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2021-12-01郝坤安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坤安(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在高校思政课座谈会上指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学实践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关键课程,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确立理想信念、启迪智慧人生、增进品德修养的真理力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彰显思政课的独特优势和功用。从本体论上讲,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便于探索思政课的本质和规律,构建思政课的课程标准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从认识论上讲,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利于把握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辩证关系,深化思政课本质特征和任务功能的认识;从方法论上讲,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解决思政课中现存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逻辑来讲,政治性和学理性是相互蕴含、体现和摄取的对立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共同体现着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从现实逻辑来讲,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功能和性质决定了它融政治性和学理性为一体,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思政课教学中,政治性处于统领地位,学理性是政治性的载体和归宿,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促使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和谐共融
首先,学理的生成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学理中蕴含着政治因素。学理性非客观对象的本身,也非人的主观意识本身,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是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织的结果。人的认识规律表明,作为情感和态度的信仰,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是先有知识后有信仰,而知识的形成受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等客观因素和人的自身条件的影响,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实践是知识产生的依据和源泉,知识的产生虽然离不开人的好恶、认识水准等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但仍旧摆脱不了生存的政治大背景,学理性中包含政治性因素。
其次,政治的生成受学理因素的影响,政治以学理为支撑。政治的形成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实践基础之上,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的政治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认同很难有统一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但仍然可以从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实践中找到理论、知识的学理支撑。换句话说,政治的形成不可能完全排斥当时条件下特定理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中包含学理性因素。
再次,立德树人为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提供了内在动力和依据。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推动立德和树人的协同并进,立德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必备因素,是美满生活和更好发展的基础;树人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本真追求和探索,推动社会的和谐。树人以立德为基础,没有德育的科学沉淀,树人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狂热和伪善;立德以树人为目标,没有树人的目标引领,立德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盲动。立德和树人的完美统一,引导着人类走向光明、自由、和谐的社会。
(二)政治教育和学理教育相辅相成
首先,学理性和政治性相互蕴含,共同体现着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体现在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和过程的各个方面。思政课的学理性,一方面表现为传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使青少年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表现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使青少年的思想发生变化,使他们在认识事物本质属性和结构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人的生存能力和精神世界就难以提升,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可以说,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的个体素质向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相对于学理性侧重于对青少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言,政治性更关注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和价值观念。青少年只有正确认识客观外部世界及人自身成长的规律,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判断,自己的诉求和需要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自然观、社会观,缺乏知识就不会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提升。思政课中的学理性和政治性虽然在教学内容、形式、目的和作用等方面有差异,但他们都属于思政教育的本质属性。离开学理性的思政教育和离开政治性的思政教育,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其次,学理性和政治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作用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实践中,学理性和政治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方面,作为客观存在的学理性内容,必须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情感、价值、道德、信仰等政治要素相结合;另一方面,政治性诉求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运动的规律,二者才能相统一。学理性和政治性既相互作用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理性是政治性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基础之上,认识主体对自身需求、客体性质和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准确认知和科学把握是政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认知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深刻性程度决定了政治意识的准确度、合理程度。另一方面,政治性为学理性提供动力和方向。思政课的学理性体现在教师授课于学生的知识传授中,这些知识是由语言符号表述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如果只是机械的搬运,缺乏受众主体的认可、接受和内化,不与认知主体的内心感受和政治观念相融合,就无法产生实际的践行。更重要的是,教师传授知识是所有教育行为的基本要求,培养青少年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并形成的应有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才是学理性追求的目标和期待的方向。
二、“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人格塑造,造成教学偏离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一)“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表现
“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培养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人才,忽略了人的精神的发展,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更加美好发展埋下祸患。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重功利、轻价值。科技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使人们有了对科技的过分崇拜和偏爱,人们重视技术理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却忽略了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在人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作用,校园中的功利主义自然而然占据上风,学校更加注重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错误地把“有用”“实用”作为判断标准。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尤其明显,教师通过对知识系统地讲解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精神,而忽略对青少年的情感、意志、理想、价值、信念和道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渊博人格缺失,缺乏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存在意义的思考,纯粹的“单向度人”。
2014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创业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第一轮为期三年的“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微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2017年,继续实施新一轮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完善扶持措施,强化政策支持。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重学理性、轻政治性。一是片面注重思政课的学理性,淡化政治性和价值引导。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思政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精准定位,忽略学生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引导,把思政课等同于普通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常规的知识讲授代替思政理论的构建和学科建设,导致学生把思政课作为以背诵为手段,以不挂科为目的的应试教学课程,难以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二是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无法将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发挥出来。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的差异,各有专攻,学有所长,但普遍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淀,由于知识储备不足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要求与教师知识结构缺陷性之间的矛盾,有些教师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教学内容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和解释力,把系统而完整的思政课讲成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等专业课,思政课成了空洞的道德训诫和政治宣讲课,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反而会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心理和逆反情绪,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人文关怀、哲学思维、历史情怀层面的科学剖析、价值判断和真理探究,浅析易懂的常识性知识灌输覆盖思政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危害
思政课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做法,从宏观层面来讲,消减了思政课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立德树人的目标定位和以理服人的教学特色;从微观层面上讲,制约了思政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引导作用的发挥和应有教学效果的获得。
首先,立德树人目标的背离。思政课要求在知识殿堂里追求真理,在精神宝库中传承美德。单纯的知识传授相对容易,在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建立一个价值世界并引导学生对该价值形成应然的追求相对较难。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必须将德育的培养和养成置于优先培养的地位。“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做法,割裂了知识与价值的联系,背离了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根本任务的初衷。
其次,价值引导作用的削弱。从认识论来讲,知识和价值是不等同的意识类型,“知识”是已知的经验世界,是认知主体对经验客体的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客观性要求认知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逻辑等方式形成对知识的认知和把握。“价值”是需要建立的精神世界,是认知主体在与知识的接触中形成的如兴趣、信仰、信念等情感倾向或精神感受。价值的形成始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但并不意味着有了知识一定会产生与之相应的价值,因为认知主体的情感、立场和价值受社会环境、文化和自身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使价值时常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形成。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缜密性会吸引和激发青少年,成为他们价值形成的客观选择依据,但依据本身不会自动转化为价值,因为塑造价值观和确立理想信念是件艰巨而持久的工作,再好的理论,缺乏有意的价值引导,对于情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难于领悟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需要教师将教材体系、教育体系转化为知识体系,通过引导转化为价值体系,如果引导不当,产生逆反心理,还会对知识产生抵触情绪而降低接受度和认可度。
再次,教学实效的降低。“重知识传授、轻立德树人”的做法,培养的是高智商低情商片面发展的人才,造成人格的缺失,背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导致学校教育缺乏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尤其是对精神文明层面的问题缺乏说服力和解释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生态的优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诚然,知识的传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爱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体验,然而,这种知识的体验难以达成心理的认同,即使是思政课能够入耳,但难于入心、入脑,更难成行,无法培养学生的明辨是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完美的人格,教书育人就无法取得实效。
三、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意识形态是集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思想于一体的依赖社会存在又相对独立的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政课以建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取向,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观点;必须体现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符合,反映公平正义的社会追求。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必须以严密的逻辑自洽性和科学的知识性展现出来,必须遵循思政教育规律以理服人,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相统一。
(一)在回应时代问题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中以理服人
教学的针对性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把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而非教材的结论作为教学的起点,才能拨开笼罩在学生思想上的云雾,清除思想上混乱。
其次,在分析和批判错误思潮时以理服人。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成分多样、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多元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带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利益关联性和行为诱导性极强的错误社会思想和思潮的侵入和蔓延,试图消解和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地位,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社会认同,阻止青少年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处在“拔节孕育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极易受错误社会思想和思潮的引诱。所以,思政课教师在发挥学理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引导作用主功能的同时,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职能,实现对错误思想和思潮的批判和澄清,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得以彰显并为学生接受,错误的思想和思潮也会自然地失去原有市场并为学生所抛弃。
(二)以科研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水平,以学理性支撑教学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对价值塑造、精神涵养和品行锻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强化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和认同,必须同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学术研究水平。学理性的丰富有助于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思政课认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学理性依据。
首先,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科研,实现在科研实践中育人。一方面,科学研究是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和诚实、守信、客观、公正、自责等伦理规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说,科研的过程就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要素和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精神。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形成受到内外因和实践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研究是在未知领域探索新规律,只有发扬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把自在世界变为自为世界,才能扩大人类的认识领域。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随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学生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诚实守信的品德,科研活动成为润物无声的育人动力,成为培养优良人格的自然途径,成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教育实践活动。
其次,要建立研究成果和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机制,强化学理性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走进课堂,发挥理论的说服力、引导力作用。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以及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给予课题立项资助,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政课教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在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提升科研意识和学术水平,多出理论成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社会实践教学协调育人
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必要条件。政治信仰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之上,人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转化为现实的具体行动,才是对政治信仰的认同。因此,要实现知识体系向政治信仰体系的转换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架起学生认知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理论来源的现实依据,实现理论认知的提升和思想认识的提高。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从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社会实践教学两方面予以加强。
首先,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都有成熟的规章制度、专门的教学场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师资,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极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在关注社会、关心人民中获得知识;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增进师生情感,解答学生疑惑,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获得新知,实现面对面的思想引领。
其次,探索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课实践教学增进思政教育效果的模式。专业课社会实践具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和深入接触社会的特点和优势,学生可以亲眼看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建设成就,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专业课的社会实践中会有偶发的实事求是、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情感认识,由于学生的思想认识缺乏明显的价值自觉,加上这些情感认识具有偶发、感性、短暂和模糊等特点,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意引导,很难自动上升为稳定持久的理性认识,更难以起到指导未来行为的作用。思政课教师可以依据预先设计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身临其境地进行教学,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同步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养三方面的要求,其中政治强和情怀深是政治素养,思维新和视野广是理论素养,自律严和人格正是道德素养。
教师政治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是思政课教师政治性构成的核心要素,即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思政课的核心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但是,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需要作为信仰者的思政课教师的正确引领和指导,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功底基础之上的政治修养,这种修养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实践的真实确信,是成为表里如一,不做两面人的坚定保证。教师的政治性还表现为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性,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和言论做坚决的斗争。身教胜于言教,思政课教师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用,学生才能在科学理论的感召下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师情怀深。思政课教师的情怀主要表现在情感和智能两方面。思政课教师的情感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思政课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温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的成效。教学中,教师的热情、激情和真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群体,对知识的接受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只有教师对思政课的真爱和对学生的真心,学生才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正如里德所说“人的个体意识,尤其智力和判断力是以审美教育——各种感受力教育——为基础的。”思政课教师的智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来的综合教学本领。因为思政课是集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又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本领过硬,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表达能力,善于抓问题本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环节的能力。
教师思维新。思维新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要求。当今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新局面、新时代、新情况、新态势,对思政课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思维方式新,学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局中看清过往、当下和未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在多样的社会思潮中慎思、明辨和独行。
教师视野广。完整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学科性质的内在规定,教师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历史视野、人文视野和国际视野,才能应对各种错误的思潮和观点,才能阐明多样的社会热点和难点,才能在中外思想的比较中赢得胜利。
教师自律严。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和价值引导的双重作用,因此,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掌握思政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触碰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要求教师要客观、辩证分析矛盾和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此外,按照“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原则讲授真理,课堂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发牢骚和宣泄个人恩怨的地方,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遵守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师行为规范,把握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言行一致、行为一致,坚决不做高级黑和低级红的两面人。思政课教师的自律不仅需要外部规则的规范,更需要教师自我的审思和反省,在审思中明辨是非,反省中提高自我。
教师人格正。思政课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的品质、道德、情感、气质和能力的内在特征的外在表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主要表现在政治、道德和学识等几个方面。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教学行为、律己的个人风范、端正的职业形象等道德风尚。这既是思政课教师人格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和引导学生的主要因素。思政课教师的学识是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使学生有所获、有所思、有所悟,教师要用真理的力量和深厚的理论吸引和感召学生。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修身养性,在健康的心理基础上养成健康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吾身”,才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