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研究
——以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

2021-12-01曹致浩

山西青年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专用发票

曹致浩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有助于社会发展的职业型人才,近年来各大院校将改革重点集中在了教学制度改革上。从当前职业院校整体教学改革情况看,在“1+X”制度下开展实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式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够具备多种职业技能,为学生日后真正步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教学实效性。

一、“1+X”证书制度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模式便是“学历证书+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会计专业为例,在“1+X”证书制度落实下,可以有效推动职业院校完成“三维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对职业院校向现代化改革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借助了“1+X”制度为背景,以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为方向,在完善学历证书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可以扎实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具备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择业、就业、创业,这对会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样也可以缓解就业矛盾,为职业类院校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当前强调的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制度下,职业类院校实施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与评价模式方面的改革。

二、“1+X”证书制度下会计信息化课程“课证融合”的教学设计

为有效分析“课证融合”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采购业务开票》会计信息化教学为例,并结合新道业财一体化应用证书平台,设计了整体教学改革过程。这部分内容涉及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内容,在会计实务中,采购业务是常见业务,在“1+X”证书技能考核中,此部分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对此,通过对课程标准和证书标准的融合,在课程中融合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并借助仿真系统,引导学生模拟采购环节开票的业财一体化处理过程。这一设计思路,有效促使会计教学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读单据信息,与此同时,也更好地提升了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借助社会财税热点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业务流程,形成自主了解新政策、新准则的意识,并全面提升掌握能力[2]。

在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对此,本文主要设置了几个环节,包含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任务。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又进行了细致的划分,通过课前导入、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延伸拓展四个环节,全过程、细致地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提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实践操作性。与此同时,教师使用了“超星学习通”“1+X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并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手法,比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探究讨论法、启发引导法、案例分析法、仿真平台模拟法等。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有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进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发展[3]。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课证融合”教学实践过程

(一)课前准备

会计专业教师将事先准备出来的学习资源发布到“超星学习通”中,其中包含了教学课件、案例资料等内容,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自主预习,并根据预习内容借助网络确定采购业务流程,查阅最新颁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政策,了解相关内容,为课堂上关于新政的解析做好提前准备工作。而专业教师也需要提前进行账套操作,这一操作主要通过“1+X”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完成,做好基础工作可以为课堂上采购业务开票实操演示做好准备,避免因为操作不顺畅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效果[4]。

(二)课中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良好的教学导入可以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好相关资源。比如,可以引入微视频,播放“购买商品不开发票”实际案例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思考视频内容,而后引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专用发票中三个联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不同。最后,教师讲解概念以及作用,促使学生初步形成专票认知[5]。

2.理论讲授

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业财一体化应用证书平台中,饮料制造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案例,而后构建企业实际开票情景,并通过平台的真实单据,借助实物向学生逐步演示出专用发票票面主要内容,并按照每一栏的内容详细解读具体的填写要求。

3.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主要依托“1+X”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开票系统界面与企业实务基本相同,采用此种信息化手段,有助帮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操作[6]。

教师先演示票据开具详细步骤,涉及发票号、客户选择、数量、单价等内容,而后让学生模仿操作。当学生出现操作错误时,教师可以借此为例,直接讲解如何作废发票,帮助学生详细体会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理解会计实务的不可逆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严谨性,提升其职业素养,树立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7]。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程中利用课堂片段,不断引入证书考核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会计职业知识,提升证书考试通过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延伸拓展

延伸拓展是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教师需要根据上述实操任务,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比如任务中的业务发生时间?不同时间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后让学生结合网络资料,选择最新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免税、税率改革两个新政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扩展学生知识视野。

(三)课后布置任务

在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完成“1+X”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采购业务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题目,而教师可以通过在平台上的成绩监测,掌握学生完成情况,并利用学习通中的线上讨论功能,在线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导学生关注一些共性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四、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反思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计

基于“1+X”制度下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具体专业人才需求,整合、开发教材,丰富学习资源,建设考核站点,积极与行业、企业真实岗位挂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线会计专业教师需要结合根据相关X证书考核的相关要求,融入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中,调整理论实践课比例,充分发挥出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借助有效的企业真实案例,提高会计专业教学实效性[8]。

(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在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能够有效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会计职业成长规律,重新帮助学生构建实践行为,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全面整合人文素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职业素质等等。促使会计教学各个环节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信息化手段与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平台结合下,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这与行业需求的人才相适应。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为达到使用“1+X”平台使用要求,会计专业的师资需要参与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正确、全面的理解“1+X”证书制度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意义,革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升职业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与校企合作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积极拓展会计教学新资源,完善课程建设,加强教师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实践能力。

(四)促进教考分离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修订,将X证书考试同学业考试结合,利用证书考核替代期末考试,提高课程要求,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考分离,同时加快X证书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落地实施。

综上所述,基于“1+X”证书制度之下的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强调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根据职业考证内容合理设计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教学内容。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正是有效迎合了社会人才需求,符合行业和企业用人要求,对推动会计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专用发票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涉及增值税发票的犯罪行为解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政策法理依据和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