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2021-12-01文姜瑜
文 姜 瑜
亲子活动能有效改变家长落后的育儿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然而,纵观目前的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远远没有实现开展亲子活动共赢的初衷。
通过观察发现,参与亲子活动的家长主要有三种类型:旁观型——置身事外,被动地与教师进行配合;替代型——凡事包办代替,导致幼儿无所事事;干扰型——对幼儿的表现往往反应过度,不仅使幼儿无法得到锻炼,还会影响游戏进程。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亲亲宝贝”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情况的调研,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策略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有效性。
一、参与有目标
一般家庭教育与幼儿园实施的集体教育存在本质区别:家庭教育通常随意性强,没有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而幼儿园教育具有阶段性、针对性的特点,有系统明晰的活动目标。要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取得家长的配合,首先必须帮助家长明确活动目标。
在活动前,教师会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准备事项发布在群公告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还会将“本期亲子活动目标”“每次活动中家长该做些什么”等内容以“温馨提示”的方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有目标地去参与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参与有方向
大部分家长已经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容易忽略自己在这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多数家长参与亲子活动都比较盲目,不清楚应该怎样准备和参与活动。针对这个共性问题,我们采用了“预先告知”的方式,为家长参与活动指明方向。每次活动结束时,家长都会收到一份《家园在线》联系单,上面有下次活动的内容及要求,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前准备。
三、参与有空间
亲子活动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因此,每次活动设计都应从幼儿、家长两个方面来考虑。除了要让幼儿充分活动、获得经验以外,更要让家长有事可做。
(一)“合作者”角色
在活动中,让家长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活动。如亲子游戏“钻山洞”,以“家长搭山洞,孩子钻山洞”的形式展开,家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成为幼儿的“大朋友”。
(二)“观察者” 角色
随着亲子活动的推进,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对家长提出要求,引导他们从直接参与的“受教者”逐步过渡到理性、有思考的“施教者”,在活动中引导家长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从而了解其发展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四、参与有技巧
家长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后,教师应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引导家长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进行实践。例如,在美工活动“撕面条”中,幼儿不愿意动手操作。教师就可以抱起小娃娃,对幼儿说:“宝宝肚子饿了,你来做妈妈,快给宝宝做碗面条吧!”幼儿听后点点头,动起手来。这样的引导能使一旁的家长有所收获,从而得到教育幼儿的技巧和方法上的启示。
五、参与有提升
亲子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家长通过参与亲子活动获得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因此,在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如何让家长获得理念与方法上的提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每一次亲子活动中,教师都会向家长讲解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游戏?游戏可以让幼儿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在家里可以用什么代替游戏道具?
在每次亲子活动的最后小结中,教师都会设立“一点小分享”和“一个小问题” 环节,让家长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家长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及时发现家长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并给予肯定与支持,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学习,拓宽其他家长的思路。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更是家长学习育儿经验的地方。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科学地拟定教育目标,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让家长在教育观念、基本知识和教育方法上真正有所感、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