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冠肺炎抗疫,开展中医专业课程思政*
2021-12-01李婉瑶苏晓明张继苹曲姗姗
李婉瑶 苏晓明 张继苹 曲姗姗 黄 泳 杨 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515
新型冠状病毒为β属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以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传染性强,传播力广[1]。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已经构成了全球性“大流行”,全球确诊病例不断攀升。
中医药蕴含着炎黄子孙历代积累的经验[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3-7版)》,明确提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型及推荐治疗方案,全年提高中医在防疫治疫的参与度,充分施展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疫中的积极作用[3]。
中医医生作为新冠肺炎防疫治疫的重要力量,体现的中医医学素养值得广大中医学子学习,教师应积极将其融入中医课程思政,培养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以疫情期间所展现的“中医防疫的人和事”为基本切入点,思考如何基于新冠肺炎推动“中医课程思政”改革,如何引导教师利用新冠肺炎进行中医课程思政的实践运用,让学生们从内心尊重医学,真正懂得生命与尊严。
1 中医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新时代、新青年、新大学的立德树人目标,把核心价值观、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实现中国梦及担当时代责任融入各专业学科课堂的教学之中,尽全力促进各学科课程和思政理论同心同行[4]。
何为课程思政?就是立足学科课程本身,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剖析课程价值,寻找专科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切入点,将二者巧妙结合,做到让课程充当政治教育的“介质”。其本质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德、智的统一。
医学院校是作为培育医疗卫生人员的主要阵地。实施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明确医学生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更是构建育人大格局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医课程思政的改革应跟随时代的步伐。在新冠疫情防治方面,中医药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中医在新冠肺炎中防疫治疫的突出表现融入课程当中,为中医课程思政注入时事动力,旨在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发形成职业认同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引入中医防疫治疫知识,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医课堂
教师应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准备教案、备课时,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知识,还应充分考虑和挖掘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运用各种方式,融合新冠肺炎里中医防疫治疫的事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中医课堂始终[5]。
2.1 教学引入中医防疫治疫,提升学生专业自信
2.1.1 回顾中医防疫治疫历史:“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借新冠肺炎将中国防疫治疫引入课堂,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医防疫治疫的历史,以生动而神秘的医学史向学生打开中医的大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兴趣。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引导学生从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出发,将其与中医经典的“疫”相联系。疫疠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中记载截至1840年有826条记录,古人对疫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丰富宝贵的经验。《周礼》记载了周王室定期举行的防疫活动,“以索室驱疫”。明代名医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温病学的医学书籍。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在介绍古代中医防疫治疫史的同时,将“疫疠”的概念更加具体化,也为学生课下更加深入了解历代医家对疫病的看法和见解提供了方向。
2.1.2 强调中医防疫治疫辨证特色:中医的基本特色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比具有固定模式的西医而言,抽象难懂、缺乏统一客观标准的中医理论让学生在探索中医的历程中感到枯燥乏味。
借助临床一线中医医生发来的患者病例,根据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指导方案,在课堂上与同学展开病例探讨,转换身份角色,让学生充当医生,最大程度还原就诊经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变阶段、不同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以清肺排毒汤为例,在确定总病机为疫疠毒邪夹湿的基础上,依照“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的策略,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舌脉状况、个人体质,判断寒热,分期论治,在清瘟解毒的原则下,将祛湿健脾贯穿始终,再根据患者服药情况,进一步配伍加减。
在具体病案的引导下,将理论与临床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仅以清肺排毒汤为引,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中医理法方药的魅力,更要通过个性化方药使学生对“三因制宜”有了切身体会,从而真正感受中医辨证的神秘。
2.1.3 肯定中医防疫治疫临床疗效: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通过中医抗疫的切实疗效,向学生展示中医药经久不衰的实力。
对抗新冠肺炎,中医药战“疫”有“方”。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表示,服用中医清肺排毒汤6d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部影像,肺部病灶不同程度变小及吸收率占93%[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余艳红介绍,根据临床疗效及实验室结果,目前已挑选出有显著疗效的“三药三方”。三方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三药为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和血必净注射液[7]。三药中前两者对于轻型、普通型具有确切疗效,后者对于抑制炎症风暴等具有一定效果。
通过在课堂上联系中医在新冠肺炎中防疫治疫的积极作用,打破学生对中医治病慢的传统桎梏,同时也为增强中医学生的专业自信和专业兴趣,为坚持中医路提供了信念和力量。
2.2 教学结合中医抗疫事迹,培养中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2.2.1 培养中医学子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积极态度,是职业素养的重要要求。乘借新冠肺炎疫情的东风,在课堂上通过引入“最美逆行者”,实现对学生职业作风的培养。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声令下,动若风发,各省市医务人员纷纷请战援鄂,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集结,在大年三十夜晚抱着斗争到底的信念奔赴前线。在武汉宣告正式封城的同一天,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共同组长的仝小林院士接受国家的指示,前往武汉。两日后,带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的黄璐琦院士也从首都出发,接手了用于重点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患的金银潭医院的其中一个独立病区。其中还不乏持续五六个小时连轴工作,为解决个人生理需求不得穿上成人纸尿裤,每天站在“最前线”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实验室检测人员。
通过将战“疫”之路上的最美逆行者融入中医课程当中,以其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职业作风,向学生们弘扬作为医生应具备的敬业品质,增强学生责任观念。
2.2.2 增强中医学子创新意识:通过带领学生研究新冠肺炎的中医“一线”方药,将“传承与创新”融入课堂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医创新发展的脚步。
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疫中,中医医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精神,从疫病治疗的角度,在总结古人治疗疫病的经验基础上,创新应用古方防疫治疫。由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清肺排毒汤,融合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4个经方,有宣有清,既健脾又和胃,综合考虑了寒、热、燥及胃肠问题[8]。清肺达原颗粒(曾用名“肺炎1号”)将古代传统药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的中药现代化新剂型。其方是在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推荐“柴胡陷胸汤加减”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患者及医生的反馈建议,加减变化得来,以达原饮直达病所、驱除毒邪,加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9]。
对中医传统经方的融合创新,将中医经方的临床疗效与新时期、新病情辨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革新不绝、与时俱进。在课堂中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树立中医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到实处,从学生时代抓起,真正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2.2.3 激励中医学子努力钻研: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中医药应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医学的知识及技术,加速有效药物的筛选,是目前中医药防疫的重要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析中医病机,利用寒湿刺激+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制作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病症结合小鼠模型,并应用此模型评价了包括国家级、省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推荐用药在内的数十个中药品种,为中药投入临床应用给予了实验室数据支持[10]。
在课堂中引入新冠肺炎中医药小鼠模型的例子,以医务工作者利用自身的中医优势和科研技术为共同抗疫不断补充“弹药”和新武器作为切入点,向医学生们灌输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刻苦钻研的理念。
2.3 教学结合中医防疫治疫,讲好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
2.3.1 弘扬中医“仁心仁术”:“医乃仁术”可概括为仁德、仁术、仁人。仁德即崇高的志向,高尚的品质; 仁术即精湛的技艺与心怀大爱; 仁人即德才统一,全方位发展[11]。从“仁”入手,培养学生树立以“仁”为先的正确思想观念。
自古以来,医学的发展就离不开“仁”这个核心。传承千古的中医品德强调中医学子须兼备“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德和“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的高尚品德修养。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疫中,带领患者在方舱医院跳广场舞的年轻医护,武汉隔离病房里的“治心医生”,医患团结一致、默契配合、互相信任的局面,对化解当前紧张激化的医患形势、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医生所体现的“仁心仁术”,将中医的课程思政强调的“大医精诚”及“医者仁心”渗透到日常课堂中,教育学生治病愈人的知识,培养其济世救人的人文精神,让中医学子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从“病人”而不是“病”的角度出发,敬佑人性,注重人道主义及人文关怀,弘扬“尊敬生命、治病救人、乐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品德,用心服务人民[12]。
2.3.2 响应健康中国的国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还强调“要传承与发展先贤留下的中医药瑰宝,努力向实现健康中国、完成中国梦这一时代任务更迈一步”[13]。
中医药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推手。在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优化护理方案,利用“三药三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坚持中医“治未病”思想,结合不同地区人群的具体情况,以扶正祛邪为主要原则,开展预防性治疗,针对临床各型确诊病例及广大居家群众,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如调理气机与人体气血运行的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另外,中医药团队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疫中全力支援全国各大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各扬所长,相互配合,结合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救治和护理技术,为新冠肺炎患者保驾护航。教师在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中医价值观和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亦应重视培养学生献身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文化事业的社会责任感,以新冠肺炎的中医防疫治疫及健康中国为引,让学生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时代发展联系起来,利用自己的中医专业知识保卫国家健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神助攻”。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中医课程思政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契机。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中医防疫治疫的例子,将中医课程思政潜移默化,落脚于中医学子,这不仅有利于建立中医学子专业课程的价值观念、培养职业素养、增强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发挥医学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更是响应新时代构建课程思想政治育人大格局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