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漾濞县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及对策探讨

2021-12-01王佐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王佐国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2599)

1 家畜血吸虫病流行防治情况

1.1 基本情况

漾濞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9°36′~100°07′,北纬25°10′~25°24′。北与洱源县接壤,东与大理市相邻,西与云龙、永平交界,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全县土地面积1957km2,县城驻地距州府大理市下关29km。漾濞县全境处于横断山系滇西纵谷区,云岭山脉南端。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4122m(于东北部点苍山马龙峰),最低海拔1174m(于羊街河与漾濞江汇流处)。主要山脉河流呈北—南走向,有漾濞江、顺濞河等大小溪流117 条。全县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043.7mm,相对温度72%,≥10℃的有效积温5217.8℃,平均日照时数2210.5h,无霜期252d。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全县辖4 镇5 乡65 个村民委员会648 个村民小组1076 个自然村。2019 年末全县有32613 户、106067 人,其中农业户25430 户、92169人。2019 年大牲畜存栏66955 头匹,其中牛63814 头;猪存栏120600 头;羊存栏133173 只。平坡镇2019 年大牲畜存栏3350 头匹,其中牛3119 头;猪存栏8673 头;羊存栏1184 只。平坡镇平坡村2019 年大牲畜存栏820 头匹,其中牛770 头。猪存栏3450 头,羊存栏1057 只。

1.2 流行情况

漾濞县原疫区平坡镇平坡村位于县境的东部,南与大理市的太邑乡接壤,北与本县的苍山西镇相邻,沿西洱河北岸,点苍山西坡脚,呈东西走向,长条形点状分布,居住人口315 户、近1500 人,占有耕地490 亩,2019 年大小牲畜5327 头匹。

漾濞县1964 年发现人畜血吸虫病,查出患病人员33 人、感染率为2.75%,查出病畜13 头、感染率为2.91%,经普查流行范围为1 个乡1 个行政村3 个自然村,为轻度流行区。

1.3 防治情况

漾濞县于1956 年就成立了漾濞县委血防5 人小组,由当时的副县长、宣传部长、合作部长、妇联主任、卫生科、卫生院组成,并拟定了全县血防规划。通过普查,1964 年正式确定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漾濞县的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始于1964 年,大致可划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1964~1976 年),为大普查阶段,以传染源控制为重点,累计普查家畜1044 头匹,查出病畜26头,病畜均经过药物治疗。第二阶段(1977~1983 年),为巩固阶段,间断性地开展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家畜血吸虫病隐患,均无阳性牲畜。第三阶段(1984~1993 年)为监测和突破阶段,继续开展监测巩固工作,做好达标验收的准备,抽查家畜759头匹,结果无阳性,1994 年经省州考核验收达到消灭标准(原标准)。

2004~2017 年监测30439 头匹,其中牛2162 头,结果无阳性。2017 年,经省级验收,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2018~2020 年监测7328 头匹,其中牛2100 头,结果无阳性。达标验收后,除开展综合防治外,一直对原疫区家畜血吸虫病进行监测,实施血清学检查(家畜血吸虫病抗体试纸条诊断)和粪检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对象主要是牛、猪、羊,至今无阳性牲畜。

2 分析与讨论

漾濞县卫生部门于1964~1993 年期间累计查出有螺面积12.50 万m2,实际灭光钉螺面积12.50 万m2。由于查灭螺工作扎实有力,加之疫区原钉螺孳生环境因兴修水电站等项目实施而发生改变,1993 年后已查不到钉螺,完全彻底切断了血吸虫病传播的链条,为消除血吸虫病奠定了最根本的条件。

当前全州已顺利通过血吸虫病达传播阻断标准验收,但有些疫区还有钉螺孳生,漾濞县虽已不存在当地感染的可能,但为整体防治工作考虑,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开展监测工作,切不可因松懈而漏了阳性畜,留下保虫宿主而造成危害。

3 防治对策建议

3.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对防治工作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家畜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实加强对疫情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安排专人负责,制定科学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方案,确保血防工作规范、持久地进行。

3.2 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农业农村部门要负责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计生防疫部门要组织力广泛开展灭螺,并对流行区内的群众进行不同年龄结构的监测。扩大防治舆论,将血吸虫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宣传渗透到疫区的人民群众中。各部门之间的有机配合是搞好血防的关键。

3.3 加强培训,健全队伍

加大对防治队伍的培训,建立一支县、乡(镇)、村家畜防治队伍,为开展家畜血吸虫病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4 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除了搞好家畜血吸虫病的查治,减少和消灭传染源外,要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统一规划,组织灭螺,有效降低钉螺的生存空间,实行一户一厕的卫生无害化厕所,避免人畜交叉感染。

3.5 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加强宣传,激发疫区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不断增强防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持之以恒地抓好综合防治。

3.6 外防内控,强化监测

加强监测工作不放松,认真抓好疫区的监测工作,加大对2 岁以下犊牛和放牧猪羊的抽检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畜,特别是疫区引进牲畜的检疫,防止疫源传入。

猜你喜欢

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情况分析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牛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诊治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中小型灌区水利血防工程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