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引者,教师之功

2021-12-01叶水涛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0期
关键词:训词来者士林

■叶水涛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赫然镌刻着学校创办人匡仲谋的训词:“指引者教师之功也行有不至从容规诫者朋友之任也决意而往则须己用力难仰他人矣。”这段训词摘引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如今吟诵品味,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敬意,一种景仰之情。

一部中国近代史,名流贤达,群星灿烂,匡仲谋或许不是彪炳史册的中华文化名人,然而那风雨如磐、国是日非的岁月,他奔走呼号,倾家办学,开风气之先,于江南偏僻乡村创建一所全新的现代学校,其间的危难困苦、曲折坎坷可想而知。然“决意而往”,义无反顾,百折不挠,这需要一种怎样的牺牲精神,怎样的顽强意志,怎样的大义凛然?

“须己用力”“难仰他人矣”,誓言铿锵,感慨深沉。不等待,不拖延,不推诿;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呼啸前进。斯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格风范。面对这熠熠生辉的训词,似可看到匡仲谋正跨越时空向我们走来,训词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于当下为师者亦有裨益。

“指引者教师之功也”,意谓教师的责任是指引学生成长。那么,任何口实下的放弃指引,放任自流都是教师的失职。同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指引,学习成长的主体终究是学生。认定教师不是中心,教师不是主宰,教师更不是上帝,教师闻道于先又学有专攻,故对后之来者的学生应有帮助指引的职责、义务与能力。匡仲谋的教师观或可与当今颇为风行的后现代的教师观契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论及“朋友之任”,则是见“行有不至”便“从容规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得诤友,难能道义相交。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友谊,《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足见朋友于学业长进之重要。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重友情的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士林的友情见之于“仁”——“克己复礼为仁”;江湖的友情见之于“义”——“虽千万人吾往矣”。前者有书卷气,后者有英雄气。无论是士林还是江湖,朋友交往均有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匡仲谋认为,你如“行有不至”,朋友就有“规诫”的义务。“不至”而非“不当”,“规诫”而非“规劝”,可见朋友之间律己与责人之严,自觉程度之高。“规诫”而“从容”,既非言辞过激,也非轻描淡写,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旨在帮助朋友长善救失。教师之于学生,既有师道之尊,又有朋友之谊,亦师亦友,则教师之教淡定从容,有如春风之化雨润物而无声。

师道之要在“指引”,友道之要在“规诫”,为人之道在“担当”。匡仲谋的训词从“师道”“友道”“为人之道”三个角度立论,言简意赅,既垂训莘莘学子,更训导为人师者。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是后之来者的历史选择;知行合一、与时俱进,以铸就一代新师表,造就现代教育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训词来者士林
践行训词精神 护航安全发展
后有来者
以全新视角解读习总书记为消防队伍授旗并致训词的重大意义
往者不可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毕业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