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以书入画”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2021-12-02

艺术品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用笔笔墨书画

“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画是以笔墨为核心、立意为精髓的表现语言。中国画是情感与体验的产物,在传承相续中,“以书入画”在中国写意绘画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唐代张彦远曾提出书法和绘画有一定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以书入画”不仅使中国画吸取了书法作为抽象艺术的表现内核,更使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和写意精神在书画融合的基础上得以升华。

一、“以书入画”的历史渊源

“以书入画”顾名思义就是以书法融入绘画,一是在画面上以书法题跋,借此来解释、补充、提升画面的形式感与表现力。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有:“洵诗文书画,相为表里者矣。”这也是中国画独有的文化特征。二是以书法的笔墨技巧来作画,用书法的线条表现形式,来丰富画面的视觉感受。这一点,潘天寿曾言:“通过用笔,表现出对象的外形、结构,并刻画对象的精神状态。因此,有成就的画家,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修养。”1

自有文字以来,书法和绘画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了“六法论”,其中“骨法用笔”中的骨法就是指线条的表现手法,也就是书法对绘画的影响。及至中唐的张彦远敏锐提出书画同源:“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明确提出绘画和书法相辅相成“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2,张彦远认为精于绘画的人也多在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张彦远所提出的“书画同源”只是理法相通,唐代绘画仍以“成教化、助人伦”为主要创作思想,围绕着“明劝诫,著升沉”“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主旨,彼时山水画和花鸟画尚未形成成熟的画科。唐代书法以颜真卿、怀素等为代表的唐草走向巅峰,以酣畅淋漓的浪漫写意书风为宋朝的“以书入画”打下了基础。

北宋中期,苏轼和文同以绘画为题材,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旨,以水墨为表现形式,创作了大批优秀的“以书入画”的成熟画作,这种诗、书、画融为一炉的艺术实践为元以后逐渐形成主流的写意绘画奠定了基础和框架。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代画坛,在唐宋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他们以复古求创新,在唐宋文人画写意的基础上,追求晋唐风韵,形成了中国文人画的笔墨体系——“以书入画”和写意的艺术精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学风格。

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的“精神”在写意,中国画的灵魂在“写意”,如果说“以书入画”是强调技法,那么“写意”就是中国画的“灵魂”。

书和画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以笔墨为承载的中国画,源自画者自身的内心活动。王镛撰文阐述:“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也是中国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显著特性,在世界艺术与美学领域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3”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归根到底还是笔墨精神,如八大山人画鱼,无水、无草,但让人感觉到鱼的灵动,这是笔墨通过“意”的表达,是中国画的精髓和根本,“写意”的世界注定更加开阔自由!这是纯粹的精神世界,漫无边际、精彩纷呈,笔墨有限、纸砚有疆,写意却无拘无束。

从“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中“应物象形”便可见端倪,虽应物,却是有感而发,是创作自由和抒发内心情感的端口。在占有很大比例的山水、花鸟作品中,历代画家通过精湛的技法对意象的深入挖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笔墨技巧,然而仅通过临摹学习前人笔法终不能成大家,画作的神韵在“写意”,而“写意”是写生活之“意”,必来源于生活。王维《山水诀》曰:“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写意”给中国画注入生命,使其生动而富有表达力,体现了画家的气概、修养、内涵,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是“实”与“意”的完美结合。

三、重塑中国画的笔墨本体意识

“书画同源”实质就是“心手合一”,正如张彦远所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心中有沟壑,笔下有锋芒,然而好的立意若没有笔墨的支撑,往往欠缺火候。面对困境“温故而知新”,在中国画一次又一次高潮迭起的发展历程中,无疑“以书为骨”“以书入画”之特征最突出。“以书入画”抓住了中国画的本质,失去此,写意画则不能称其为“国画”,甚至也不能在世界绘画史中占有如此高的地位。而写意画的最高境界是诗的意境和书法的笔意。因此宗白华先生对国画的认知不可谓之不经典: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有两大特点,一是引书法入画法,一是融诗意诗境于画景,突出抒情的写意性。

中国画能从工艺绘画转变为有重要内涵的意境绘画,和书法的笔墨情韵是分不开的。即使在人类文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书写已经日渐弱化,计算机和算法已经代替了我们的日常书写,然而毛笔的书写与艺术性表现仍旧没有被淡化,这和我们的文化根源是密不可分的。如当代书法家曾翔说:“我们的文字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消亡,我以为正是因为中国书法是世界独有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而得到不断传承。”

中国绘画最讲究一个“意”字,意是一种文化品位,是一种艺术修养,是审美的最终体现,如伍鑫甫先生所说:“线条美的产生,首先是和墨的浓、淡而不是和色相结合。”虽然书法、中国画的展现形式和创作过程不尽相同,但其追求的意境却是相通的。宗白华说“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以笔墨为载体,以或平、或折、或干、或枯的用笔技巧来传达画家的“心”和“意”。

清代的王学浩《山南论画》曰:“王耕烟云:有人问如何是士大夫画?曰:只一个‘写’字尽之。此语最为中肯,作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入描画,便为俗工矣。”当代崔子范曾说:“大写意篆书的东西多,山水画隶书的东西多,小写意行书的东西多。行草为主,不加篆隶,易漂浮媚俗。如能行草篆隶结合,则既厚重古朴,又潇洒灵巧”。书画同源,只有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才能在绘画创作上通过笔精墨妙达到幽深玄远、具有形而上的“风神气象”,即“写”和“意”的高度统一。

纵观古今,笔墨无疑是中国画的核心。中国画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笔墨发展史,自南北朝时期,“骨法用笔”这一理念被引入绘画初步建构起“书法入画”的观念以来,笔墨的本体意识被愈来愈多的画家所认可;到唐时,“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的书法入画精神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随着文人画思潮进一步推动,笔墨写意在宋元波动至高潮;此后,明、清数代,文人写意画以其丰富的内涵、空灵自然的韵味格调占据着画坛主流地位,在“书画同源”“画法关通书法津”等观念的影响下,笔墨本体意识被不断强化推进,最后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精神。

虽然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对“写实”的追崇稀释了对于“写意”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书法的美学维度对于中国画笔墨本体意识的回归与重塑正在渐渐回热。艺术是超越时空的沉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线条、墨迹,那些神来之笔的厚积薄发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磨,反而更加厚重。黄宾虹曾论中国画“上中下”三品,下品为“画有初观之令人惊叹其技能之精工,谛视之而无天趣者”;中品为“初见佳,久视亦不觉其可厌”;上品为“初视不甚佳,或正不见佳,谛视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且与人之不易知,此画事之重要在用笔”4。以此对照之,当代中国画坛已少见黄宾虹所谓之“上品”。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变革只有在尊重中国画艺术本质的前提下,守住本体,才能继续开拓而有所发展。

中国书法,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高度纯化与抽象的艺术,“以书入画”就是要强调写意绘画用笔的书法化。中国写意画,画的是灵性和学问,还要求画者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在表现物象的同时,抒发画家的情怀胸臆。潘天寿论曰:“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是综合文章、诗词、书法、印章而成者。其丰富多彩,非西洋画所能比拟……故吾曰: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是也。”5

书法所呈现的生命神采和文化气息恰恰是“美”,是可以入画点睛的美,正是中国画中最有价值的“写意”。笔墨的笔法所能体现出的线条质感和流畅性可以让画作血肉更加丰满;疏密有致的结构及留白让画作更加耐人寻味。简而言之,中国画的写意应该是自然的、不被外物所干扰制约的,是酣畅淋漓地直抒胸臆,这是中国画的根本,是“以书入画”能够重塑中国画的笔墨本体意识的基础。

从现代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来看,从哲学思维特征来看,“以书入画”的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主流的、显著的、持久的、发展的、有厚重文化支撑的、拥有评价话语主导权的精神,可以说是写意精神的复兴之魂,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明显特征。如此厚重的历史沉淀,足够滋养弥合文化变迁所形成的断代,足以支撑现当代画风的更迭变革。坚守“写意精神”的传统,不断拓展写意精神的表达范围,才能使中国画写意精神发扬光大,实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1 潘天寿《骨法用笔》,1962年7月。

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

3 王镛《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中华书画家》2014年第一期。

4 黄宾虹《论画残稿》。

5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

猜你喜欢

用笔笔墨书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笔墨童年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小小书画廓
智力大闯关
书画
书画
书画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