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1-12-01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中心

营销界 2021年37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集团公司资产

李 力(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中心)

在重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应对机制不健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企业不仅损害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工人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导致企业和社会的不稳定。如何保证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审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类

(一)决策失误

决策失误是指不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缺乏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盲目决策,以及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资产损失。例如,由于在设备采购的早期阶段缺乏合理的理由而导致未使用的项目失败或设备损失,不加区分的外国投资导致欺诈性投资,未经授权的外部借款或外部担保导致无法收回本金等。最终,这些都会给国有企业造成负担,并造成损失。

(二)管理不善

上市公司资产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和混乱会导致资产损失。例如,不适当的管理和使用会导致设备和其他资产的损坏,糟糕的计划会导致过度采购或延迟产生,货物和设备的处理价格过低,系统不完整和管理不善。长期的欠款和坏账给公司带来了隐性的财务风险。由于未能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2],公司的无形资产被他人免费占用。重要岗位位置过于集中,没有任何限制和权力的制约,导致滥用权力和资产。

(三)外部环境影响

一些市镇存在着欺诈和非法活动,侵吞公司财产,破坏商业运作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在打击窃取国有公司财产从而造成公司损失的非法和犯罪活动方面打击不力,没有造成理想的效果。

■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形式

(一)钱物流失

一是国有企业投资的第三工业和集体企业,从国有企业借款,长期无偿占用,长期的无偿借款而无计算利息,有些甚至有增无减。二是拥有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可以通过经营,第二产业或集体企业进行多样化,而无须支付租赁或占用费。时间一长,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都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第三,一些国有企业不处理自身投资兴办的产业,不记录对债权人的长期投资的账户,使长期投资成为无投资收益的债务账户,用于购买设备或建立外部企业以进行资金的体外流通。

(二)资产隐形流失

一些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但不及时处理,这使国有企业的债权人拥有很长时间的账目,而债务人仅名义上存在,成为呆滞账户。

(三)低估投资价值

一些国有企业参与合资经营或股份制改造,国有资产尚未经过具有法律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国有资产的账面净值低于公司账面净值,投资国有资产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3]。

■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一)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监管机构不断变化,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各种法律法规,制约机制不足。

(二)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管理不合法、不规范。企业没有正确核算投资和对债权人的长期投资,这导致了政府收入的直接损失。由于企业内控制度不严,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监管不严,致使资产出现积压。

(三)转换经营机制认识不清

一些国有公司对转换管理机制没有清晰的了解。有人认为,转换机制涉及私有制,将国有企业的财产分配给个人,倾向于个人利益,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

(四)资产评估不规范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公司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公司评估体系不完善,决策缺乏民主、包容性和科学性,甚至一些经营者在评估资产时也只是出于自己的利益。不按照市场标准进行估值,不仅缺乏估值的合理性和全面性,还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给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治措施

(一)改善管理体制

(1)忠实执行各项国有资产管理指导方针和政策,纠正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严格分权划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整合责任、权力和利益。

(2)按照《公司法》,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制衡制度。

(3)完善激励机制,将经营者的业务绩效与薪资和工作晋升相结合,并定期评估经营情况,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与长期和短期利润挂钩。

(二)加强对经营者的管理与监督

(1)加强对经营者选拔任用的监督。有必要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和人才选拔机制,通过组织和选拔与人才市场竞争相结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分配,确保具有能力和德才兼备的优秀诚信人才担任管理职务。

(2)加强对经营者的管理和监督,强化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规范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评估流程,完善评估方法,建立和完善对操作员进行监督管理的支持体系,以限制操作员的行为。

(3)加强公司管理基础业务,忠实从事财产鉴定和财产调查工作,善于界定产权和资产重估。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有产权登记制度。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集团公司需要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各种管理制度,特别是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由于现有的国有资产系统不仅可以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部署,而且可以为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因此企业在执行工作时必须拥有全面,可靠和可信的数据。当集团公司投资项目时,首先要做出良好的评估和决策,同时在相关市场上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可靠、全面,避免盲目投资,并且及时了解市场趋势,防止投资项目与市场接触,确保投资项目与市场发展保持一致,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无效或经常性投资,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

(四)规范内控体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在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时,公司可以考虑以下方面:集团公司必须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裁,特别是从投入到国有资产产出的全过程必须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国有资产的损失。二是集团公司要加强财务监督。在管理和行政工作中,财务账目必须真实,可靠和全面,以使财务人员能够遵守相关规定。集团公司负责选择专业财务人员来监督首席财务官的财务活动,并负责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并进行风险检查。对子企业的管理者采用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时,要确保科学,公平的评价。

(五)建立资产评估制度

集团公司必须根据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资产评估体系,积极发挥审计和监督员的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各项任务的顺利执行和有效控制损失。根据国家财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的违反规定的投资责任措施,对于侵吞国有财产或者造成公司的自有资产国家损失的人,必须严肃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在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进行改革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情况下,有必要弄清产权交易的主体、范围和个人,并加强监督。

(六)落实会计监管体系

由于会计制度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会计制度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监督制度,把集团公司的企业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企业会计监督方面,不仅要加强人员培训,还要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共资产不流失;在社会监督方面,要让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应的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在政府监督方面,要明确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包括公共资产增值保值部门和会计审计部门。政府应明确不同监督部门的职责,包括公共资产增值部门和会计审计部门[4],以确保其工作的一致性。

■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逐渐流失的风险日益暴露,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评估不当,公司治理不完善,公司管理决策制定不够合理,同时管理决策和企业内部会计体系的不契合,都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国有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规范企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同时积极推进会计监督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并增加了其价值,并为国家及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集团公司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