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强国少年
2021-12-01赵静
赵静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帮助少先队员们了解第一个百年梦想,使他们深入感知党的光辉历程,学校围绕具体校情、师情、生情,立足“读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和价值,共同打造“行走的红色馆校课程”德育实践活动,将红色精神传递渗透进教育的点滴之中。
关键词:读行合一;红色文化;德育教育
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德育教育价值,他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傳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学校牢牢把握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向,从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规划、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立足“读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区域场馆红色教育资源和价值,共同打造行走的红色德育实践活动。保障活动育人育才不走样,学生成长成才不走偏,为人才培养洒下信仰信念的种子,植入忠诚担当的德性和情操。将红色精神传递渗透到教育的点滴之中,让红色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
一、“读行合一”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学校依据我国对中小学生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品格形成的规律,确立了以“开达”品格培养为目标,以“读行合一”为载体的德育建设。
“读行合一”是立足于以读书学习为起点,通过行走锤炼品格,构建起“读与行”的“双轮”同向前行。以“读行合一”为主要载体,让学校德育走向智慧育人、培育合格公民之路。“读”就是对学生品格的培育和内化,“行”也是对学生品格行为的形成和实践;“读行合一”要求学生行走于天下,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身体魄,提升综合素养,完善人格,进而实现学生品格培养的系统化、课程化与场景化。
“读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追求学生品行的端正、品质的提升、品格的孕育,强调让学生在读中行,在行中读,以读导行,以行促读,并注重学科教学与红色德育活动需要同向同行,从而实现协同育人。基于“读行合一”理念下红色德育实践,通过教师带着看、领着学的现场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开展主题调研活动。
将“文化”和“人”的融合纳入到德育活动中,坚持了德育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不同的学段与其教育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丈量文化深度、拥抱行走智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了解社会的多元化,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品质提升,巧妙地将红色文化、道德品质等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读行合一”的结构是立体多元
我们在开展丰富的多元化立体德育活动中,注重“读”与“行”的有效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创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红色氛围培根
学校大力打造红色教育长廊、历史地轴线等党史学习教育场馆。开卷楼南侧建设开达红色文化长廊,静态展示研学过程;建设蕴含丰富行走元素的主题区角,交流红色德育活动心得;建立读行展区,以图文、实物等形式陈列,集中展示活动收获;筹建研学展览馆,帮助师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围绕校园文化特色进行红色开发、命名,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学校举办了建党百年专题美术展暨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主题作品博览会,以直观立体的互动形式向学生呈现了祖国与家乡近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中取得的进步和巨大成就,展现出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历程与风貌;设立“党,我想对你说”学生签字留言知识墙,各年级的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党、对祖国、对家乡最为衷心的祝福;组织学生推荐优秀红色影视剧、纪录片,并进行展播,增强学生党史学习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举办“红色记忆”影像展,学生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红色记忆画面。红色氛围的营造与渲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
(二)红色课堂启智
在红色课堂的教学和育人工作上,切实做到把各门学科的教学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在开展红色课堂的培根和育人工作方面,结合红色党史教育,做好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以校级、年龄、班级、学科、家庭五大维度为基础,开展读百首红色历史经典,唱百首红色歌曲、赏百幅红色艺术作品、讲百个红色故事、观百部红色电影、寻百个红色基地、访百名优秀党员七个“一百”活动。学校重点组织少先队大队部、学术理论、党建工作等人员共同进行研讨,将红色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融入到校本专业教材中。根据不同年龄学生所在学段特点,按照“红色颂歌”(汇编耳熟能详、简单易懂的红色歌曲)、“红色纪事”(汇编有关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纪事)、“红色传承”(汇编经典中的红色故事)思路,开发红色校本课程,研发红色系列教材,构建了红色文化学校的校本课程。
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思想实践教育活动,融入多学科的参与,构建“红色课堂”,取得预期成果。语文学科以《红色家书》为主要读本,引导学生在书中选择自己最为令人感动的一封红色家书,怀着虔敬之心工整地抄写;搜集有关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广大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信念、国家民族历史的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英语学科组织学生改编英文诗歌《Remember Those Heroes》并朗诵,致敬英烈,铭记英烈;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织学生阅读先烈故事、宣讲先烈故事,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先烈故事的红色讲堂,让红色故事渗入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成长的红色滋养;音乐学科教唱缅怀先烈的歌曲,从歌曲创作背景出发,结合歌词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通过歌曲教唱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深层次的含义;美术学科开展百人红色书法展示,学生用毛笔去书写对伟大祖国和美丽家乡的热爱。国庆节期间,辅导员全员上阵,通过亲手制作“国庆节,带你游祖国”宣传展板,将祖国的大好河山直观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三)红色节庆立德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童心向党礼赞百年”红色系列庆祝活动。一年级开展新生入校入学仪式,二年级开展红歌献党活动,三年级开展“十岁遇百岁,与党共庆生”成长典礼,四年级开展“我的舞台,我做主”红色诵读活动,五年级开展红色寻访研学之旅,六年级开展“不忘初心,奔赴未来”毕业典礼。在这个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重要历史时刻,全体少先队员用他们独特的仪式向党和祖国致敬。
(四)红色行走铸魂
通过“红心向党励志远航”研学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的形式,实现学校“红心向党”研学课程系列延续。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前往淮安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追思与学习周恩来总理的社会主义革命精神与崇高的道德风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参观了刘老庄八十二革命烈士名人纪念馆前,缅怀革命烈士,瞻仰红色文物,品读英雄事迹,牢记英烈使命,在行走中养红色正气,坚守红色信仰。学生开拓的不仅是视野,更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亲近感,深入了解美丽家乡宿迁——一个有着深厚红色革命故事的土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之情,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师生重温区域红色路线,追忆红色历史,学习红色知识,凝聚红色力量。
通过实地研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红色资源真正地成为了育人的一个大课堂。学生在追寻着革命先驱者留下的历史脚印,睹物缅怀,触摸当年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潮流与脉搏。追寻红色故事,探寻红色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身担当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重大职责,树立起坚定的民族爱国情怀、奋斗精神以及“一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五)红色讲坛润心
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既要能够用好区域红色资源,更要能面向全校学生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学校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参加专题红色讲坛活动。师生们纷纷围绕各自学习和工作实际,谈感悟、谈心得、谈打算。
在深入的交流与耐心的聆听中,师生感悟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历史文化与民族爱国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加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教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三、“读行合一”的保障是同育共生
学校全面启动“读行合一”理念下开展红色德育教育活动以来,按照任务分工与实施步骤,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地推进红色德育活动的实施工作。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他们的道德品质,更有效地提升教师对推进活动的思想认识和育人水平,培养和锻炼一批具备较高专业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研修團队。
学校结合具体实际,突出“课堂”主阵地,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突出“红色”主旋律,坚守“活动”主战场;突出“实践”主栏目,凸显“读行”主题词。以“读行”为中心任务,以红色德育活动为载体。将课内和课外、线下和线上的多种学习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让红色德育教育“活”起来。致力于为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持续发力。
参考文献:
[1]傅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张家港市队员们社会实践基地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0).
[2]朱国凤,金鹰.红船初心凝聚有形——红船精神有形化建设的教育实践[J].中国德育,2019(9).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