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
2021-12-01王风华
王风华
(龙口市芦头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5704)
一、产业融合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产业融合概念。产业融合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信息通讯行业领域,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下,逐渐出现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及更加清晰的概念、丰富的内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指以农村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技术创新、要素整合等形式,将人才要素、制度要素、技术要素进行跨边界配置,实现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农业有机整合、同一步调发展。在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农业同一步调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价值链会进一步延长,产业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农业所具备多种功能可以得到开发,最终达到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户收入递增的目标,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和顺利落地。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需要帮助农业摆脱简单的种植、养殖、生产流程,将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的细分产业与休闲旅游、加工流通、电子商务等第二、第三产业中的细分产业有机整合,开发农业的多种价值,助推农业价值提升中农户收益的科学分配,切实将休闲观光、消费、加工流通或者衍生出的其他新型商业模式的收益“留”在农村,让农民在分享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值收益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促进当地精准扶贫,提高群众经济收入。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单一。基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农户大多将自身关注要点放在土地资源产出方面,忽略农村地区基层农户均为全部功能的载体,导致农业功能长时间陷入‘沉睡’或激活有效性不足,无法顺利向农村地区基层农户就业、创业收入增长的渠道转化。此外,在农村内基层浓郁、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协作关系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内基层农户缺乏从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生动力,即便是以往已开展产业融合的农村地区,也因农村内农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实际地位从属于合作社、企业,而产生失信行为,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陷入困局。
(二)品牌化功能开发不合理。多元化发展模式需要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效果,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塑造服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从实践层面上来看,龙口市地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品牌支持还有所缺失,无法满足公共品牌这一枢纽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发展趋势。此外,在推进品牌化功能开发过程中,可带动农村农业品牌化功能建设开发的资源要素有限,无法给予消费者足够的体验性、参与性。即便部分地区基层农户大多简单地将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绿色旅游等作为品牌,也无法自动生成具有全国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对部分寻求特色功能的消费者吸引力不足。除消费者之外,联合企业也较为关注第一产业的品牌效应,过分零碎、杂乱的品牌,极易给予之联合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导方造成利益方面的掣肘,限制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影响力、竞争力的提升。
(三)农业产业链较短。虽然近几年龙口市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显著,但是仍然存在农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比如农业功能开发存在提升空间、农产品加工专项升级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等。这可能是由于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在龙口市乃至整个国家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在多数地区刚刚起步,绝大多数农户仅具备原材料生产、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无法生产较多的高附加值农产品,而过低的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直接阻滞了市场营销、品牌辐射效应、品牌建设以及农产品市场拓展能力优化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融合链条。除此之外,科技要素不足、必要服务保障缺失、缺乏足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产业链较短的影响因素。
三、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对策
(一)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需要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粗放式增长、趋同性结构、分散化布局。其中粗放式增长主要指农村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5年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业比值与发达国家比值差距较大(2.3/3.4);趋同性结构主要指“原字号”的“大路货”过多,产品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分散化布局特指产业集中度低、园区聚集度低。而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各类园区为载体,聚焦主导产业,依据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工业与文旅、康养等高位嫁接)、三产走精端的方针,统筹推进产业融合、主体融合和利益融合,催生县乡联动、镇村一体的融合业态,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振兴乡村产业。
(二)强化农业多功能开发
1.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龙口市农村产业融合的主流,也是农业多功能强化开发的主导思想。因此,在数字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设施农业、信息农业、旅游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的背景下,龙口市应加强引进适用于本区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技术,以构建更加稳定、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实体为目标,促进从生产方直接到消费端的云端农产资产业融合。同时以农业资源与外部优势工商资本要素融合为切入点,开拓工商资本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产业渠道,确保农业多功能开发进程顺利推进。
2.合理开发品牌化功能。推动农业与健康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是挖掘农业教育、休闲等功能的必要举措,将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为目标,以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各异的休闲产品为载体,切实发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掘银行融资机构良性作用,并设立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专项资金补贴,营造有利于农业多功能开发的环境。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1.发展多元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模式。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持续深化的进程中,需要对农业、农业相关产业的各项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利益联结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工作机制,缓解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比如,从生产前的生产资料服务供给、生产中技术支持与机械化作业服务供给、生产后包装存储与销售服务供给等方面入手,以各方合作协议、义务权利规范的方式,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中,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充足助推力。
2.提高工商资本社会责任感。在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过程中,应围绕农村居民受益保障,对农户在生产环节需进行生产的义务以及企业需要支付给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的义务进行规范设置。同时对农村居民、企业利益分配方式进行约定,引导市场中的龙头企业在市场规则的约束下与农户签订交易合同(如农产品购销合同等),并在销售产品既定利润目标达成后按合同约定部分给予农村居民,以便形成稳定的、具备抗农产品价格波动能力的购销关系。
3.弥补风险防控机制漏洞。鼓励农户以农业设施、土地等要素入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企业,或者村集体牵头组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农户将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提供渠道,进一步压缩农业用工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四)延长产业链
1.提高科技要素供给。强化产学研协同合作,为具备优势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生产技术提升、精深加工方面的能力提升提供依据,进而带动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等级提升,在短时间内形成农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区、高端高效率农产品加工基地。同时为了让企业、农村居民等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多的红利,龙口市可以农业优势主产区为重点从纵向推动从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制作企业、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的一体化模式,促进农产品品牌价值等级持续上升。
2.增加必要服务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发掘农业生产中各经营主体协同优势,有效连接农业生产各环节、普通农户与区域大市场,在联结过程中恰当分工,形成规模优势。而延长产业链条是实现农户增收的有力保障,也是打造服务型农产品制造企业、转移农村剩余生产力的基础。因此,在后续发展进程中,龙口市应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重点,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覆盖供地、加工生产、销售、物流、旅游等多个环节),支持具有一定技术、资金实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示范加工基地,扩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营范围,为产业链的向上、向下延伸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产业融合是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农户收入的必要手段。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农村产业化与农村生产实际融合入手,强化科技创新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突出优势,应积极构建以培育农户产业化意识为先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服务协作、订单合同、股份合作、流转聘用等模式在利益联结方面的优势,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进一步拓展农户家庭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途径,为区域农户福利水平、经济收入的同步提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