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视域下数学绘本阅读融入课堂的实践路径探寻
——以“认识11~20各数”教学为例
2021-12-01江苏省常熟市商城小学路馨语
江苏省常熟市商城小学 路馨语
低年级的孩子,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第一次正式接触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如何让低段的数学课堂提质增效?我认为,可以依托具身认知理论,以数学绘本为载体,有机融入课程学习,发挥阅读价值,助推知识理解,撬动学生思维。
如果说,教材所展现的数学知识体系是“筋骨”,那么利用好优秀的数学绘本助力课堂,就好比给“筋骨”增加“肌肉”。下面就以“认识11~20各数”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我对数学绘本阅读融入课堂的实践路径探寻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一、适时切入:在创设情境中激趣引思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思维就是发展中的学生经验。”好的情境创设能牢牢吸引孩子,实现激趣引思,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而优秀的数学绘本正是依托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爱听故事的孩子,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亲历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习得知识、方法的同时,更发展了思维。
(一)精挑细选
数学绘本要服务于教学,随便“拿来主义”是不行的,一定要选择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优秀绘本。“认识11~20各数”一课,核心知识是建构计数单位“十”,它是学习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通过上网查找名师推荐的数学绘本阅读书目及其内容介绍,最终锁定《忙碌的星星工厂》。
(二)精心呈现
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数学绘本内容,课前我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相关软件录制音视频,在画面上配以对话框,模拟人物声音,让故事画面感更强。借助故事中主人公阿闪和云朵姐妹的对话“只能从1数到9,这么多星星,怎样整理呢?”激趣引思,通过这样一个具体化的问题情境,学生会以角色自居,将自己卷入故事情境,认真思考遭遇困境的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为后续开展学习搭建探究的情境载体,让孩子们在完成任务中有效构建知识。
二、适度整合:在具身活动中主动建构
后现代主义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身体、环境、认知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参与的整合性生命学习。数学学习不再被认为是“上半身活动”,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具身性认知”。在“认识11~20各数”一课的教学中,依托具身理论,通过绘本故事情境的相机转嫁,运用一一对应的数数思想,从“数星星”过渡到“数小棒”任务,让学生经历“摆一摆、捆一捆、比一比、找一找”等数学活动,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十进制计数模型。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最终实现从单“个”计数向整“十”群计数的生长。
(一)摆一摆:在比较优化中,初现“十”
在感知“十”这一新的计数单位时,围绕“如何整理这12根杂乱的小棒,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2根?”这个问题,先鼓励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的摆法多种多样,挑选典型摆法:一根一根地摆、两根两根地摆、五根五根地摆、先摆10根再摆两根等,逐一请小老师上台投影展示,边摆边说,教师暂缓评价,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比一比这几件作品,你觉得哪种摆法更容易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呢?”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生1:我认为一根一根地摆更清楚。
生2:我认为先摆一堆10根,再摆两根,更清楚。因为这样只有两堆,10根这堆就不要再一根一根数了,只要看右边的两根,一下子就知道是12根了。
……
这里出现了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认知角度。前者是从表象看,认为一根一根比较整齐;而后者是从数的组成看,已经初步体现了整体计数的雏形。学习到这儿,教师就可以顺势边说边给10根小棒圈一个圈,让学生初步感知原来10根小棒合在一起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十”初现。
(二)捆一捆:在动手操作中,初建“十”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各种动手操作、动手实验等机会,让学生的手、眼、 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尚未能形成完全独立的操作行为,而他们又具有向师性,因此承接上面的教学,教师在“圈一个圈”的基础上,可以逐一取下黑板上的10根小棒,边说边示范: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10根小棒是10个一。把10根小棒合起来,在数学上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有了此处教师的示范,接下来学生也就能学着自己动手实践,边捆边说:“10个一是1个十。”从一开始的圈一圈,到现在的捆一捆,通过一系列的具身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对“十”这个新知识进行感知、感受、体验,进一步唤醒了把10个一合成一个新的整体,也就是1个十的具身认知。
(三)比一比:在多元表征中,丰富“十”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数学教育应当融合数学知识、人文知识方方面面。”在“认识11~20各数”中,除了1捆小棒作为“十”的模型外,还相机融入了绘本故事中的“10颗星星装成1袋”“10个小石子换成1个大石子”。
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三幅图,不管是10根小棒捆成1捆,10个星星装成1袋,还是10个小石子换成1个大石子,比一比这些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把10个东西合起来变成1个整体。……
师:是呀,不管是1捆、1袋还是1个大石子,其实都是把10个一合起来,看成一个新的整体,也就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我们再来响亮地读一读。
基于这样一种绘本阅读式的情境融入,以3个“十”的原型为研究载体,丰富了对“十”的多元表征,给课堂活动赋予了创造性与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满和谐的氛围中感受数学文化、陶冶数学情操、提升数学素养,最后通过比一比,更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了“10个一是1个十”的模型建构。
(四)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因此在建构了“10个一是1个十”的模型表征后,又积极链接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接受与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边说边用手势比画出“一条、一板、一串、一盒、一双”,加深对“十”这一计数模型的认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有层次、有变化、有操作的具身活动,充分打开、还原、激活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在数学阅读的助力下,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抽象性、生活化等特点。
三、适当创编:在拓展延伸中自然生长
数学绘本本身通常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如果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绘本的数学味,就失去了利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用好用足数学绘本,根据学习的远景目标和知识体系本身,对其内容进行适当创编,在延续绘本故事趣味性的同时,给学生思维带来一定的生长空间。
在“认识11~20各数”的课尾部分,我带领学生再次回归绘本故事情境,并对绘本做了一下适当创编。
师:星星制造得怎么样了呢?哇,这么多袋了,我们一起再来帮忙数一数吧!
生:1个十、2个十……10个十。
生:就是100。(争抢着说)
师:10个十又是多少呢?这一次云朵姐妹又是怎样做、怎样数的呢?课后,请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接着往下读这本书……
此处对数学绘本的创编,让数学阅读向课外延伸,大大激发了学生后续阅读的欲望。在帮助学生巩固十进制计数法的同时,让他们带着对十进制的计数经验,实现迁移,将数概念向外扩展,为探寻新的计数单位,给新知生长腾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也悄然完成了对绘本的导读。
数学绘本融入课堂的价值窥探和路径探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契合的绘本资源,平衡故事线与知识线的内在关系,整合绘本内部的数学知识结构,把握时机,适时切入、适度整合、适当创编,将数学绘本有机融入课堂,助推常态课,努力走出一条“融得进”向“融得好”迈进的绝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