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方式的进展分析
2021-12-01农艳飞
农艳飞
(隆林各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百色,533400)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上也成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是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共计不足所导致的疾病乐行,早产儿出生后6~12 h 内是NRDS 发病率最高的时间段,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衰竭或是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肺不张或是嗜伊红透明膜等,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患儿能够得到系统的治疗,也存在着较高的并发症或是后遗症风险,因而针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成为了临床关注的焦点。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未接受PS 替代方案治疗的NRDS 患儿其临床死亡率在40%~50%左右,随着这一治疗方案的推广应用,其已经逐步成为了NRDS 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实现了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明显降低。
1 给药方式
第一,气管导管滴入法。常规的治疗方式为气管插管后将气道分泌物用气管导管吸除干净,并用5~10ml 注射器从辐射台或是暖箱将无菌的PS 复温到37 ℃,利用链接注射器的针头将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快速注入,PS 治疗常用平卧、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等不同体位输入液体,且输入液体后均实施2~3min 的机械通气或是复苏囊加压给氧治疗,保证患儿肺泡内PS 的均匀分布,使其血氧饱和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儿也可保持仰卧位,且无需改变体位,将全部PS 一次性快速注入,随后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或是复苏囊加压给氧治疗,若治疗后6h 内未见气道阻塞表现,则无需清理起到,并为患儿间断供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性。随着临床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完善,不停止供氧及中断通气的基础上在气管内滴入PS 的治疗方案也在逐步完善,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通过5ml 注射器抽吸PS 后于5 号头皮针相连接,距离气管导管近口1~2 cm 处的外侧壁消毒后刺入,能够保证PS 的缓慢滴入,配合20~30 min 的复苏囊正压供氧治疗,且PS 滴入完成后将针头缓慢拔出,并贴胶布封闭,能够降低导管漏气的发生率[1-2]。第二,经电子支气管镜滴入法。近年来,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完善和发展,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医疗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滴入法指的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的方式向患儿支气管内直接注入药物,这一治疗方法起效速度更快且给药迅速、定位准确。有研究人员将10 位ARDS 患儿的支气管镜PS 治疗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证实,患儿接受这一方案治疗后,其血氧饱和度指标明显改善,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阶段,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技术在广大基层医院的应用仍然相对较少,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所需成本相对较高,电子支气管镜的管径最小的为奥林巴司BF-XP260F 外径2.8 mm电子支气管镜,但对于早产儿而言即便管径较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是其无法大面积推广的一项主要原因[3-4]。第三,雾化吸入治疗。通过超声空化作用将药物液体转变为雾状的颗粒,并直接给药与呼吸道病灶,这一治疗方法能够保证药物成分经雾化吸入的方式直接深入病灶部位,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气管滴入治疗方法,且有助于患者肺部弥散功能和换气功能的快速改善和恢复,氧合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快速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上呼吸机的时间较短。然而,雾化吸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沉淀失效风险,需要保证充足的剂量和治疗时间[5-6]。
2 给药时间
NRDS 是一种早产儿常见的自限性疾病,患儿补充PS 后能够更加安全地度过出生后的前3 天,这也给肺部发育成熟提供了时间,有利于PS 分泌量的增加,进而提高疾病的恢复速度,但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其在出生后24~48 消失内也面临较高的肺透明膜形成或是肺不张所致呼吸衰竭风险[7-8]。PS替代方法用于NRDS 的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具体的给药时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有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30min 内是RDS 发生风险最高的时段,此时开展PS 预防性治疗,有利于RDS 风险和疾病恶化程度的降低,进而最大限度降低早产儿的死亡风险[9-10]。
临床上当前常用的PS 预防性给药指征包括:第一,临床确诊的胎儿PS 缺乏或是肺成熟度不足;第二,产妇无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史;第三,早产儿的胎龄在32 周以内或是出生时体重在1250g 以内;第四,合并RDS 高风险因素,此时可以放宽预防性用药的指征。NRDS 临床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期给药,患儿出现呻吟或是呼吸困难症状后需要立即用药,避免其出现X线片可见的典型NRDS 症状,PS 治疗方案的应用对于早产儿NRDS发病率的降低意义显著,特别是胎龄在32 周以内的早产儿,需要开展预防性用药治疗[11-12]。
3 给药剂量
当前临床上对于PS 替代方案治疗NRDS 的科学剂量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常规临床上倾向于实施50~100mg/kg 的方案治疗,但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每次100mg/kg 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以及每次200mg/kg 的抢救治疗方案,也表现出了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且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PS 首次给药剂量在150~200mg/kg 之间的患儿,其治疗的有效性明显高于首次给药剂量在50~100mg/kg 的对照组,且有利于患儿呼吸机治疗时间的缩短,减少其吸氧治疗时间,也有利于并发症风险的降低,是提升患儿生存治疗的有效途径,也能够避免小剂量翻翻用药所致的医源性肺部感染风险[13-14]。
4 给药次数
以往临床上倾向于使用一次性的PS 替代方案治疗,但未取得理想效果。患者接受首次剂量的PS 治疗后,若平均气道压(MAP)大于8cm H2O 或是呼吸机参数茹吸入氧浓度(FiO2)大于0.5,则需要再次给药。从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2~3 次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接受3~4 次治疗,且每次给药间隔时间在10~12 小时左右[15-16]。
5 不良反应
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减慢、皮肤青紫等气道一过性堵塞表现,需要实施呼吸机机械通气或是复苏囊加压给氧治疗,以改善各项临床症状。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患儿的脑室内出血、脑血流改变、肺血流改变、动脉导管开放等特征明显,特别是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其气漏和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了管鞥高,针对这部分患儿实施PS 治疗后,其肺部会明显膨胀,进而增加肺部血流量,降低肺血管阻力,但也存一定的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问题,因而需要加强预防[17-18]。同时,实施PS 方案治疗后,随着患儿肺内血流的增加,其还会产生循环血压降低或是一过性脑血流减少问题,而血氧水平升高后,患儿的脑血流波动也会超出正常水平,若脑血流波动过大或血压变化过大,可引起脑室内出血[19]。
6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需要对给药方式、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等加以关注,并加强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医护人员治疗的熟练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