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措施解析
2021-12-01王彩芝
王彩芝
(舞阳县文峰乡政府,河南 舞阳 462400)
河南省舞阳县文峰乡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在科技宣传、科学规划、技术培训、信息传递、调查研究、典型引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多个特色优质品种示范基地,且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农业结构逐年调整。
1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具体措施
1.1 加强试验研究,成功引种新疆葡萄品种
为了使新疆葡萄在文峰乡得以推广,当地负责人多次赴新疆考察,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了新疆葡萄示范园和苗木繁育基地。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对基地进行了缜密规划,包括按照基地面积严格划分区域,按照标准园的要求进行早熟、晚熟不同品种葡萄的栽植,以及规范行间距、株间距等,对不同品种葡萄的物候期、生长特点、结果习性等进行系统观测研究,发现并解决了新疆葡萄品种引种移栽成活率偏低、病虫害发生较重的技术难题,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当地的栽培管理技术[1]。新疆无核白葡萄、马奶子葡萄得以在基地迅速推广,吸引和带动周边乡镇的群众前来观摩和引种,促进了当地果树产业的发展,优化了果树品种结构,为实现葡萄产业优质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示范基地正在申请无公害葡萄认证。
1.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无公害示范基地
文峰乡土地肥沃、水利充沛,但由于当地农民沿袭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方式,土地利用率普遍低下。针对种植分散、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舞阳县委、县政府对文峰乡的特色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及科学规划,重点打造无公害葡萄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绿宝石西瓜基地、无公害食用菌基地等,努力把文峰乡无公害示范基地打造成优良品种选育实验基地和先进技术推广基地,并逐年扩大了技术服务面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1.3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科技示范工作
为了切实发挥优质特色基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推广、示范作用,文峰乡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地生产建设条件。修建道路,打机井,建立葡萄标准示范园、苗木繁育基地等,建设科普培训室,购买科普图书、科普挂图,及照相机、电视机、电脑等。根据生产需要,在示范园内建造了甘薯种薯储藏窑,根据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要求,修建了沼气池,推广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种植模式,并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等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对基地工作人员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一系列基地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有效保障了基地各项生产的开展和各示范项目的顺利进行。
1.4 抓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科技培训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基地在科技培训中的作用,使经过培训的农民获得相应的谋生技能和发家致富的本领。举办农业科普讲座、农业技术培训、发放科普图书手册及科技资料;不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产业协会会员、科技示范户、科技协调员和农民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培训,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助力推动文峰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狠抓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积极组织科普之春、科技下乡、科普大集等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培养基地科技骨干。同时,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基地专业技术队伍。依托各类专家的技术优势,使基地科技水平迅速提升,人才优势得到加强,为基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1.5 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科技转化
文峰乡以合作社模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合作组织的号召下,实现产业化生产,使各个特色基地整齐划一,实现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力,引进新品种及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和配方施肥、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本着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2 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议
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不仅是农业“土专家”“田秀才”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示范、研究、转化、推广的有效载体,又是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科技农民的阵地,更是示范带动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持续增收的辐射源,对普及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1 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基地基础设施
通过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示范功能不断齐全,示范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同时需进一步创新示范基地管理运行机制。依托科技,强化服务,及时解决农户疑难问题。基地针对农户缺乏技术专业知识及实际生产操作经验等情况,实行集中生产、统一技术管理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在品种引进、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基地邀请省市相关农业部门专业人士,结合市场需求,对基地的产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并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进一步解决品种单一、技术落后、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难题,提升基地品位,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2.2 加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特色种植和科普示范”,结合基地实际,在培训基地技术骨干的同时,引进专家教授,吸收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乡土科技人才,建立基地人才库,培养技术骨干,充实技术队伍,壮大技术力量,为基地开展科普示范活动提供人才保障。坚持学习同行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借鉴省内外乡村振兴发展方法,特别是人才振兴的一些举措,促进基地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促使农户生产出最优质的特色产品。
2.3 推广示范抓帮带,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基地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工作,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技术骨干,下村入户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抓好技术推广,积极培养种植大户,辐射带动周边乡镇,通过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采用无公害配套生产技术,尤其是控制氮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使土壤污染明显减轻,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按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走“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模式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精心培育示范亮点,以点带面,相互联动,带动文峰乡农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4 在产后服务上下功夫,解决好产品销售难问题
基地在巩固原有销售渠道和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超对接,物流配送,计划生产,订单生产。建立健全基地会员个人档案制度,实行一户一档一代码,对会员姓名、人口、耕地、种植品种、面积、年产量、品质等,该户种植、管理、农药肥料的使用,参加培训,以及销售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统计记录,并输入基地会员资料数据库,便于随时查阅。实现外销统一分级包装,打造基地自己的品牌。有计划地完成基地产品商标注册,包装基地统一印制会员个人代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根据代码追溯到人。在此基础上,每到收获季节还组织示范户到基地和示范园观摩新品种、新模式,巩固培训效果。基地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实现特色基地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民,并做好产前品种引进、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加工销售全方位服务,推动农民人均年增收。
2.5 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
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与市场有效衔接,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单纯个体生产走向加工延伸和实现特色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连结为一个经营整体,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引导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民相结合,与农民签订协议,实行订单生产,真正实现自主经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基地为农民提供种子、农资、技术、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组织进一步拓展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新型产业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