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娱乐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

2021-12-01安徽省宁国市津北小学李志美

青年心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娱乐阅读教学

安徽省宁国市津北小学 李志美

一、“泛娱乐化”的本质与特征

所谓“泛娱乐化”,指的是娱乐活动走出自身“场所”,即走出传统我们所熟知或认定的固有“场域”,进而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全新而全面的方式去传播。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之下,“泛娱乐化”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期间一些新的符号表达与话语方式被创造出来。但是,过度的“泛娱乐化”倾向很有可能演变为“愚乐”的倾向,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构成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资本裹挟使得娱乐“表象紊乱”

最初的娱乐,或者说从基本娱乐的应有本质来讲,只是人们愉悦身心的“调剂品”,如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相对应来讲并没有外在功利的目的。然而,伴随着资本逻辑的介入,各种各样的娱乐被商业行为所包装,甚至是为单方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变了味儿的娱乐模式背离了娱乐的初衷,而变得更为注重感官刺激与欲望的直观呈现,甚至是不惜僭越法律与道德,表现出低俗与庸俗。

(二)耦合各类思潮催生新的变体

互联网是一个“大熔炉”,在融合各种各样思潮的同时,也很容易基于各类思潮的耦合而产生新的变体。比如:“泛娱乐化”本身源自资本主义所鼓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意识形态,而且经由资本逻辑的“合谋”,将主张利益至上,宣扬拜金主义以及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念,将其渗透于、伪装于文化产品之中,迷惑受众,混淆人们的判断,造成价值混乱。

二、“泛娱乐化”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影响

总的来讲,“泛娱乐化”通过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明星偶像以及暴力色情等内容形式,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独立意识萌发,感觉自己长大了,但是由于年龄尚幼,人生阅历不足以及知识储备不够等原因,使得他们并不能够有效克服“泛娱乐化”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甚至还会深受其影响。其中,特别是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

(一)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利于良好阅读态度的形成

“泛娱乐化”时代,娱乐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上网是较为普遍的行为。很多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而并非将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来拓展自己的课外阅读。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学生由于阅历尚浅,也更加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另外,在“泛娱乐化”的侵蚀之下,导致很多学生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以及诚信意识淡薄。

举例来讲,“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一网络语表现了典型的拜金主义。在这个拜金与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得学生将阅读材料中所传递与表现的“真善美”看成是“假大空”与“不切实际”,或者是“早已过时”。

奋发图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知行合一等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是小学高年级阅读中所表达和强调的重点内容,而在“泛娱乐化”环境下,这些科学的认知、理性的思考以及对知识与未来的追求,被娱乐所忽视甚至是消解。学生的价值观念一旦被扭曲,审美逐步被弱化、丑化甚至是物化,便会变得不明是非,颠倒黑白,越来越讨厌阅读的“无理”与“说教”,更加喜欢娱乐的“实在”与“轻松”。

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比较低下,甚至是有抵触和排斥的情绪,看到“长篇大论”就感到烦躁,他们更喜欢追求表面化的“速成”,追求浅阅读、零思考。

(二)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利于良好阅读行为的养成

借助新媒体,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获得海量的信息,而这也正是“泛娱乐化”的基础要件和典型特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追求新奇事物,但很多学生缺乏自制力与辨别力,长期浸泡在嘻嘻哈哈的娱乐氛围之中,而在现实中遇到点挫折与困难就萎靡不振,甚至是自暴自弃。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阅读的篇幅长度与理解难度等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并不会在阅读上投入较大的精力,更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出发去认真研究、学习、改进与提升自己的阅读方法。相对应来讲,对于阅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索性就是抄袭答案来应付了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与行为的养成。

三、“泛娱乐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文本细读教学方法

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应当实施文本细读教学方法,当然如果能够适当且巧用娱乐化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则效果会更好。

(一)进一步细化阅读单元的解读

传统的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缺乏系统的设计与科学的组织,基本上是教到哪儿讲到哪儿,同时采用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或松散的“放养式”教学模式,整个阅读教学既比较笼统粗放,也较为沉寂僵硬,阅读教学缺乏精细化设计,学生学习也缺乏兴趣与动力。对此,为了有效改变教学现状,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进一步细化阅读单元的解读。也就是说,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细化研究,一方面,指引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端正的阅读态度;另一方面,强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深刻感知中心主题。具体来讲,教师要对阅读教学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教学目标,详细解读教学内容,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动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研讨与交流。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7课《慈母情深》一文当中,文章有叙事、有描述,叙述了故事,描述了人物,特别是作者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描述,可以说意味深长。举例来讲,文章当中这样描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里连续用了四个“立刻”,用叠加的方法描写出母亲忙碌的工作状态。这样,联系上下文来看,母亲塞给“我”的不仅是钱,更是浓厚的爱与满满的希望!通过这样对阅读内容的细化解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疏通文义,体会文意,感知、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甚至是在内心与文中人物对话,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善加利用,很可能会让学生在“泛娱乐化”之中迷失自我,而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则能够发挥其独特而全面的优势,为学生的阅读学习而服务。语文阅读内容是抽象的,即使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单纯透过满篇的文字去理解背后所蕴藏着的抽象而复杂的情感,也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阅读材料中的某些重点内容,或者是晦涩难懂的部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设计来呈现出来,指导学生文本细读的同时,获得深入理解。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田忌赛马》,文中讲述了孙膑通过调换上、中、下等三匹马的上场顺序,最终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的故事。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通篇的文字叙述,学生可能也会理解到其中的意思,但对于某些学生而言,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较为不足的学生而言,阅读完了却并没有完全搞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课件,或者是Flash动画,将孙膑与齐威王的赛马对阵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精读细读的同时标记或画图,甚至是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也能够为阅读学习带来良好启示,有助于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娱乐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娱乐眼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