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文化建设的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

2021-12-01滕秀月满凤磊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榜样建设文化

滕秀月,满凤磊

(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2.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榜样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将凡人善事、平民英雄等道德楷模所蕴含的品格、美德作为价值目标来追求、弘扬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样态[1]。榜样文化中包含着榜样行为所展现出来的美好品德和道德风尚,能够使他人受到熏陶和感染,在生活中将这种精神转变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而是能在思想上对人们进行引导和示范的一种文化。榜样文化在全社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文明风尚的塑造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榜样文化作为一定时代的产物,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2]因此,必须加大对榜样以及榜样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积极学习、践行和发扬榜样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

一、历史嬗变:榜样文化建设的要素变化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榜样形象、榜样树立方式和榜样宣传工具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榜样形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价值导向强调人的思想觉悟而较少关注人的物质需要,讲究奉献精神而较少关注回报,这一时期的榜样给人们一种舍生取义、尽善尽美、清而又清的单一印象。单一的榜样形象要求他们必须精通并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事,却使他们有时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社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真正向他们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发展到了新阶段,榜样形象渐渐发生变化,开始出现追求知识、敢于创新、重视技术等多元化的榜样形象。科学家于敏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启发广大青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企业家鲁冠球靠自身的勇气对企业承包进行改革;改革先锋谢高华第一个提出用“兴商建县”的战略来发展经济。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3]新时代呼唤新的榜样,新时代产生新的榜样。在我国榜样文化建设中,众多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生价值,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相结合,原来单一的榜样形象转变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榜样形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白衣天使、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也成为人们所赞美的对象。他们在工作中创造的成绩成为时代的印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诠释了新时代的榜样形象。无论贡献多少、能力大小,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砥砺前行的榜样人物都是新时代的榜样模型。

(二)榜样树立方式的改变

榜样的树立通常指发现、评比和扶植榜样的整个过程,是榜样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树立人们身边的榜样,促使社会大众向榜样学习,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将榜样精神发扬光大,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新中国成立时,榜样的选择和树立往往由党政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包括提名表扬、设定奖项、进行评选、广泛宣传等内容。由党政部门进行考察,再对通过考察的榜样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从而激发社会大众学习榜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榜样凭借党政部门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和遴选机制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榜样的树立逐渐打破自上而下的遴选模式,更多地强调民众的参与,越来越多的榜样经基层民主推选产生,因而更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和价值追求。从党政部门主导的榜样人物遴选到基层民主推选,意味着我国的榜样塑造方式实现了“从制度主体到非制度主体再到个体行动者”[4]的转变。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步伐,出现了许多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先进典型。当下,群众推选、网络推选和他人推荐等方式发展成为树立榜样的新途径,要在以传统的党政部门主导、新闻舆论配合的榜样选择和树立方式为主的同时,积极发挥互联网、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选评活动的重要作用,使民众的认可升级为官方认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榜样树立方式已经发展为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相结合的新模式。

(三)榜样宣传工具的发展

榜样教育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榜样的选择和树立不仅能使榜样人物进一步完善自己,而且能引导人们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化榜样精神为实际行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榜样人物的宣传主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和纸质媒介的文字表达。通过榜样人物报告会、演讲会,以及报纸、杂志、戏剧等形式,让更多人认识榜样人物、了解榜样事迹、感悟榜样精神。人们借助官方媒体获取信息,榜样精神借助官方媒体得到宣扬,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然而由于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和影响力有限。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逐步兴起,并被运用到宣传中。广播、电视等媒介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视听感受,加深了人们对榜样人物的印象和对榜样精神的领悟,在便捷的信息宣传中推动榜样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数字网络为媒介的时代已然到来,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在榜样行为及其精神的宣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明传承榜样、孝亲敬老榜样、勤俭节约榜样、明礼诚信榜样、友善仁爱榜样、仁勇持恒榜样、求知善读榜样等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宣传,不仅扩大了榜样文化的影响范围,加快了榜样人物事迹的传播速度,同时依靠互联网中声音、影像的多元素展现,榜样人物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兴媒体在榜样精神的宣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微信、微博、抖音的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怀念榜样人物,颂扬榜样精神的节目直抵人心。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不仅为榜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生态环境,而且也为人们的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创造了更有效的路径选择。人们一方面可以参与榜样人物信息的采集和榜样精神的宣传,另一方面在接收信息时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榜样文化有了新的特质。传统宣传工具和新型宣传工具相互交融,推动榜样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进入全新的融媒体时代。

二、价值意蕴:榜样文化建设何以必要

榜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道德实践的楷模,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可以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5]。榜样文化建设的价值就体现在通过榜样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

随着各种宣传工具的出现,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并感受到榜样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对榜样人物的宣传和榜样精神的弘扬,出发点并不只是希望人们简单地效仿其人其事,真正的意图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受到榜样人物的积极影响,人们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生活追求和精神境界都有所提高,要充分发挥榜样文化促进社会大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将集体意识转化并落实为正确的行动。榜样符号既是新闻符号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榜样文化的表达符号,“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符号”[6]。从这个意义上说,榜样文化的传播“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特质的精神符号传播”[6]。榜样文化作为集体文化的代表,将日常生活中一个个榜样人物所展现的精神总结升华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从事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应对复杂的困难和挑战。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息息相关,不仅能使社会成员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能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营造社会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有传播正能量的榜样人物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确的指引。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往往通过洞察、效仿优秀人物而习得。榜样文化能够使人们受到精神层面的触动,进而影响到思想和行动,推动人们自觉模仿先进典型人物的行为,向上向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7]树立让人们效仿的榜样,能够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文明风尚。

三、经验启示:如何促进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与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文化建设的历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榜样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新发展。

(一)加强对榜样文化的宣传,增强人们对榜样文化的认同

1.要促使社会大众由信息的客观接收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榜样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借助榜样的影响,使社会成员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将观念落实于行动。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往往被视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要实现社会大众由客体向主体转变,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和交流,通过互动增强人们对榜样文化的认同。首先,要让人民群众成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在选择和树立榜样时,候选对象是否合适关系到榜样能否胜任其角色,选择主体的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榜样的可信度,而且是人们认可主流价值观的有力证明。要让看似遥不可及的榜样人物客观真实地从社会大众所熟知的先进性代表中产生,这样能使榜样行为所反映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内心的行为准则,有助于人们主动将思想转化为行动,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人们对榜样的认同和效仿为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失信失德问题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把握榜样文化与宣传工具之间的密切联系。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助推人民群众逐渐成为选择和树立榜样的主体。社会大众不仅可以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人物,而且由于榜样人物来自民间,更契合生活实际,从而避免榜样人物形象固化,有助于实现榜样文化大众化和化大众。再次,促使榜样教育主体的转向。榜样教育主体转向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促进其主动接受榜样教育,经常反思自身,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积极效仿榜样行为。

2.榜样形象刻画既要符合艺术审美标准,也要贴合生活。过去在树立榜样时会突出榜样人物的完美无缺以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尺度单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8]一方面,我们在刻画榜样时常常用美来表达追求,这里的美体现的是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体现的是高尚的思想、素质、行为,如“最美女教师”就是用美来体现一名女教师的高尚品行。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积极促使社会成员提高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用审美的眼光审视身边人身边事,发掘自己身边的榜样。另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要共同推动榜样形象和榜样类型与时俱进,既要看到榜样和榜样之间的不同,也要将榜样与社会大众的不同要求相结合,力求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要努力使榜样贴近实际、贴近大众,使其形象不再单一和遥不可及。要努力使社会大众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和精神达成共识,进而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和贴合生活的要求。榜样形象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随着社会发展进行相应的榜样文化建设与创新,从而将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生动展现出来。

3.发挥偶像的重要作用,丰富榜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偶像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青少年通过效仿偶像的行为,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寻求自身更高价值的实现。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部分青少年对偶像存在认知偏差,误将偶像展现出来的形象定格于较高的位置,盲目地认为他们无所不能,从而导致其对偶像的过度信赖甚至采取错误的行为,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影响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新时代我国青少年肩负时代使命,要充分发挥偶像的积极作用,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引导青少年克服盲从心理,理性对待偶像,将对偶像的推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充分利用偶像蕴含的正能量,将优秀的偶像打造为值得青少年尊崇的榜样;三是充分发挥优秀的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进一步丰富榜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二)建设丰富多样的榜样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榜样文化物态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建造榜样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榜样文化物态环境有助于推动榜样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榜样文化设施,促进群众对榜样人物的学习并进一步感受榜样文化,在全社会积极塑造学习榜样和关心爱护榜样的社会氛围。在古代,对忠义之士往往是进行相应的奖赏和建碑立传,将有重大贡献的人写入史书。这些榜样文化设施凭借其严肃的造型、独特的风格、精密的质地展现了榜样的优秀品质,可以激发人们的崇敬之心。随着时代更迭和社会变迁,一部分文化设施被自然或人为破坏,要加大保护和维护力度,不断提高维修的技术水平,形成相应文化设施的构造、维修、恢复等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随着新的榜样文化人物被选择和树立起来,要积极建设新的榜样文化设施。这不仅有利于榜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宜昌市“宜昌好人”主题广场、合肥市劳模主题公园、栾城县“双百”人物纪念园、保山市杨善洲纪念馆等榜样文化场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榜样文化设施的新样态,形成了良好的榜样文化物态环境,使社会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文化的积极影响,在崇敬和参观学习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三)健全榜样文化建设制度,加强榜样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引导着人们将思想观念外化为实践活动。榜样文化建设制度是包括榜样选择和树立、榜样宣传和榜样优抚在内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榜样人物的发掘、认定、推广等有序开展,维护榜样个体自身权益的重要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榜样文化建设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的健全、完善。

1.形成公正的榜样遴选制度规范。榜样遴选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入选者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党政部门应依据宪法和法律,健全完善榜样人物的选择和树立的标准、过程、方法、结果公布等相关制度规定,形成具有公信力的制度规范,推选出真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榜样人物。

2.加强对榜样文化宣传渠道的监管。榜样树立以后,更重要的是通过榜样精神的宣传使社会大众受到感染。要高效宣传榜样精神并提高榜样人物的吸引力,需要加大对榜样文化宣传渠道的监管力度,采用合理的宣传方法和手段,以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整合优势提高榜样文化宣传的效率。同时,对榜样人物表彰形式和榜样精神传播渠道的管理与运行必须规范,从而为榜样文化的构建和发扬提供有力的保障,以更加系统、科学、规范的方式加强对榜样文化宣传渠道的监管。

3.建立体系完整的榜样人物优抚机制。榜样人物来自现实生活,不仅是具有优良品格和崇高精神的“观念存在”,而且还是现实的“社会存在”。这就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榜样文化制度,加大对榜样人物的支持、奖励和保护力度,注意落实他们的合理要求,形成好人一生平安、善待榜样人物的社会风气。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每一个平凡的人所做的不平凡的事给予积极肯定,促使每一位榜样人物得到人们的认可。要建立体系完整的榜样人物优抚机制,使作为榜样的先进典型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得到慰藉和激励,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努力追榜样、学榜样的风气,推进榜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榜样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