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见百年风华,坚持立德树人

2021-12-01秦超陕西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9期
关键词:立德教师队伍中国共产党

秦超 (陕西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202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 周年。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 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在惊涛骇浪中奋勇向前的100 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为中国发展保驾护航的100 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一个国家发展奇迹的100 周年;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建党誓言、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100 周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能够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也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教育事业才会逐渐发展并完善,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正确引领教育道路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便一直坚持正确的教育道路,以开放者的姿态,结合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在不断探索与实践摸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教育政策的落地生根。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具备敏锐的视角,摒弃外界干扰因素,立足本国实际,适时提出一些长远性、发展性的教育政策,使中国的教育一直稳步前行。例如,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习近平在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文件,才让中国的教育始终方向明确、有章可循,一步步实现教育质量的综合提升。二是实现学校教育示范领航。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路,紧紧掌握党对学校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主动权。例如,在党中央的正确引领下,要求各学校设立党员学习室,成立学校党支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全面统筹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在“大思政、大德育”的背景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完善教育制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兴”。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为了充分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创新,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并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多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1950 年,进行了第一次课程改革,颁布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为进一步统一教育思想,形成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随后在1952 年、1956 年、1963 年、1978年、1981 年、1988 年陆续对课程、教材进行改革。可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关注、重视并结合时代、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为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2001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文件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制度实现从注重课本知识到注重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转变,教育不再是以单纯地考高分为目标,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创新力和生命力。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坚守教育初心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引领教育发展,坚持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坚守教育初心的体现。回顾新中国刚成立时,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只有11.7 万人。为此,1949 年12 月,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是总结梳理旧教育制度的问题以及要开展新教育,并提出教育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加大对西部内陆地区、落后地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分布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政策也向这些地方予以倾斜,保证适龄儿童顺利入学,努力缩小乡村学校、城市学校的办学差距,保证区域内教育在办学硬件、办学质量等相对均衡,着力提升乡村教育水平,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08 年,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2011 年,中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教师。例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育人本心,矢志不渝,不断探索并总结知识规律,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张桂梅老师,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育人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共产党员教师的大爱情怀。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高度坚守教育初心的前提下,中国教育才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四、中国共产党始终大力建设教师队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引领教育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党始终大力建设教师队伍,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队伍,拓宽教师成长路径。保证教师地位,着力提升教师待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原则。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设立了“特级教师”荣誉层号,各省也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能手”评选方案,凡是获得荣誉的教师,其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审都有一定的优势。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一些惠及教师的政策文件相继颁布:国家要求全国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要着眼于青年教师的群体特点,将先进的青年吸纳进党的队伍等。在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下,各地积极推行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不断改进教师住房、工资发放、职称评定、奖惩制度、减负增效等管理办法,使教师工作逐渐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特别是2020 年,党中央、教育部精准布局,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的优势,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要求各地积极实行线上授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各省网络课程平台、电化教育资源等免费开放,供教师使用,线上教学有序开展,保证教育教学整体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了党在惊涛骇浪前沉稳应对的精神品质。2020 年10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正是党的坚强领导,才让外界环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党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练就教师过硬素质,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共产党风雨走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一名教育人,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精神品质,准确把握教育航向,理解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能接近“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就能逐渐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担。回首往昔,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让教育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动能,取得了众多令人欣喜的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立德教师队伍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