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胜任力导向下初中语文学科建设与思考

2021-12-0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胜任初中语文教材

方 芳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长春130000)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胜任力”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也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孩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善于创新思考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目前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议题,众多学者认为,要想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应该从学校的基础教育抓起。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的建设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接轨,以适应新形式下世界乃至中国对人才的需要,进而转变教师的理念,调整教学的方法,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一、“全球胜任力”内涵及研究现状

“全球胜任力”这一观点在1988 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发表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报告中首次提出。此后美国的国际教育政策开始从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少数精英外语人才转向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球胜任力”。2012 年11月美国颁布的《国际教育、国际参与与全球成功》报告中称“全球胜任力不是奢侈品,不是仅针对精英阶层的,它是所有人必备的技能。”201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对“全球胜任力”给出官方定义,即: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基于国外对全球胜任力的提出和思考,我国也在国际理解教育教学中探索了适合本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我国全球胜任力研究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整理并完善理论体系,进而深化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与培养。许多学者根据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导向和指引作用,明确课程实施是学校教育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主要途径。

此外,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来看,“全球胜任力”与我国培养学生的目标一致。“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阶段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而在这十八个基本要点中,“国际理解”这一要点的提出是以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不具备的亮点之一。“国际理解”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基础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和全球胜任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胜任力”,为学生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打好基础。

二、初中语文学科建设和思考

课程实施是学校教育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注重初中语文学科的建设,而初中语文学科的建设应始终以“放眼全球,立足根本,全面发展,重视能力”为教学宗旨,从而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学科建设提出一点思考。

初中语文学科建设应主要从教师理念、学科融合、课堂模式等几方面入手:

(一)立足学生,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如今,教育领域正在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学校教育最终目标不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学校教育不能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终极目的,而是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为目标。基础教育正迎来一场“深度革命”,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涵养内在精神、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强调学生参与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责任意识等。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对教学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并学会和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有机联系和理性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科教学更好的助推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根”,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终身发展”的价值追求。

2019 年11 月17 日,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在教育高峰论坛中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重新审视生活,审视教育。从“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和“未来以后”三个方面,阐述了践行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更高能力、更广视野的新型人才。而承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中学语文学科,更不能回避这一时代使命。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获得驾驭高品质语言的能力、调查研究以及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为任务,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必须转变人才观,放下分数和考试”;同时要“迅速储备全球胜任力知识和素养”,“快速提升具有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教育教学技能”。

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首先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理论培训、知识学习、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能力

1.教材为本,扩充经典篇章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教师首先要立足教材。2017 年起,吉林省初中语文学科全面使用全国通用版——部编版教材,教材中的课例有文质兼美、经得起吟咏和品味的名篇佳作,还有极具时代特点、展现现代文明的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此外又不能局限于教材,也要融合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名篇,给生以经典文学和现代文明的熏陶。比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可以推荐他的另一篇散文《济南的秋天》,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舍其人;还可以推荐长春版教材中汪曾祺的《老舍先生》,让学生感受面对生活有真性情、面对工作有实作为、面对人生有大情怀的老舍。课内和课外的互相补充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单元整合,建构专题意识

“教学”不是简单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要树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构专题意识,进行单元整合。现行通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就遵循着单元教学的原则,教材所采用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双线单元结构,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解成若干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点,合理分布在不同的单元教学中。以使语文知识呈螺旋形上升趋势,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单元性,并且充分利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系统化地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一篇而会一类”的目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此外,教师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以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的基础上,对课外选文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环境,达到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建立起同一作家、作品的纵向联系,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比如,教材中选录鲁迅的文章有七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下的《阿长与山海经》,八上的《藤野先生》,这三篇文章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写《朝花夕拾》这一组文章时,恰逢生活和情感颇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可以让鲁迅从纷扰中获得温暖、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如果教师为学生建立起纵向联系,学生就会深入地理解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阿长和藤野先生满含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样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也就轻而易举了。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教材是教师的第一手教学材料,是教学的依托,但绝不是教学的束缚,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教材无非是例子,万不可成为教材的“奴隶”。

(三)立足经典,注重学科融合与创新

1.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

首先,要引领学生诵读古典诗词,丰厚积累。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它对学生精神的提升、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都起到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典诗词的诵读,做好初、高中古诗文积累衔接。其次,要开设阅读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的浸润,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经典”阅读环境,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检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阅读环境。学校定期开设阅读课,统一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制定读书周计划,引导学生“真”阅读。在坚持阅读中,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进行学科融合,突破学科界限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教学中应注重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利用其他科目的优势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构建一种多元的、开放的语文学习和应用环境,使各学科之间能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共同作用,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活动的参与中,能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能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能够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能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达成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转变。

(四)立足课堂,培养学生交流互动能力

1.融合信息技术,实现课堂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教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才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好的教学设计,教师一定会思考教学如何切入,重难点如何落实、学生兴趣如何激发……所以一节精心设计的语文课,才会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信息能力,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而“一劳永逸”是不可取的。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突破课堂小圈子,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最终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依托于网络技术,实现传统课堂与现代智慧型课堂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而且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大数据能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确保提供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的精心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传统课堂与智慧型课堂的融合,要考虑到打破原有的固化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情境创设是课堂的内在动力。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究激情,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力”。有效的情景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创设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教学中可以尝试多角度、多方法地创设情境,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3.精心布置作业,注意能力提升

精心设计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设计有效作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课堂的容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目前大多学校教育的作业现状往往是多而无益,更多的都是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球胜任力”,就要杜绝布置此类重复性抄写性作业。作业的布置要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即从“接受性”学习到“建构性”学习。教师布置作业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和“重复”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

所以教师根据教学制定详尽的学案,让学生从预习到作业形成一个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有益延伸;其次,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要精而不多,形式要灵而不散,变简单重复题为思考探究题,变理论考查题为实践应用题,变知识记忆题为综合能力题……切实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要做到及时评价与反馈,制定多种评价标准和层级,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4.开展多彩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能力培养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之外的综合活动设计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要开展各种立足课堂的综合活动课程,多角度、多渠道、多举措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和组织能力的培养。我们要通过各种语文活动,如,坚持每节语文课前有主题的三分钟演讲;开展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汇报;进行课本剧的排演;编写个性随笔作品集等,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教育孩子,不为过去,而为将来,21 世纪最需要的是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年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由此看来,人才培养关乎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国家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以“放眼全球,立足根本,全面发展,重视能力”为教学宗旨,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胜任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