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实践

2021-12-02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姜羽秋

数学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家情境探究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 姜羽秋

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文化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由此激发出来。

一、运用数学史阅读材料实现数学文化和课堂融合

数学学科发展历史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文化,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与数学史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定理、公式背后的故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家探索数学定理的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定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达到完善学生学习认知的教学目的。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节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将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小数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比如一千七百多年前刘徽所提出的“徽数”概念,还有元代朱世杰提出的小数的名称等,借助小数研究的相关故事,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的热情。

二、通过创设文化情境实现数学文化和课堂融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情境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将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创设出一个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出他们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这一节的教学,老师可以借助生活当中常见的“圆形”来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做成其他形状可以吗?圆形有什么独特优势呢?”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到圆形车轮和其他形状车轮之间的不同之处。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当中的融入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也要尽可能地联系新课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进行思考。通过对车轮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对圆形的特性有所了解,为接下来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对“圆”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通过融入文化元素实现数学文化和课堂融合

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新课讲授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例题,为了进一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借助例题来进行数学探究。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数学文化会起到一种载体作用,对于教学中所选择的例题,老师要指导学生分析题目当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使学生可以掌握典型的数学解题方法。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通过引入数学名人实现数学文化和课堂融合

数学学科研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数学家的努力,因此在进行数学文化和数学课堂融合实践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数学名人引入课堂教学当中,针对教材当中的数学内容,可以向学生讲述其背后的研究故事,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每每遇到困难和问题,数学家进行问题探究的精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激励,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激励。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能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数学家对数学的探究构成了数学史,这本身就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不同的数学家故事,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可以养成乐于思考并且积极进行探究的习惯。

综上,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老师进行数学教学不仅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要实现知识和文化之间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数学解题技巧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精神、价值、思想等,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打造出更为高效的数学课堂,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都能切实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家情境探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星星数成数学家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