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1-12-0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戴晓燕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数学知识知识点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 戴晓燕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课前预习时,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课上教师的讲解增强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预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步,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预习抓起。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提出几个问题,利用问题指明学生的预习方向,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统计调查》这堂课前,我给学生出了两道题:(1)截止到2019 年,我国共有约14 亿人口,那么这个人口总数是怎样得出来的呢?(2)池塘里饲养着许多鲤鱼,如果想要估算一下整个池塘一共有多少条鱼,在不把所有鱼打捞上来的前提下,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无论是在网上查询还是回家询问家长,都能很快得出我国人口调查的方式是普查,所以他们的预习难点在第二个问题上。为了让自己的思路清晰起来,真正理解鲤鱼数量的统计调查方式,学生必须打开课本认真仔细地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就会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预习起来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枯燥无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在预习动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他们明白自己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掌握知识,少走弯路,教师通常都是直接把方法教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会让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变成学习工具。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把问题的疑点提出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答,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索解题的方式,我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讨论用什么方式才能把方程组解出来。基础知识比较牢固的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想要得出答案,就需要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那些思考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在小组其他同学的带领下也很快能理清思路,发现解题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转变身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师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分组,让学生之间相互帮扶,小组讨论后仍旧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来答疑解惑。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在互相充当教师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感,从而自觉去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我结合班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四人小组。这四个人中有两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较强,两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较差。这样分组既可以实现一对一帮扶,还能让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两个学生思考,互相讨论,提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堂课教学结束后,我都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就课堂中的疑惑点进行讨论,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得不扎实,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针对很多知识点,他们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思路。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强,数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综合能力差的学生也慢慢发现了学习数学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般枯燥无趣,自主学习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多方式,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去不断钻研、摸索,力争用最合适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型的人才。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数学知识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做好课前预习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