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1-12-01王修庚
王修庚
(山东省梁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72600)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危害严重。
2020 年11 月17 日,山东省梁山县一蛋鸡养殖场报称,他家有一棚157 日龄蛋鸡大约7000 余只,产蛋高峰一直上不去,且产畸形蛋较多,有咳嗽现象,但饮水、采食无异常,近几天发现病鸡有增多趋势,遂投饲抗菌药品2.5d,状况无改善,疑似患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接诊后即赴鸡场查看、问诊、拟订治疗方案。
1 临诊症状
病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有个别鸡只呼吸困难,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偶有甩头现象;有的鸡体重比本品种正常蛋鸡体重较瘦、较轻,羽毛松乱,鸡冠、肉髯发绀;部分病鸡消化不良,粪便中存在未消化饲料,少数病鸡排出水样稀粪,粪便白色;笼架上、蛋箱旁均有软壳蛋和畸形蛋,蛋壳颜色不均,偶尔有血丝或血块附着在蛋壳上;磕开蛋壳,发现几颗看似外观正常鸡蛋蛋黄小,蛋液稀薄,黏性小。
2 病因分析
2.1 养殖环境
该蛋鸡养殖场规模中等,地理位置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位于一处小山坡旁,背风向阳,外部饲养环境优越;鸡舍内卫生状况良好,无肉眼可见(如粪便、污水、废弃物、灰尘等)污染物;光照、温湿度正常,内部环境良好。
据此蛋鸡养殖场场主介绍,该场于2014 年建设4 棚,一直由场主夫妻俩管理,最大养殖量(设计养殖量)在30000 只左右。
2.2 品种来源
患病鸡品种为罗曼褐蛋鸡(全场4 棚鸡均为此品种,日龄不一)。几年来,该场一直使用同一孵化厂家蛋鸡鸡苗,原来未发生过这种情况。
经了解,同时购入同一孵化厂家同批次雏鸡苗的其他几家蛋鸡养殖场,鸡只均生长发育正常,生活状态、生产状态也正常。
2.3 饲料来源
近几年,所有饲料均采用同一生产厂家全价颗粒饲料,没有使用过自行购买原料或自产原料自配饲料,其间转换料型循序渐进,基本上按厂家建议的饲料型号管理日程进行。
电话询问其他几家购买、使用同一厂家饲料的蛋鸡、肉鸡养殖场,其中包括3 家同时购买同孵化场同批次鸡苗的蛋鸡养殖场称均未发生异常情况。
本场饲料贮存情况良好,无霉变、腐败、鼠咬、鸟叼现象。
2.4 防疫情况
查看该场防疫情况记录发现,防疫程序齐全,严格按照正常防疫、消毒程序执行,没发现漏防、漏记录现象,且该养殖场夫妇养殖经验丰富、观察细致、动作利索,不可能存在防范漏洞。
除本棚蛋鸡表现异常外,本场其他3 棚(其中1 棚内为产蛋高峰鸡,1 棚为380 日龄产蛋末期即将淘汰鸡,1 棚雏鸡32日龄)鸡均无异常,并且4 栋鸡棚相距较远。
3 病情诊断
3.1 初步判断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和蛋鸡临床表现,初步诊断该养殖场蛋鸡患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建议养殖场场主将鸡群密度疏散、减小,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素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补充体液,增强鸡群免疫力。
3.2 剖检诊断
挑出病情较为严重(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甩头频繁)蛋鸡4 只带回畜牧兽医中心解剖、化验、检测,进一步确定蛋鸡病因、病况,以便于有的放矢,对因治疗。
3.2.1 剖检变化
本次共剖检病鸡4 例,气管、支气管、鼻腔、鼻窦内有数量不同分泌物4 例,分泌物均为黏稠性浆液型液体;2 例病情严重者,黏膜上附有类白色至浅黄色干酪样渗出物;2 例气囊肿胀、浑浊,气囊壁附着有黄色或浅黄色干酪样物质;3 例输卵管、卵泡充血、出血,2 例卵泡变形(其中1 例形状如类似卷曲鞋带,另一例呈长条形);1 例泄殖腔有白色稀薄粪污;3例腺胃乳头肿大,腺胃胃壁增厚,4 例肌胃均无明显病变。
3.2.2 化验检测
解剖后立即采集、剪取特征性病变部位、组织、成分送交化验室做检测。
经过24h 培养,未发现肝脏切片培养皿中有明显细菌繁殖;4 例病鸡血清,通过ELISA 抗体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滴度,显示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偏差较大。
3.3 鉴别诊断
综合临诊症状、病因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排除该养殖场蛋鸡非养殖环境、孵化环节、鸡苗抗性、饲料成分、细菌感染原因引发病情,因为防疫效果偏低,抗体水平未达到免疫防线,导致发病,确定该养殖场蛋鸡所患病症为传染性支气管炎。
4 治疗方案
(1)将复合消化酶类(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拌入饲料中,给整个鸡群饲喂,增强鸡群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维护消化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提高微生物菌群活性。
(2)在饲料中加入治疗蛋鸡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中草药或中草药制剂,进一步促进蛋鸡生殖系统发育。
注意:为了适应蛋鸡卵的发育成熟周期,一般需投饲药物15d 左右,即2 个卵成熟周期。
经过饲喂促进蛋鸡生殖系统发育的药品2 个周期后,仍然不能达到此产蛋期有效产蛋率的鸡只,应挑拣出笼,予以淘汰。
(3)为减少整个鸡群中并发感染鸡数量,可以结合使用抗生素消炎。
5 常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5.1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为一种冠状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支气管、气管渗出物和鼻液中,即鸡是这种冠状病毒的主要感染动物,其他家禽如孔雀、鸽子、鹌鹑等不易感染。
实例证明,各种日龄的肉鸡、蛋鸡均可感染此病毒,但3 周龄以内的雏鸡最容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或与病鸡直接接触传播,病鸡痊愈后1 个月左右仍然能排出病毒。
此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因此冠状病毒较耐低温,所以常发生于冬春季节。
5.2 病理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潜伏期一般2~5d。根据病鸡出现的症状和感染部位不同,常分为3 种病型。
5.2.1 支气管炎型
一般4 周龄以下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气音粗重、流鼻涕、气管啰音等呼吸困难样貌,有的病鸡出现扭头、甩头等神经症状,发病快且死亡率高;5~6 周龄以上幼年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发病,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气管啰音。
剖检可见支气管、气管、鼻腔等呼吸器官处或呼吸道内有浆液性炎症。
5.2.2 肾型
患病鸡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引起肾脏炎症和消化道炎症,有的病鸡表现出剧烈腹泻,排出粪便如水样,并且粪便颜色因尿酸盐沉积而呈现白色;如果发生失水情况,则病鸡精神委顿,鸡冠、肉髯和皮肤发绀。
剖检可见呼吸道、消化道有炎症病变,肾脏发炎肿胀。
5.2.3 生殖型
这种病型主要发生于成年鸡。表现在产蛋鸡上,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和鸡蛋质量变差,产出畸形蛋和软壳蛋。
剖检后可见腺胃肿胀明显,甚至有充血、出血,肌胃变化不明显;严重者卵巢发育停止,输卵管变细、变形。
上述该蛋鸡养殖场鸡所患传染性支气管炎即为此型。
5.3 诊断时切记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新城疫相区别
5.4 预防
(1)诱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冠状病毒抵抗力不强,1%石炭酸或1%福尔马林溶液均能很快将其杀灭。但低温条件下该病毒能长期存活。
(2)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适度通风,减少各种应激,严格卫生消毒措施。
(3)适时接种疫苗,一般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疫程序为7~10 日龄用H120弱毒苗滴鼻,40~42 日龄二免,70~80 日龄用H52强化免疫。
免疫方式可根据本养殖场条件来定,但首免尽量滴鼻,不要饮水,以防防疫不均匀;用H52 强化免疫时饮水,用药量3 倍。
5.5 治疗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尚无有效治疗办法,适当加喂抗菌药可减轻发病和死亡,控制病情;用中草药调理,促进生殖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