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防护巡查平台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021-12-01阙金标杨在平

乡村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白蛾监测点巡查

阙金标 王 宽 杨在平

(江苏天亦霖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应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中有害生物的防治,以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智能防护巡查平台软件,可以提高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本文系统分析了利用智能防护巡查平台防治美国白蛾的具体情况,对提高美国白蛾防治技术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2 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监测对象及监测方式

2.1 监测对象

在智能防护巡查平台中,主要的监测对象是美国白蛾。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害虫,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均可造成严重危害,且以虫态的形式随货物或是借助交通工具进行传播[1]。

2.2 监测方式

平台的监测方式对软件的实际应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智能防护巡查平台软件的开发设计中,应加强对监测方式的设计。严密监测是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基础,是及早发现虫情、适时科学防控的前提。本文所分析的智能防护巡查平台分为移动端和管理端,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实时远程监测上报与管控,具有数据采集、查看、统计、对比、分析及图像预览、下载等功能。

3 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的应用功能分析

对于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的应用功能,主要从平台的移动端、管理端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3.1 移动端功能

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移动端功能包括信息采集、导航以及信息互通等。

3.1.1 信息采集功能。利用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APP,实地创建监测点数据信息(包括坐标、小地名等),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平台,经核准后编号,再科学分配定点、定人和任务量。监测人员在抵达监测点半径50 m范围内,系统自动识别坐标后,方可录入数据(包括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诱捕数量、雌雄比例等数据),并通过现拍现传的模式(储存在移动端相册上的照片无法上传),将监测数据及现拍照片上传,以有效避免监测人员弄虚作假。

3.1.2 导航功能。美国白蛾监测工作具有实时性强、作业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利用移动端软件上的地图界面对两个监测点的路径进行规划,能有效避免拥堵、绕路,以最优的路径抵达监测点。

3.1.3 信息互通功能。利用移动端通信技术,可与管理端进行互动,针对现场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在线汇报,并根据管理端的工作要求,科学规范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2]。

3.2 管理端功能

管理端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点管理、数据管理、远程管理等。

3.2.1 监测点管理功能。根据监测人员的任务区域,可在线实时浏览监测点信息(绿色:无异常,红色:发现虫害,黑色:诱捕器丢失,灰色:未监测),也可在线实时浏览监测人员行走路径。

3.2.2 日常数据管理功能。利用移动端,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存储,再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每日成虫羽化情况调查记录表”等记录,实现在线预览、下载及历史查询等功能。

3.2.3 阶段性数据管理功能。服务器以所选择的区域为基础,选择监测时间段,对采集上传的美国白蛾每个世代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提供阶段性管理数据,以及图表形式呈现的美国白蛾阶段性羽化峰值。

3.2.4 远程管理功能。规范化实施美国白蛾监测数据采集,是监测工作的重点之一。监测人员要详细了解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等信息,对美国白蛾要做到精准识别,并能区分雌雄成虫,熟悉掌握现场处理方法。管理端以“资讯”“知识库”两种模块向监测人员展示美国白蛾相关信息。监测人员可通过集中培训及后期的自主巩固消化,掌握以上知识,并以管理端实时在线核实校对上传数据,精准有效实施远程管理。与此同时,管理端可对监测人员的智能手机电量进行管理,有效避免监测人员因移动端异常致使数据监测不全。

在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的管理端中,通常还包括监测点(测报点)管理功能。管理端根据移动端上传的监测点(测报点)信息,由管理端进行编号并对任务量进行计算,设置监测人员信息,根据监测路径、监测点数量进行合理分工,及时优化更新监测点(测报点)信息,确保数据采集便捷、高效[3]。

3.3 智能防护功能

云端计算机针对监测点采集到的虫害情况(≥2次),对采集数据及现场照片进行分析,自动将该区域划分为幼虫监测标准样地及越冬代(越冬蛹)监测调查样点,为下一代害虫发生趋势分析报告提供有效依据,最终体现美国白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期闭环监测的完整性,形成全年美国白蛾监测数据台账资料。

上述所分析的几个功能都是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管理端的主要功能,也是决定智能防护巡查平台综合应用性能的关键。

4 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防护巡查平台对防治有害生物——美国白蛾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分别以南京市主城四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南京市栖霞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南京市六合区美国白蛾监测项目等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4.1 南京市主城四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

在南京市主城四区(建邺区、秦淮区、鼓楼区、玄武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中,共设置400个监测点,全面完成2019年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第一代成虫、第二代成虫的监测任务,自动汇总数据,并找出了成虫期各世代羽化高峰。在该服务项目中,根据对应世代羽化峰值计算出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第二代幼虫、第三代幼虫的发生地以及数量,通过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提升智能化测报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该项目还利用电子化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为美国白蛾疫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2 南京市栖霞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

在南京市栖霞区美国白蛾监测服务项目中,共设30个监测点,完成2019 年美国白蛾第一代成虫、第二代成虫监测任务和数据自动汇总工作,找出了成虫期各世代羽化高峰,并根据对应世代羽化峰值计算出了美国白蛾第二代幼虫、第三代幼虫的发生地、发生数量。在该案例中,也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保证所得到的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4.3 南京市六合区美国白蛾监测项目

在南京市六合区美国白蛾监测项目中,共设置30 个监测点,完成了2019年美国白蛾第一代成虫、第二代成虫监测任务和数据自动汇总工作,找出了成虫期各世代羽化高峰,并根据对应世代羽化峰值计算美国白蛾第二代幼虫、第三代幼虫的发生地、发生数量。在该案例中,也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提升智能化测报水平,同时利用电子化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提高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

总体来看,利用该智能防护巡查软件,可以对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5 结论

有害生物对于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本文以美国白蛾的防治为例,介绍了信息化智能防护巡查平台软件的功能和实际应用效果,可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加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白蛾监测点巡查
美国白蛾在意杨上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浅析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美国白蛾监测及防治技术的应用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
美国白蛾与周氏啮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