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市露地薹韭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模式应用研究

2021-12-01续新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露地乳油

徐 鑫,续新艳

(1.济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许庄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宁 272000)

结合山东省济宁市薹韭生产实际,研究了薹韭生产过程中的韭蛆、蓟马、潜叶蝇、灰霉病、疫病、马唐、旱莲草等病虫草害为害特征,集成推广了一套以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及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相结合的露地薹韭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露地薹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供有益参考,助推韭菜产业健康发展。

1 发展背景

1.1 当地薹韭种植规律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薹韭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梁山县,常年种植面积约666.67 hm2。每年3 月25 日左右育苗,6 月20 日左右开始移栽,当年7 月—8月就能抽苔,但当年产量少。次年1月底加盖塑料膜增温,连续收获2茬韭菜,2月下旬收获第1茬韭菜,20 d后收获第2茬韭菜,在3月25日左右抽苔前撤掉拱棚。4月初开始抽苔,每2 d收获1次,收获至8月底。9月初薹韭开始回力,回力至12月初,接着人工清除干叶,仅剩韭菜根部。开始打沟,用竹竿做成大约1.5 m 高拱棚,加盖塑料膜增温。如此往复循环,薹韭种植每3~4年换根1次。

1.2 推广意义

无论是设施栽培还是露地栽培,薹韭易频发病虫害。传统的防控措施以施用化学农药为主,杀虫效果好,见效快,而种植户缺乏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一旦认为防治效果不佳,就加大用药量,结果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当有了抗药性的病虫害再次发生时,就施用更大的药量来防治,甚至违法施用禁限用农药。如此恶性循环,薹韭上的农药残留风险隐患就会大大增加,对薹韭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农业“两减三保”“四减四增”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到薹韭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依托植保专业合作社,推行统防统治,开展“韭蛆春虫冬治、秋虫夏治”科学用药试验示范,最大限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了薹韭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 薹韭病虫草害为害症状

2.1 韭菜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3 种。白点型和干尖型发病初期在叶片正反面均产生灰白色或者浅灰褐色斑点,并由叶尖向下发展,斑点汇聚成斑块,导致韭菜叶片枯焦。在高湿环境下,枯叶表面形成稀疏的霉层,发病后期密生灰色或绿色绒状霉层。干尖型霉病常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病斑扩散后,遇湿度大的天气发生湿腐型。受诱发因素影响,灰霉病常见于韭菜拱棚种植模式。

2.2 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俗称“烂韭菜”,主要危害韭菜的假茎、鳞茎叶片、韭苔、根。假茎和鳞茎受害后,叶片和根盘处呈褐色水渍状,叶鞘易脱落。韭苔受害多始于中下部,初为暗绿色病斑,后扩散变黄腐烂。根部受害后,根毛少,变褐腐烂,阻发新根,影响养分吸收和积累。

2.3 迟眼蕈蚊

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韭蛆,由卵、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蛹、成虫组成,无滞育特性,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可终年繁殖为害。济宁地区露地薹韭田年约发生6 代,每年4 月—5 月、9 月—10 月为严重危害期。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茎部蛀食为害,能引起韭菜地上部分植株矮化变软、叶片失绿枯黄,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虫害严重的地块甚至会缺苗断垄、断茎并发生茎基部腐烂,引起整墩韭菜死亡,产量损失达30%~80%。

2.4 韭菜蓟马

韭菜蓟马体微小,体长0.5~2 mm。成虫活跃善飞,喜阴,在每年4 月—5 月,天旱无雨或浇水不及时,受害最为严重。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吸食韭菜叶片汁液,导致韭菜叶片变薄,叶片中脉两侧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严重时韭菜叶片失水萎蔫、发黄、干枯,影响韭菜及韭苔产量和品质,食用价值降低。

2.5 潜叶蝇

潜叶蝇有卵、幼虫、蛹、成虫4 种形态,幼虫呈圆筒状,蛆形,成虫体小,似果蝇。幼虫在韭菜叶片内蛀食成隧道,呈曲线状或乱麻状,影响韭菜叶片生长,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一般年发生5 代,每年5 月中下旬初见成虫,6 月上旬第1 代幼虫开始危害韭菜,6 月中旬、9 月下旬和10 月上旬为虫害盛期。

2.6 马唐草、旱莲草等杂草

马唐草俗名“踩不死”,是常见的一种恶性杂草,根系发达,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旱莲草又叫墨旱莲,茎柔弱,直立或匍匐,可高达30~60 cm。马唐草和旱莲草是韭菜田地最常见的2 种杂草,特别是马唐草,因其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影响韭菜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3 露地薹韭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3.1 生态调控

3.1.1 选用良种,轮作换茬

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如四季薹韭、牡丹薹韭王、春寒801等,可与小麦、菠菜、香菜等非百合科作物轮作换茬3~5年。

3.1.2 定期换根,施足底肥

3~4 年换根1 次。每0.067 hm2施1.5~2 m3优质腐熟有机肥,耕翻土壤达到30 cm 以上,适当晒垡,然后耙透、耙平、耙实,消灭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提高质量。

3.1.3 科学施肥,合理浇水

每年3 月中旬、9 月中旬各施肥1 次,以冲施生物有机肥为主,如植物动力2003、海藻素等。韭菜需水量大,每隔10 d左右浇1次水,严格控制田间湿度,预防病害发生。

3.1.4 清洁田园,免疫诱抗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病菌积累蔓延。免疫诱抗,收获第1 茬及第2 茬韭菜后7~10 d 各喷施1 次植物诱抗剂,如质量分数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 倍液喷雾。

3.2 物理防治

悬挂黑色粘版,利用韭蛆成虫趋黑性,3 上旬—4 月下旬在韭菜田间悬挂黑色粘板(20 cm×25 cm),粘板下边缘距地面5~20 cm,每0.067 hm2悬挂25~30 块粘板,当表面粘满害虫时,及时更换粘虫板,有效控制田间卵虫量。

3.3 科学用药

3.3.1 韭蛆防控

防治幼虫时间在3 月底—4 月上旬,结合田间浇水,采用二次灌根方法,即灌溉1 遍水,等田间无水后,接着加农药冲施第2 遍,可提高防治效果。农药可选用质量分数为10%虱螨脲悬浮剂13 mL/0.067 hm2、5%氟铃脲乳油15 mL/0.067 hm2或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0 g/0.067 hm2,轮换使用,兼治根蛆。推荐采用“春虫冬治”及“秋虫夏治”科学用药技术,“春虫冬治”技术即每年11 月下旬—12 月初,选用10%虱螨脲悬浮剂、5%氟铃脲乳油或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采用二次灌根法防治,经多次田间试验,21 d 后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能有效减少韭蛆春季基数。“秋虫夏治”技术利用韭蛆怕高温,夏季不繁殖活动少,韭菜夏季养根不收获的规律,于夏初施药,能有效减少秋季韭蛆基数。“春虫冬治”及“秋虫夏治”用药技术,能有效延长用药期与收获期间隔时间。

3.3.2 葱蓟马和潜叶蝇防控

韭菜叶片出现长条状白斑开始或出现虫道开始,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15 mL/0.067 hm2或0.3%印楝素乳油15~20 mL/0.067 hm2均匀喷雾。

3.3.3 病害预防

灰霉病、疫病于发病初期可选24%井冈霉素水剂1 500倍液或1 000×108CFU/g 枯草芽孢杆菌500 倍液或木霉菌预防。疫病于发病初期也可选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 g/0.067 hm2,兑水30 kg 喷雾。需要注意的是杀菌剂一定不要与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僵菌等同时使用,间隔10 d以上为宜。

3.3.4 杂草防除

薹韭播后苗前可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 mL/0.067 hm2,兑水40 kg,均匀喷于地表。苗期可喷施1.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20 mL/0.067 hm2或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50 mL/0.067 hm2。

3.4 专业化统防统治

经多次试验验证,薹韭整建制田块选用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机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效果良好。无人机作业时,飞行速度3~4 m/s,飞行高度1.5 m 左右为宜,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4 结语

通过对露地薹韭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薹韭整个生育期用药次数减少3~5 次,每0.067 hm2节约投入成本大约100元,提高了使用低毒生物农药的比例,降低了病虫抗药性,结束了过去必须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历史,保障了薹韭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同时起到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助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露地乳油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60%敌畏·马乳油对桑螟的防治效果及在桑蚕体内的残毒期探究
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