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固的历史文化场域:20世纪60年代西德的《出谷月报》

2021-12-02封艳梅

文化与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华文华人

封艳梅

欧洲华人办报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些报刊不仅记载了华人移民的历史活动,也为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华文传媒一片荒芜,直至20世纪60年代,西德华人创办并发行的《出谷月报》才承接起华人海外办报的历史,具有某种“破冰”的意味。但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对于二战后欧洲华文报纸的研究仅在海外华文传媒总体研究中略被提及,且因资料难觅,信息出现偏差。如《出谷月报》在《母语传播视角下的欧洲华文传媒研究》中被提及,但该著认为《出谷月报》出版了4期即夭折[1],这与事实不符。基于此,本文以该报为研究个案,厘清信息,以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重新整理和认识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

一、《出谷月报》概述

(一)办报背景

《出谷月报》由旅居德国的华人高安德(Paul Kao)创办,1964年6月1日正式发行第一期,1967年6月1日停刊,中间曾有停顿,共发行27期,其中第17、18期和第25、26期实际合为一期。该报在西德政府登记,为官方许可的中文报纸,每期四个版面,文字为繁体字,直排版,左行文,语言为半文半白。

《出谷月报》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艰难地生存了三年。二战之后,美、英、法军事管制下的德国西部地区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管制下的东部地区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在德国的留学生不超过300人,而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华侨也散居各地,为生计而奔波。总之,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有限的读者,使得当时的办报环境异常艰辛。

《出谷月报》的创始人高安德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20世纪60年代初旅居欧洲,辗转德国定居。高先生将自己经营餐馆的大部分收入投入办报事业,以一己之力,在一片文化荒漠之中,为欧洲华人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平台。《出谷月报》在欧洲组稿,在香港印刷,随后再邮寄至欧洲,免费给华侨和欧洲留学生赠阅,后因经费不足而停刊。

(二)办报思想

《出谷月报》中“出谷”的名字来自《诗经·小雅》《伐木》篇: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出谷”同时也具有西方文化的品格,它道出了创办人的目标,即旨在 “邀结永恒的友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异国他乡重温故土文化等。该报立足于“道义责任”,核心在于“合法、合理、爱国、爱人”,内容上侧重于“敦品劝行的修身问题的理论与实际”“讨论修身律己功夫,并求进而人人善其身美其行,克臻于君子仁人之列,兼善天下”[2]。这一崇高的办报理想,使得该报在内容选择、编辑方针、栏目设置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义。

二、内容特色及价值

马丁·沃克(Martin Walker)说:“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3]海外华文报刊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活动赖以展开的介场,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他们用汉语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场域。报刊鲜明的文化价值观,直接建构着受众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在社会文化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谷月报》也是如此,其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华人华侨的生活状况、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展现了特殊年代海外华人超越党派纷争、团结友爱的民族情怀,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价值:凝固的历史现场

《出谷月报》保存了20世纪60年代德国留学生和华侨的文化生活痕迹,反映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记录了在德留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出谷月报》开设了《留学生问题笔谈》专栏,讨论了一系列留学生相关问题。如《留学生的正名与苦恼》和《你是日本人吗?》等,讨论留学生身份问题;《谈德国小姐与中国留学生》和《谈拍洋马屁与洋人心理》等,分析留学生如何与所在国的人民交往问题;《留学生的恋爱问题》《谈说话》和《谈彼此之间》等,谈留学生恋爱与留学生之间的相处问题;《彷徨苦闷的留美知识女青年》《男人与女人》等,谈女留学生的特殊问题;《谈吃饭的技术》等,谈留学生的饮食生活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生存处境。

2.反映了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虽然远离祖国,但海外华侨依然时刻关注祖国发展,自觉积极地与国内媒体互动。如《谈进化与淘汰——并质黄宝实先生》,对台湾《文星》杂志关于批判中医的《进化与淘汰》一文进行质疑和回应;《中医与西医》从超越种族谋求全人类福祉的高度,讨论了中医与西医的话题,其观点对当下相关问题依然有所启示;《西德学人试疑〈台湾教育改革方案〉——系列国际开发政策研究联课活动的报告》,探讨了台湾的教育问题;《黄帝的子孙——新的犹太人》剖析了海外华人的身份问题。

3.再现了华人移民族群的社会化信息传播图景。对于生活在异质文化中的海外华人移民,华文传媒的信息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华人移民之间的交流,促进华侨和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出谷月报》多期介绍了海外留学生会,如《留欧同学柏林年会集锦》《留学生自助会》《介绍英国中华天主教同学会》《阿亨中国同学会简介》《马德里中国天主教大专学生进修会简介》《中国留欧同学会联谊社》等,这些同学会信息的交流,有力促进了海外留学生的团结互助。《出谷月报》开设了介绍欧洲各地学校及专业情况的特色专栏,介绍了西德和瑞士各大学及科系、专业院校、语言学校、研究中心等基本情况以及费用,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建议。此外,《出谷月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较为密切,有读者来函、通讯录、银行简介、华侨事迹报道等内容。

(二)社会文化价值: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海外华人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海外华人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空间与历史境遇,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群体。海外华文传媒作为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了海外华人群体在传播和繁衍中华文化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他们通过母语传媒,维系着与祖国的联系,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绵延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客观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文化价值也可通过布尔迪厄提出的“文化生产场域”来理解。布尔迪厄认为一份报刊即是一个“文化生产空间”,这一“文化生产的每个空间都当成场来思考”[4],“文化场域”与政治或经济场域有一定的重叠和影响力,“习性”即语言文化与生活内容都影响着这个场域。由此,透过对《出谷月报》这一文化生产场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60年代身处欧洲的海外华人群体,如何在异质的语言空间开拓汉语文化边界,推动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1.促进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出谷月报》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向西方读者积极介绍和推广中华民族文化。该报刊登了一系列中华历史故事,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杞人忧天》《朱元璋的疑与诗》等,同时刊发了一系列介绍西方的传统风俗文化和西方书刊的短评,如《某些圣诞节风俗的来源》等,介绍西方传统节日、风俗故事和最新的文化信息,帮助身处西方的华人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在华文报刊这一“场域”内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有效交流。

2.鲜活地保存了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现场。一是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反思。华人来到异国他乡,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从而引发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关系的反思,如《谈中西文化关系》《今日西方世界与中国》《留学青年与中国文化》等,特别是《谈中西文化关系》,梳理了西方人士研究中国文化的路径,认为中西文化的正式碰头是16世纪末西班牙及葡萄牙人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欧洲,《大中国新论纪实简述》是第一部正式使西方人初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著作。这些文章对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二是对“他者目光”的思考。海外华人身处西方世界,他们深切感受到西方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问题(《德国人看中国问题》,《世界看中国》)和中国人(《西德记者眼中的东亚病夫》)。《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系列文章,详细地梳理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目的,即一是纯粹对语言感兴趣,二是中西历史的关系,三是开拓殖民地的需要,并总结道:“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一切现象,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演进为绝对的蓝本去评判”,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完全以欧洲文化本身的利害关系而作为研究的对象”[5]。

3.体现了海外华人超越种族的哲学、宗教与艺术追求。沐浴着中西方文化的海外华人们,往往拥有超越种族和地域的视野和胸怀,这主要表现在对宗教、哲学和艺术的思考上。在宗教方面,在西方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一些西德华侨加入西方天主教,成为天主教徒,学习天主教的社会学方法(《天主教社会学的概念与方法》),提出天主教在中国的设想(《对中国天主教团的寄望》),并进一步思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的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的看法》),提出了“人生不能无宗教”的主张(《宗教与人生》)。在哲学方面,有作者介绍了西方科学家的哲学发现(《哲学边缘上的一个问题》),对中国学习西方科学而缺少哲学家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哲学:理论与实际》)。在音乐上,有作者探讨西方音乐及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音乐杂谈》)。

总而言之,华文报纸自身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标准,反映出华人移民群体的文化“边界”,海外华文报刊为华人族群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华侨的文化融入,也对欧洲的文化多样性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三)文学价值:海外华人的心灵图景

《出谷月报》中有相当比重的杂文、散文、小品和诗歌,生动地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心灵世界。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为人处世、人生百味、故国情怀、留学生趣事等。

1.生活感悟类的小品文。《出谷月报》中有相当多篇幅是小品文以简洁精练之文笔,书写一己之见闻感触或动人之情思。这些小品文,有对永恒的追问(《时间与永恒》),对时代使命的思索(《时代考验着我们》《中国青年的道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是无休止的战斗》),或安慰那些失意的青年留学生(《给意志消沉的朋友》),或谈为人处世(《谈为人处世之道》),谈人生的幸福形而上学的哲理和高超的意义——追求真理和美善(《朋友,你追求幸福吗?》)。这些文章多深刻隽永,充满哲理,多年后读来依然令人深思。

2.妙趣横生的文化杂文。这一类杂文探讨了一系列人生问题,主要有探讨人才与人性(《人才外流》与《怕》)、传统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为传统活着》)、社会新风尚(《我的太太》)和新观念(《漫谈新观念》)或是女人爱美之类的社会话题(《女为悦己者容》),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各具特色。

3.故国家园与离愁思念的抒情散文。故乡与离愁,向来都是海外游子书写的永恒主题。这类文章读来亲切感人,如《母亲的爱情》描写了一位温柔善良的母亲,《父亲的眼泪》回忆了坚强的父亲,那离别的泪水是作者心中永远的伤痛。《家乡的天津寄古寺》《阿比纳的冬天》《维也纳雨天》都是借景抒情,回忆故乡与故人、亲情与友情。

4.饱含深情的诗歌。诗歌虽少,但都情真意切,表达了海外华人真实的情感,如诗歌《殊方行》,反映了海外游子殷切的中华情怀。此时作者所在的欧洲,不是“我的故乡,是暂且歇息的地方,一如燕子过冬时栖留的殿堂”,在此是“为了对祖国深切的爱恋,也为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作者魂牵梦绕的,是“湘水之滨的故乡”“至亲至爱的祖国”[6],这份对祖国的殷殷深情,读来深沉而感人。

三、结语

华文报纸、期刊、社团等常常会因为当事人及其组织消失,资料无人保留而湮没于历史之中,《出谷月报》如不是高安德先生的孙女夏青青女士,命运亦是如此。据夏女士介绍,高先生只身漂泊海外,直至晚年才与国内亲人团聚,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华文化传播事业。《出谷月报》经历了重重困难,搭起了一个属于旅欧华人的文化交流平台,在海外华侨办报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20世纪70年代,高安德先生汲取办《出谷月报》的经验教训,以华侨出钱、留学生出力的方式促成了《西德侨报》的创办,即华侨们募捐经费,留学生们写稿、编辑、发行,同样免费赠阅。2004年《西德侨报》停刊,维持了30多年,成为欧洲华文传媒史上的一个传奇。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华文华人
何为“华人”?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全球视野中的新流动:“华侨华人研究”重思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
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的一种思考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