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1-12-02江苏省盐城市日月路小学王晓娟

数学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

江苏省盐城市日月路小学 王晓娟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关注,要能够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情趣盎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生活中的数学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要善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密切联系学习以及生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挖掘

在所有学科中,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考虑以及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生动的生活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就涉及小学生的思维转变问题,即让学生从习惯的平面思维转向全新的立体思维。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生活视角出发去认识这部分知识,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属于长方体,哪些物品是属于正方体,并举几个例子,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再如,为了更好地反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在教学“圆”的知识时,可以组织“扔沙袋”活动,将8 名学生分配到矩形的四个顶点和四条边的中点,并把沙袋扔到对角线中央的篮子里。比赛开始前,学生强烈抗议,他们认为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并希望老师把长方形变成一个圆。这时,老师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圆是公平的?”学生回答:“只有当我们围成一个圆时,我们距离篮子才一样远。”在这样的教学中,生活的导向性很明显,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往往更加深刻。

二、注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交谈、讨论数学问题,引导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初步统计”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本课内容并收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科书中的例子去处理、统计数据,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而在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时,学生也能主动想到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又如,学校要用方形地砖硬化地面,有人问为什么要用方形地砖,不用其他形状的地砖呢?工人想了想,回答说:“可能有空隙。”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四个角的总和正好是360 度。”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逐渐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讲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堂中,对于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教师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和框架的建立,这就需要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使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技能都得到提升。

例如:学校买烧杯12 个,酒精灯6 个,花费220 元。已知花10元买到一个烧杯,那么买一个酒精灯要花多少元?这样的生活问题很现实,将其引入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串联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引导中,教师应当重视对数学思想的概括,增强学生对整合数学思想重要性的认识,在带领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挖掘数学思想,获得进步和提高。又如,在教学“100 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如“100-65=?”表面看,这样的问题解答方式相对固定,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周雨花65 元购买了8 本书,他交给售货员100 元,他要从售货员那里找回多少元?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更仔细地进行计算。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自觉地收集和整理一些实用的问题,找到教材内容向解决实际问题过渡的起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