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 ”,促进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021-12-01江苏省徐州市大庙小学
江苏省徐州市大庙小学 马 腾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提出,深度教学是建立在事实、概念、策略等基础上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此可见,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本质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才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优化概念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引入概念,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概念是人脑思维对事物表象与本质的集中的抽象与归纳。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触摸数学知识本质的开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数学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优化概念教学。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首先是从数的概念开始的,并通过直接与感性经验来获取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直观地引入概念,并逐步地抽象、内化概念。教师在概念的引入中要形象直观,尤其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最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概念。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概念。如: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为什么要用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学生立即说出了植树时用三脚架固定,为了电线杆的稳定使用三脚架来固定等。那为什么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其他形状的呢?这样就启发学生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感知数学知识的属性,从而实现深度教学。另外,教学中采用教具、学具、模型或动手操作活动等,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地抽象出概念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引入数学概念。
二、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具体名称
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让知识呈现的形式变得直观,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认知。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而且也缺乏实际生活的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引入数学概念,很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入概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的概念,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行驶的车辆轮子是圆形的,如果改为其他的形状,行吗?学生认为不行。那么圆具有怎样的特征呢?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概念及其特征的兴趣。又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服装店里的短袖衫 32 元一件,裤子45 元一条,夹克衫 65 元一件,现在要买 5件夹克衫和 5 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很容易列出“65×5+45×5”和“(65+45)×5”这两种算式,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通过同样的题目给出两种不同的解法,从中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乘法分配律。由此可见,创设 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我们知道,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是对事物从表象特征转化到本质的过程。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征,然后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的概念。对概念的理解需要通过认知活动来完成,而变式教学是降低学生认知难度的有效方式,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概念教学实现“深度教学”。变式就是把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同、非本质特征不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垂直”这个概念时,学生常常会这样来理解:过水平直线外一点作垂线,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当变化了直线的方向和位置时,学生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而发生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垂直”这个概念的形成阶段没有变式材料的支撑,他们对“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一本质意义没有真正理解。不仅如此,在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高时,也需要在变式图形中练习,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帮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三角形的高”这个本质性的特征。
四、动手实践,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奥苏伯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中指出:“行为是思维的结果,实践是思维的验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对概念感性的认识,进而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概念教学停留在讲解与灌输层面上。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是表层的,不能深入地理解就会很快遗忘,从而影响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给出三个形状与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教具,并提出“如何才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多数学生认为需要通过“测量”得到,于是,教师让学生动手去测量。学生给出的结果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概是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吗?”教师让学生继续通过动手操作来寻找答案,学生通过量、折、补等方法,认为测量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而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形成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从而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
五、自主探索,了解概念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学生在对概念进行初步感知后,首先在头脑中建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此时,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层的提炼,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精练的语言来阐述概念的实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新课改理念中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不能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对概念的自主探索中不断完善,从而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个概念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对周长进行定义,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有的学生这样认为:“围绕某个图形一周的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有学生对于这样的描述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线是图形,而周长是长度,应改为‘围绕图形一周的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对于这样的描述,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因为他强调了周长是一个长度,并不能与形等同起来看待。还有学生认为一个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从学生的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有了实质性的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加深对概念外延与内涵的把握。所以,教师在引入概念后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概念,并及时地加以巩固,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只要我们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概念教学,就一定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