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21-12-01郑华园
郑华园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8021)
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素分娩不足或(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致的内分泌性疾病,该病会造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1]。糖尿病主要分为1 型、2 型糖尿病,前者需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指标;而后者尽管发病因素为胰岛素抵抗,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素分泌不足成为主要矛盾,造成血糖水平升高[2]。对于两类糖尿病患者均需合理的控制血糖指标,而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胰岛素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方式。本文就近年来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如下。
1 胰岛素分类
1.1 速效胰岛素临床较常见的速效胰岛素包含: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以及赖谷胰岛素。姜艳丽[3]研究显示,针对初发型糖尿病和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强化治疗,能缺的确切的治疗效果,能将血糖指标控制于理想范围内,且可降低低血糖风险。速效胰岛素能在短时间内分解为单体,相较于普通胰岛素其吸收迅速,具有更短的到达峰值时间,但作用时间相对较短[4]。为此,速效胰岛素通常于餐前10min 注射,可在餐后迅速达到药物峰值,该类药物符合正常人群机体胰岛素生理特点,可有效的控制血糖,且因其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1.2 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主要是指由低精蛋白生物合成的胰岛素,主要有精蛋白锌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该类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慢,持续时间长,用药后药物峰值不显著。在糖尿病治疗中往往作为补充下胰岛素使用,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可使用该药物弥补[5]。康娟[6]研究显示,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类药物对产后血糖控制的效果不明显,通常用于控制基础血糖指标。往往于入睡前或晨起时给药,对于入睡时给药的患者需注意夜间出现低血糖的状况。
1.3 混合胰岛素短效、速效胰岛素配比适当的中效胰岛素形成预混胰岛素,能在保障补充适量基础下胰岛素的同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7]。但针对胰岛素混合比例仍需进一步探讨,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案。
2 其他胰岛素与其类似物
2.1 普兰林肽该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胰淀素,其与胰岛素均存在与β细胞内,分泌比例低于胰岛素。辛菲等人[8]研究发现,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普兰林肽+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降低低血糖风险,相较于单独使用胰岛素,其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普兰林肽能有效抑制餐后过高的胰高血糖素,减低吸收的食物,减少体质量。同时该药物还能促进胃排空,降低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率。但普兰林肽作为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能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状况,但在治疗过程中仅具有辅助效果,单独使用效果不佳。普兰林肽经皮下注射后,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达30~40%,可在用药后20min达峰值,半衰期为45min,药效持续作用时间可达3~4h。该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率较小,通过肾脏代谢,目前尚未发现其在肾功能不全是蓄积,但仍建议肾脏损伤的患者慎用。
2.2 艾塞那肽艾塞那肽是一种由39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从毒蜥唾液中分离而来,其中约1/2 的氨基酸与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致。经临床研究发现,该药物能与人体较多部位,包含脑部、胰腺的GLP-1 受体结合,具有葡萄糖调节作用,能强化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肝输出葡萄糖量。李阳等人[9]研究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艾塞那肽周制剂+二甲双胍,可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状况。赵倩等人[10]研究发现,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艾塞那肽,可有效的降低患者体质量、控制血糖指标,同时还能降低胰岛素用量,缓解亚临床炎性指标水平。糖尿病患者经皮下注射艾塞那肽后,短时间内即可在血液中检出(10~15min),通常在用药后2h 达到峰值,半衰期为3~4h。其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后易蛋白水解的方式排出体内,因此当患者肾功能损伤时,其半衰期显著延长,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建议慎用[11]。
3 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注射给药是临床上最早应用并常应用的给药方式,其中以皮下注射最多见。临床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胰岛素的给药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现如今,常见的给药方式包含,口服给药。腹腔给药、超声给药、直肠给药等[12]。①注射给药,较常见的给药方式包含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胰岛素泵给药。通常速效、短效、中效胰岛素均采取该方式给药。所注射的部位与局部血流状况是影响皮肤注射给药的重要因素,其中以腹部注射吸收速度最快,臀部注射相对较慢。且注射液的浓度、运动也会对皮下注射的吸收造成一定影响;胰岛素泵给药更多是用于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中。基于胰岛素泵给药能有效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过程,而且胰岛素的输入量能够随时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值进行调整,且输注过程中输注的部位准确,血糖控制效果更为平稳[13]。②吸入给药主要指利用专门的器械雾化胰岛素,再通过吸入达到肺部,该方式主要优势表现在:肺泡的毛细血管其血液循环较好,上皮细胞具有较高通透性,且出现肝脏首过效应可能性低,胰岛素吸入肺部能够迅速进入血循环,并迅速起效。口服胰岛素药物的制备中大量采用了复乳、脂质体以及微球技术,使得胰岛素口服效果的稳定有所提升[14-15]。腹腔给药方式是比较新颖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主要通过皮下腹膜入口装置给药。
4 小结
现如今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种类较多,且其治疗效果、使用人群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适当的选择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检测血糖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总而言之,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研究方向,仍需研制有效的胰岛素制剂,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神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