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探索
2021-12-01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王 艳
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发展性功能的缺失或是错位、预防措施准备不足等等,这一现状十分不利于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并在全国范围内的小学中推广应用,它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问题,进而帮助小学生健康地成长。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重点,逐渐形成与发展和教育要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划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内容,其理论支撑则主要是“发展性的心理学方面的原理理论以及积极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其相关的管理机制一般是“预先干预、实时预警、及时预防等环节在内的工作相关保障机制”,其目标理念主要是“培养出具有新智慧、高品德以及健全的道德人格等全方位的新时代的好少年”,其教育宗旨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上进的心理相关品质”。积极的心理学作为一项全新的研究发展领域,其最主要的面向人群就是普通人,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用欣赏性的以及开放性的眼光来对待人类自身的能力以及蕴含的潜能。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小学生,而小学生恰恰是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人群。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提升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个人情绪方面的困扰,开展心理建设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从而积极乐观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阻碍与困难,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小学阶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全面地了解,掌握小学生的成长规律。首先,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掌握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兴趣、喜好等,保持良好的日常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教师应注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进行日常课程教学计划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符合学情和教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程的互动性,“活化”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情绪外显给教师,进而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课前可以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课程模拟各种情境,来发挥其想象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通过学生真实的表达来积极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尽量避免过多的个人建议,以免造成对于小学生的未来成长的过度干预。
(二)设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坚持普适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来制定科学、合理以及制度化的教育目标,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划分教学层次,设置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贴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这种以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以差异化为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以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进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还应注意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地细分。
例如: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事情的对和错都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最大的困难是自制力和执行力较差,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设定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达成的目标。根据对于心理发展有偏差的学生设定矫正偏差的教学目标,对于产生消极心理的学生设定改变态度使其积极向上的性格产生作为心理方面教学目标;对于中等心理发展的学生而言,则可以设定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理想观念为目标;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较好的学生,则可以以最大化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为目标,追求对于这类学生更加健康的人格塑造、更加优秀的个人品质培养。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都不同,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针对性地给出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
(三)建立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依托,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因此,若想要实时有效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建立起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对于心理健康课程而言,教材依然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内容来源。小学心理健康学科选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都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体系的解读,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每个章节,并将这些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课堂环节,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开展的情况,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内容的维度,以学生日常生活、当地文化特色、社会热点新闻等为切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科内容加以补充,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对于课程的安排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秉持发展性原则,以活动过程为载体,关注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的健康教育的有效衔接。同时,在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建立鼓励机制以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如可以通过奖惩措施,快速搭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则可以通过奖励他书籍或者小礼物的形式鼓励他,但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就可以采取以温柔的语言指导或采取课后单独处理的方式来及时纠正学生,应以包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切忌当众严厉的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四)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
小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对教师、同伴的看法较为在意,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构建评价体系即是建立起激励作用的强化系统以及反馈过程的调节系统。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相关评价的开展应当是层次鲜明、覆盖面广的,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方式的多元性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来开展发展性的评价,至于发展性的评价开展过程还应当充分考虑动态化的进行,以此来确保评价行为的有效性。
如,评价的主体可以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以外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每种评价的结果都不同,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而评价主体的变化,也让学生获得新鲜感,从而更愿意去倾听来自不同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而更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的正确运用,多以鼓励性语言和积极评价为主,无论课内课外,都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感受到温暖,感觉到快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影响局限在教学内容和课堂表现,还要关注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能力、学习过程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而构建人性化、多重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总之,通过对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下的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研究,教师应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对此,要想培养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小学生,教师应秉承发展性原则,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课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