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的森林培育工作

2021-12-01张文琴

乡村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根系

张文琴

(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大同 037045)

现阶段,我国环保意识逐步增强,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逐步优化了生态环境状况。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森林培育是提升植被覆盖率的重要途径,也有益于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植被覆盖率的提升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避免土地荒漠化,减少对民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同时可营造生物栖息的场所,防止生物物种减少,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持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还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及释放氧气缓解温室效应,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在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势在必行。

1 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的森林培育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森林培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育与保护制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森林砍伐进行严格限制,减少乱砍滥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需要动员全民参与,让人们认识到森林培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全民造林活动,加强造林知识培训、提升森林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高效地开展森林培育工作。

1.2 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是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在生态上实现平衡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总量的提升和森林资源面积的增加。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从森林资源状况、生态环境指标入手,对森林污染指数进行评估。并且采用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掌握和评价生态建设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必须杜绝对土地与环境的二次破坏,合理使用肥料与农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3 物种多样性原则

森林资源不仅包含林木,还包括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如果森林物种丰富度较低,则会导致一些有害生物由于缺乏天敌而在森林中自由生长,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持。丰富的物种可以增加森林的物种丰富度,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森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林业生态平衡、促进苗木生长。除此之外,还需要优化树种结构,培育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高产树种,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森林培育技术分析

2.1 苗木培育

2.1.1 整地。应根据人工造林的设计要求实施整地,全面清除育苗区内的杂草或杂物,合理翻耕土壤,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要检测育苗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根据种苗生长需求适当补充缺少的元素,从而为种苗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整地过程要确保工序合理,保证技术应用质量。选取专业队伍,利用机械方式整地挖塘,从而保证整地质效,逐步扩大新造林地面积,确保树木的高成活率。

2.1.2 树种选择。树种筛选要把握优质原则,选择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的品种,同时要求树种具备良好的抗旱能力,对病虫害有极强的抵御能力。应根据土壤类型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树种,如平原、山地及荒漠区的盐碱地中适宜栽植沙枣;土质较差、环境恶劣、极寒气候区域可栽种柠条;土壤污染物较多的区域则宜栽种柳树,主要是因为其可无性繁殖,利于对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寒冷或干旱区域可栽种杨树,且大面积栽种利于改善区域气候条件[1]。

2.1.3 选种与消毒。播种前,工作人员应筛除种子中的瘪种与霉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消毒药剂,选用浓度低于0.6%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浸种时间应控制在20 min左右,之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留作播种使用。

2.1.4 播种。树木类型不同,其播种时节也不一致。可选用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3种。播种时首先要挖掘播种沟,要根据种子特点及土壤条件开沟,做到挖掘深度均匀,通常沟深为0.5~0.6 cm。播种杨树或柳树等小种子植物时,可采用浅线播种法,无须提前开沟。播种小粒种子时,要先将其与细沙混合后再播入土中。

2.1.5 覆土与镇压。播种后要用稻草或松针覆盖育苗土,将覆盖厚度控制在4 cm左右,以此保障土壤温度适宜,并避免苗木被动物损坏。气候较为干旱的条件下,覆土后要立即镇压,从而保障植株水分充足。同时要做到防风保护并预防鸟虫啄食种子。

2.1.6 中耕与除草。于适宜的时间开展中耕,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为土壤微生物繁殖提供温床,加快苗木根系生长。中耕时要将深度控制作为重点,应以苗木大小、特性为依据,中耕过深会损伤苗根,抑制苗木生长,中耕过浅会加大苗木患病率,影响育苗成功率。苗木培育过程中,要强化除草工作,及时拔除各种杂草,以免其快速生长、繁殖与苗木争夺营养,减弱苗木生长态势或是导致病虫害滋生与扩散。

2.1.7 切根与截梢。根系长势良好、苗木粗壮的苗木品质优良,其根系会向深层土壤延伸生长,并且不会生出较多侧根。若是苗木侧根较多,必然要对其做切根处理,以使之生长为根团。秋季,经过切根处理的苗木养分吸收量会有所降低,可防止苗木长得过高,有利于苗木木质化,从而使之长为壮苗。对于枝梢较多的苗木,也要实施截梢,以保持苗木的齐整度。

2.2 苗木出圃

应以造林时节为依据对起苗时间进行确定,雨季造林用苗可随栽随起,也可于秋季苗木生长停滞时起苗,或是于春季苗木刚萌发时起苗。起苗时不可损伤其侧根,要保持根系完整,避免苗干被折断。采用起苗机器可提高起苗效率及质量并节约起苗成本。也可人工起苗,起苗时沿苗行方向,在距苗木为地径的6~10倍(或视根系大小而定)处开沟挖土,根据造林要求对苗木做断根处理。之后在第一行与第二行中间将苗根切断,而后将苗木倒至沟中,即可将苗木起出。起出苗木后要将其尽快移栽至树阴下并用草帘子盖上,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吹干苗根。营养袋带土起苗,不要将袋弄破,防止营养土漏掉,将长出容器的苗根剪掉[2]。

2.3 人工造林技术

2.3.1 用材林培育。人工造林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区域作为造林地,要选取立地条件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的采伐迹地。首先,造林前清理造林地,整地深度根据不同地质与气候确定,一般深50 cm左右即可,丰产林地深度为80~100 cm[3]。其次,将大体积土块做破碎处理,将苗床的石块及树根全部清除,将苗床规划平整,苗床宽度依地势而定,需保留宽50~100 cm排水沟,用以排水或蓄水。最后,加强造林密度控制,用材林培育过程中,株距常以150~200 cm为宜。要选择适合的造林时间,应用科学的造林方法,筛选粗壮、长势优良的苗木,做到随起随栽,根系上要保留完整的土球,以免根系遭到损伤。造林时要选用块状混交法,以此增强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3.2 经济林培育。培育经济林时,要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分析造林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为适宜的时间栽种。应筛选苗干顺直、根系发达、色泽佳、芽体大的苗木,并确保苗木未感染病虫害,利用二年生的实生苗,2~3 a生嫁接苗也可以。造林时,采用裸根苗植苗造林法,先于根植穴的中心处挖掘植树坑,将幼苗放置于坑中,扶正的同时埋土,注意栽植深度要适宜并踩实土壤。平整好穴面及周围土地,于树苗外围修建蓄水坑,确保坑呈圆形,坑宽以1 m为宜,外沿高度为10~20 cm。经济林造林要施加底肥,提前一年于秋季将秸秆铺于坑底,铺设厚度应为15 cm左右。栽植前要做好苗木根部修剪,将根部浸于水中或利用ABT生根粉处理后再置入植树坑中,确保根系能够充分伸展,踩实土壤后浇灌足量水分定根[4]。

3 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森林培育措施

3.1 施肥管理

林木生长中,肥料的充足供给是保障树苗健康生长的关键,同时可通过合理施肥加快苗木的木质化进程。施肥时应对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苗木所处生长阶段、综合其长势科学选择肥料类型,并确定适合的施肥量,从而保障苗木有充足营养供应其健康生长。此外,针对生长初期的树木可采用根外施肥法,在根系生长良好后再采用土壤施肥法,此法可有效避免苗木根系受到损伤。施肥过程中,应采取动态化施肥监测方式,通过苗木生长状态分析找出最为适合的施肥时间点,不仅有利于节约造林成本,同时可实现高效、优质育苗。

3.2 造林密度控制

造林时要根据树种类型及特点控制造林密度,若为针叶林,种植密度应为150株/hm2,如果栽种的是青海云杉等窄叶针叶林,则可适当增加栽种数量,但栽种密度不可超过200株/hm2。栽种阔叶林时,造林密度应控制在100株/hm2,混交林的造林密度不能超过120株/hm2。要遵循均匀性原则划分目标树,若要求相对较高,可用群团模式划分,每个团内的植株应低于3株[5]。

3.3 水分管理

为确保苗木有充足水分满足其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苗木腐烂,需要做到生长期内水分的充足灌溉及积水的及时排除,以确保苗木生长所需水分适宜。降雨量大时应采取有效排水措施确保土壤中的积水可及时排出,高温干旱天气时要增大灌水量以防止苗木干枯。灌溉时,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喷施法,以助于植物选择性关闭气孔,对植株末端枝叶的蒸腾速度起到降低作用,利于减少水分流失量,从而保障苗木成活。

3.4 林分间伐

森林培育中,除造林初期要控制好密度之外,还要根据林木的林分时段做到合理间伐。不同树种的林分开闭时间并不一致,少则3 a,多则10 a,林分树冠会与苗木根系争夺光照、水分及营养,为避免树冠与根系争夺养分而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通过间伐作业调整林分密度,以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同时确保根系获得充足的营养及水分。抚育期间的间伐,还能增大树冠的受光面积,不仅能够加快林木生长,也可提高林木材质。

3.5 林木采伐

在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兼用林及人工商品林采伐时应采用单株择伐法。采伐前要科学划分林木,确定目标树,找出干扰树及辅助树,重点伐除干扰树并对辅助树加以保护。树木采伐实践中,为加速目标树生长可采取枝干整形技术、树基补肥技术辅助,从而提升目标树品质,增加其经济价值,保障森林质量。目标树树径达到预期标准后,可利用单株择伐法,以天然更新作为林木培育的主要更新方式,补种目标树后,可利用平茬复壮割灌法加快其成长,也可通过除草促进其生长,从而使之逐步生长为良好的择伐植株。

3.6 病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有白蚁、油松毛虫、光肩星天牛和青杨天牛等多种类别。森林培育过程中,要遵循生态预防、化学除治的方式,将病虫害防控工作贯穿于育苗造林以及营林管理整个过程中。应根据灾害类型制定适宜的调控机制,病虫害严重的人工林,要结合树种特征及成长规律预防病虫害。同时,要加强寄主—病原或害虫—共生体—天敌这种种间级联对灾害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利用有害生物协同竞争机制,通过应用天敌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同时,要了解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蔓延的生态适应性,建立应用抗性资源调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机制。可采用人工摘除虫茧、灯光诱杀、除虫药液喷施、树干注射、插毒签等多种方式消除虫卵、幼虫及成虫。病虫害防治中应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类药物,且同类化学药剂应用的时间间隔应在3年之上。此外,栽植防病虫隔离带,也可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7 整形修剪

外界环境是影响林木生长态势的重要因素,恶劣的环境会导致林木枯萎甚至死亡,或造成森林发展速度滞缓。林木整枝修剪是益于提升林木品质、提高林木生长量的有益举措。若林木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下部枝条无法获得充足光照而出现枯萎现象时,需做人工整枝,应将树木下部枯枝及部分活枝剪除,使树木可保持良好干形,使之成为无节或少节良材。整形修剪过程中,可通过疏枝疏除细弱、过密、重叠或交叉枝条,从而增强枝条分布的均匀性,增大枝条间的空间,使树木在通风性佳、透光度好的条件下健康生长。还可通过回缩修剪促进下部新枝生长,或应用去蘖法将根蘖苗或树干上的萌蘖去除,以此促进林木生长。

4 结语

森林培育对森林资源保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生态环境平衡、空气质量改善营造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良好生活环境。基于森林资源保护视域下的森林培育工作,要利用好苗木培育、苗木出圃、人工造林等森林培育技术,还要把握森林培育工作的要点,既要做好施肥管理、造林密度控制、水分管理,还应科学开展林分间伐、林木采伐,且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林木整形修剪工作,通过多项森林培育措施的科学应用,在严格的培育及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从而彰显森林培育工作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什么是碳中和?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