%,糖化白蛋白升高检出率为75.00%,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检出率为91.00%,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升高检出率为87.50%,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检出率为94.00%,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属代谢疾病群,以血糖(葡萄糖)水平持续增高为主要疾病特征,目前临床主要将其划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患者日常典型表现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降低等,在病程中,容易累及身体多个组织器官,造成慢性病变、功能障碍等问题,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等,是一种对生活、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皆存在严重危害性的疾病[6-7]。流行病学显示,由于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糖尿病与其他“富贵病”的病发率正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该疾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8]。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控制治疗主要通过药物配合生活方式调节,常用药物包括阿卡波糖胶囊、格列齐特片、瑞格列奈片等等,但用药过程中需要警惕低血糖等问题的发生。生活调节则包括饮食、运动等,需要将患者血糖水平作为依据进行指导。因此,糖尿病监测在该疾病诊断筛查、疗效评估、治疗方式调整等环节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引起重视。对此,临床主要通过对血糖指标水平的控制进行判断,包括空腹状态和餐后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但有研究提出,单纯依靠血糖值指标,其结果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还需要考虑与其他指标进行联合。

根据徐冉[9]报道指出,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57±0.26)%低于糖尿病患者(7.09±0.57)%,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14.90±1.16)%低于糖尿病患者(22.51±3.44)%。根据周建等[10]研究指出,与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糖(4.6±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4.4±1.1)%、糖化血清白蛋白(12.36±3.25)%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空腹血糖(12.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4±0.2)%、糖化血清白蛋白(22.51±3.25)%显著偏高。根据张亿想等[11]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9.62±3.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2±3.5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4.75±0.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4.41±0.12)%。根据上述作者研究可知,人体在健康状态和高血糖状态下,其空腹血糖指标、糖化血清白蛋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等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后者水平显著偏高,提示通过对上述三项指标进行检查,可以对糖尿病的存在做出重要提示。

(1)空腹血糖,针对机体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病情监测等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其结果可以提示血糖异常,帮助医生对糖尿病的存在做出正确判断。但是,血糖值水平变化容易受到饮食或其他刺激因素等影响,因此单靠某个时点检测到的血糖值做出“糖代谢异常”的判断,结果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反映某时间段中血糖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情绪存在波动较大现象时,其结果准确性更难以保障。

(2)糖化白蛋白,一种糖化蛋白质,主要由葡萄糖和白蛋白结合而成,其在糖尿病监测中主要反映的是患者近期2~3周的血糖水平,对近期血糖波动有较直观的反映,可以有效弥补糖化血红蛋白“延迟性”缺陷。该指标的水平值大小取决于葡萄糖、白蛋白之间接触时间和接触量,即血糖水平越高、高血糖状态时间越长,该指标水平值越高。根据研究可知,针对糖尿病风险较高人群的疾病筛查工作,与采用空腹血糖指标相比,应用糖化白蛋白指标效率更高,联合两项指标可以对患者糖代谢情况做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检测中,血清白蛋白更新速度以及患者个人体质指数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3)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由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糖相互反应而出现的一种产物,在机体持续存在血糖升高现象时,该指标水平值将发生明显增长,2011年,世卫组织已将其列为糖尿病诊断相关指标[12]。通常,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筛查、监测,反映的是患者检测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值,该指标受到饮食、运动及其他因素的刺激较小,因此其结果对血糖控制情况有更客观的体现。但是在疗效评估、治疗方案调整方面,该指标的应用具有“延迟性”,对于患者血糖波动过大、低血糖等问题的反应能力较低,同时研究指出,该指标结果还会受到血红蛋白寿命限制。

上述三项指标均可对机体血糖情况做出重要提示,在糖尿病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单独应用时,都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影响到对患者血糖状态的判断结果。而通过联合应用三项指标,实现优势互补,可对机体血糖监测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无论是在疾病筛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还是疗效评估中,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共对2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空腹血糖(8.36±2.85)mmol/L、糖化白蛋白(23.47±3.69)%、糖化血红蛋白(9.91±3.66)%,三项指标均处于升高状态;其中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为81.00%,糖化白蛋白升高检出率为75.00%,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检出率为91.00%,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升高检出率为87.50%,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检出率为94.00%。说明联合三项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有利于更准确的把握住患者病情变化,为相关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发生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均造成严重危害,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我国针对该疾病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与监测始终作为医学临床的重点研究方向存在。在人体处于糖尿病状态时,其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处于明显升高状态,联合三项指标用于疾病监测,可对病情发展做出重要提示,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避免疾病进展失控,并发更多严重症状。

猜你喜欢

白蛋白糖化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空腹喝水
空腹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