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史诗巨制 全景致敬历史
——电影《长津湖》观后

2021-12-01钱国宏

支部建设 2021年28期
关键词:长津湖志愿军战士

○ 钱国宏

近一段时间,抗美援朝故事片《长津湖》在全国上映。影片以史诗手法,展示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貌,是向世界顶级战争题材献礼的一部影片,更是一部向志愿军先烈致敬之作。

影片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环境下,志愿军第9 兵团赴朝作战,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海陆空全方位美军展开殊死对决,最终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该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看罢《长津湖》,我觉得该片实现了五大突破——

场面恢宏:艺术表现实现了新突破

影片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深度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的宏阔景观。无论是展现美军仁川登陆的海陆空立体攻击宏大场面,还是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的钢铁洪流;无论是我军隐蔽于崇山峻岭中的悄无声息,还是美军飞机集群轰炸我军阵地的铺天盖地;无论是美军兵败如山倒、狼狈撤出兴南港,还是我军从四面八方冲下山去、消灭美“北极熊团”的神兵突降……交战双方将领轮番登场,两军阵仗尽展无遗。美军装备之强大,我军斗志之昂扬,战斗场面之惨烈,均通过这些宏大的场面呈现给观众,视野开阔恢弘,主题深沉厚重。同时,志愿军经典的“三三制”战术设计,利用地形分散兵力、夜战行军歼敌等独特打法,也通过大场景展现出来。可以说,《长津湖》无论是在气势上、技术上和表现力上,不但胜于好莱坞大片,而且还开创了国内战争影片的宏阔表现之先河!

小口大题:叙事方式实现了新突破

电影全景式再现了抗美援朝中长津湖这一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表现手法独具特色:没有沿用以往大多数战争片的大场面为主、群像式的表现战争手法,而是从伍家的“家长里短”为切口来表现战争。伍千里带着哥哥的骨灰回家,给父母磕头“认罪”——没有照顾好哥哥伍百里;弟弟伍万里顽劣倔强,闹着要去当兵;伍千里和父母一起谋划弃船上岸过“屋檐下有5 个燕子窝”的安定生活……接地气的场景和元素切入,使影片宏大的主题有了“家国”的根基。家是最好的国,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同时,伍千里磕头时滴在船板上的大滴泪水和憧憬中的伍氏新家,从影片一开始,就成为观众的牵挂。

鲜活可亲:人物塑造实现了新突破

影片紧紧把握历史基调,以宏观的历史维度与丰富的知识储备,将人物的刻画及情感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是影片的灵魂。影片不仅全景展现了七连这个英雄群体,还用精准的画面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如骁勇善战的连长伍千里、调皮蛋成长为老兵的伍万里、敦厚老实的炮排排长雷公、内心散发快乐的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目光永远像在瞄准的七连神枪手平河……他们平时嬉戏打闹,但关键时刻却焕发出钢铁般的信仰和意志。七连老连长一句“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可谓是志愿军群体的真实写照!炮排排长雷公是一位超期服役的老兵,他把七连战士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扮演着“老爹”的角色。当他开着吉普车载着燃烧弹,冒着密集的炮弹冲进美军阵营时,瞬间便触疼了观众的泪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一群性格各异的人物来自于百姓,因此便拥有了鲜活可亲的特点。战场外他们是爱弟如子的哥哥,是心念父母的儿子,是互相照应的兄弟,战场上则变成了意志如钢、坚不可摧的战士,打不垮的钢铁脊梁!同时,这些人物的表现,也烘托了主题:这场战争是怎么打的?是怎样胜的?

精雕细琢:细节呈现实现了新突破

古语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影片既有宏大的场面表现,又有细节的微观呈现。这些散落的细节,像一粒粒珍珠将影片映衬得熠熠闪光。志愿军战士在飞驰的火车上看见了巨龙般蜿蜒不绝的万里长城。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宏伟主题,也给奔赴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包括亿万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泱泱中华,锦绣河山,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伍千里的小本子上写满了七连战士的名字和编号,七连满编150 人,伍万里却是第677 名——观众瞬间从这一细节中感悟到:番号不灭,部队永续,军魂传承!雷公牺牲后,连长伍千里用红笔勾去本子上编号17 的“雷爹”,相信所有观众都会在这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梅生帮已经牺牲的雷公认真地系好鞋带这个小细节,不仅表现了梅生细腻周全的个性,更彰显了战友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伍千里吹的哨子是江南渔民用的鱼鹰哨,它既是七连独有的集结哨,更是代表了家乡。这个细节很好地表现了“家与国密不可分”的情结。冰冷的土豆在战士们手中传来传去,这一细节的描画,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之间的生死情谊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到国内后,毛主席一个人冒着风雪在庭院里不停地走动。这个细节没有台词,却有千钧之力!影片中还刻画了众多战场上真实的细节: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拿着空枪往前冲;坦克下被碾压的战士让战友朝自己身边的炸药包开枪……每个镜头、每处细节,都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真实惨烈,产生了“一景千钧”的视觉震撼。

“杨根思连”1950 年10 月赴朝参战,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军威国威。1951 年12 月,志愿军总部决定把该连以“杨根思连”命名。图为授旗现场。

交融叠现:动作展现实现了新突破

影片在展现战争场面时,既有飞机、大炮、舰队、坦克等战争元素组成的立体火力网,又融进了近距离的枪战、肉搏战的特写,大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小场面彰显了战士们的英勇。茅屋里的近身肉搏战,直接把战场上的生死展现在观众面前,营造出的紧张感让观众对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情怀肃然起敬!冷石滩的飞机扫射,伍万里脸上溅到的战友血肉;面对哥哥与敌相搏,伍万里克服恐惧而最终扣动了扳机,都为缜密的故事结构增添了浓墨重彩。美军无一败仗记录的“王牌军”——海军陆战队第1 师,面对呈战斗队形和姿势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们,美军指挥官不由得向“冰雕连”敬了一个军礼!总之,影片中全景与分景的交融叠现,不仅实现了战争电影的创新,更让观众体验到了心灵的震撼和血肉的疼痛。

《长津湖》作为一部气势磅礴、厚重激情、震撼人心、难得一见的大作,它开启了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的新突破,是中国战争片新的里程碑。它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强烈史诗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大片气象和史诗品格,是书写正史、歌颂正义、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战争力作!

猜你喜欢

长津湖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至贞碧血沃青松——电影《长津湖》观后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鸡蛋战士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