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研究
2021-12-02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幼儿园邓显君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幼儿园 邓显君
幼儿教师应将游戏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及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给予幼儿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及生活实践能力。
一、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游戏主体性较弱
虽然大多数幼儿教师会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但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仅仅是扮演了参与者与服从者的角色,只能按照幼儿教师设计的游戏方案与规则来完成相应的游戏任务,很少甚至从未参与到游戏角色设定与游戏内容选择等环节之中。
(二)游戏与教学关系理解错误
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教学的理解认知并不全面,将游戏教学等同于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加剧了游戏教学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与此同时,少数幼儿教师认为游戏活动只能活跃教学氛围,而无法助推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想法降低了幼儿教师主动创设和组织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应主动学习素质教育、生本教育、因材施教等多种已经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坚持并凸显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幼儿兴趣爱好与个性化发展诉求来设计游戏教学方案;不断创新幼儿与教学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给予幼儿更加新奇深刻的游戏体验。此外,幼儿教师还要主动将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尊重幼儿成长环境、综合能力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调整幼儿游戏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实现幼儿教学从统一无差别式到层次多样性的转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幼儿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分析和确定游戏形式内容。当许多幼儿提出想参与单腿传球沙包的游戏,也有的幼儿想要参加主题绘画游戏。此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幼儿进行绘画比赛;另一组则进行沙包传递游戏。这样的做法既提高了幼儿对游戏活动体验的满意度,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构建成效。大部分幼儿教师会围绕幼儿课程体系来创设教学环节与筛选教学内容,但是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创新发展与责任意识也比较弱,未能积极地构建游戏化幼儿课程体系。因此,幼儿园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幼儿教师教育培训力度,利用主题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及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幼儿教师掌握游戏教学的实施原则与注意事项,促使幼儿教师客观合理地评价游戏、幼儿教学、幼儿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幼儿园还应强化幼儿教师主动学习与积极创新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游戏教学经验与有效策略。幼儿园应时刻提醒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日常学习活动及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变现,及时给幼儿以游戏的指导,解答幼儿的困惑。另外,幼儿园还应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游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促使幼儿教师掌握游戏精神的本质,并将其融入幼儿教学及幼儿课程设计之中,扩大游戏对幼儿及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幼儿园可组织教师参与游戏教育交谈会,让每一位教师畅谈其对幼儿游戏教育及游戏化课程的观点。有的教师十分推崇游戏教育,但是也有教师认为游戏教育会浪费幼儿的学习时间。持有不同观念的教师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将对游戏教学形成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其对开展游戏教学及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的促进作用。
(三)建设游戏区
幼儿园应构建功能齐全化、规模化的游戏区域。幼儿园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兴趣爱好、理解认知及游戏能力的差异来创建专门的班级游戏区,也可以结合当地区域自然资源、幼儿园面积及教育理念等来创设公共游戏区域,不同游戏区域内的材料要各具特点。教师应根据其设计的游戏主题内容与目标来选择相对应的游戏区域,引导幼儿在游戏区域内自由活动,独自或与其他幼儿一起完成游戏任务,让幼儿积累更多游戏实践经验。现代幼儿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稳定性、方向目标性、全面持续性与多样生动性,其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化与创新性也比较强,是对传统幼儿课程体系的突破与创新。幼儿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增加集体游戏、个体游戏、小组游戏等方式来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游戏区域则为教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提供了场所与空间,幼儿教师能在其中自由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游戏道具、玩具、日常生活事物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来创设逼真形象的教学情境,增加幼儿对游戏情境内容主题的选择。例如,幼儿园内可以设置种植区、沙坑游戏区、泥塑区及动物养殖区等。其中幼儿教师可以在种植区中引导幼儿具体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说出植物名字”等多种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及实践活动中完善植物知识框架,锻炼自身的观察分析能力。
(四)完善课程体系
与其他阶段的孩子相比,幼儿学习发展压力较小,其所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数量有限,课余时间也比较多。幼儿教育是幼儿了解、认知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对幼儿心理健康素质及性格爱好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在幼儿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幼儿教师也应提高对幼儿心理的关注度,将其作为游戏教学的核心内容。幼儿教师应将游戏精神应渗入幼儿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幼儿教师应强化自身实践创新与发展意识,主动发现当前幼儿课程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在结合幼儿素质教育改革及幼儿发展诉求等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组织开展具有较强生活实践性与趣味多样性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游戏精神侧重于自由、平等、自主与创造,幼儿教师应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类型与设定游戏主题,提高幼儿课程体系的开放探究性与自由灵活性。例如,幼儿教师应组织开展自由民主的游戏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自创设游戏方案,也可以师生共同设定游戏形式与主题,提高幼儿课程的灵活多样性。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幼儿教师应根据游戏教学特点及幼儿性格能力等来确定评价标准,选择灵活有效的评价方法。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为幼儿教师创设和组织实施游戏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也能帮助幼儿教师自主反思以往游戏教学活动模式的不足之处,促使教师不断调整和完善游戏教学模式。幼儿教师只有将游戏精神融入幼儿课程体系之中,才能创设出自由全面的课程体系,为游戏教学活动的有序和有效开展提供素材支撑与方向引导。例如,幼儿幼儿教师可设计课程评价表格,让幼儿及幼儿家长对课程进行打分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汇总分析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来重新分析当前课程体系及游戏内容形式,发现以往游戏教学活动及游戏课程中的弊端,为游戏化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总之,幼儿教师应正视传统幼儿课程体系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游戏精神对提高幼儿课程游戏化构建效果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应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幼儿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施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来提高幼儿课程的游戏化与高效性,锻炼幼儿团结协作及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及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