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30黄晨旭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绘本传统文化

黄晨旭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随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口号的提出,社会愈加要求在绘本等课程教学中融合渗透中华民族地方性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本研究基于金华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立足儿童教育绘本教学实践,科学建构金华传统文化与儿童绘本教育的理论联系,调研分析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宏观构思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顶层设计,为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实现更好的应用提出了完善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绘本;儿童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7-0131-03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传承、保护及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部门也非常关注应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绘本作为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非常符合儿童的学习需求及身心发展特点,对创新儿童教育的教学形式、丰富儿童教育的教学资源、拓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提高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金华传统文化与绘本的概念内涵

传统文化是随着文明演化而汇集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1]。传统文化的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文化实体,也可以是文化意识。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自然精神、会通精神[2]。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有着多样化的类型。所谓金华传统文化,主要以浦江乱弹、金华婺剧类传统戏剧,卢宅建筑技艺、古村落营造技艺类传统技艺,兰溪摊簧、义乌道情类曲艺,浦江迎会、赶茶场类民俗,东阳木雕、浦江剪纸类传统美术等非遗文化为核心,结合了民间特色多元文化,具有广泛的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

所谓绘本,通常是针对儿童所设计的图文书籍,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一方面是因为儿童自身比较喜欢结合图画来理解文字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绘本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多数儿童也容易接受。绘本是儿童的重要阅读材料,有助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3],内容本身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人文故事、民族技艺、美术舞蹈等。

(二)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方面,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应用绘本素材逐渐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开发利用线上线下的文化资源来充实儿童绘本的素材,更多的学校开始完善开发设计儿童绘本的软硬件条件。随着党和国家对传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随着金華传统文化资源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随着儿童教育绘本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在儿童绘本教育中融合渗透金华文化传承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金华本地具有众多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开发设计优秀的儿童绘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使得基于金华传统文化开展儿童绘本教育教学活动有了可能。互联网、云平台、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金华传统文化、设计儿童绘本和开展绘本教学等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实证现状

(一)金华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近年来,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政策指引和方案指导,金华等地方政府更是通过申报非遗文化保护、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宣传推广文创产品等措施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推广,地方民众也对金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但是,金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总体情况仍不够理想,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戏剧类、美术类、技艺类等不同类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水平参差不齐,同一类型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方面差异较大,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或是很少有人从事相关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二)儿童绘本教育教学现状

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发现,金华不同地区学校对开展儿童绘本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认识程度、支持保障水平、学术教研效率等都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城市与乡村地区学校之间开展儿童绘本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明显不同,部分偏远地区乡村学校甚至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部分儿童自身对绘本的认知度不够高,存在着不配合教师开展绘本教育的状况。儿童绘本也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缺乏设计感”等问题[4]。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化、体系化、权威化的针对儿童教育的绘本教材,绘本教育很多时候都依赖于个别教师的自我创新,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绘本设计开发流程、原则、办法、模式,使得部分教师参与设计开发绘本的意愿落空,非常不利于进一步创新完善儿童绘本的主题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

三、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顶层设计

(一)开发利用金华传统文化

金华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或多或少具有历史文化的依据性,地方文学作品也是儿童绘本题材的主要来源。但并非所有金华传统文化题材都适宜转变为儿童绘本故事,因此,筛选、整合、提炼题材内容十分重要。

根据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的儿童绘本情况来看,绘本的题材内容应具备积极向上的主人公形象特征。因为人物是推动绘本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正面的主人公形象能对阅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例如金华民间传说故事《金华佛手》中,主人公小顺子为治疗母亲顽疾求金果的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孝顺、勇敢、聪慧的主人公形象,儿童在阅读时既受到角色性格特征的影响,还了解了本地物产丰富背后的故事,真正发挥了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

此外,选材还需考虑儿童年龄划分,结构简单、内容通俗易懂、具有金华传统文化色彩的原创绘本故事更适合低年龄段儿童。因为低年龄段儿童的文字阅读能力有限,看图理解故事内容是他们阅读的主要方式,绘本中的场景、构图、色彩、角色都需要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对于金华传统文化题材的原创故事而言,金华婺剧、金华灯会、春秋社戏、黄初平传说等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内容必不可少,绘本设计时可将金华本地服饰、饮食、建筑、娱乐活动融入其中,丰富绘本艺术创作的文化源。

(二)探索设计儿童绘本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这就为设计开发基于金华传统文化的儿童绘本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儿童绘本教育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具体而言,设计开发儿童绘本,需要明确基本流程:一是确定儿童绘本设计定位,突出传承保护金华传统文化的意义,确认儿童绘本教育的教学任务,即为提高儿童对于金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培育儿童的科学文化综合素养;二是明确儿童绘本设计原则,即为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培育儿童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为方向,以金华非遗文化为主体设计开发内容新颖、特色突出的儿童绘本;三是筛选儿童绘本教学资源,选择金华本地一些相对通俗易懂、直观明了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素材,根据儿童的年龄大小、认知程度设计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绘本,便于满足不同儿童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四是整合儿童绘本课程教材,将筛选的图片、文字等素材进行编辑整理,配合一些视频、音频讲解资料,为开展绘本教育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五是完善儿童绘本教学内容,在儿童教育实践中应用蕴含金华传统文化的绘本,通过不断地观察、反馈来优化调整绘本内容和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儿童绘本教育的优势,切实提高儿童对于金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水平。

四、基于绘本的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绘本教学内容,稳定应用前提

当前展现地方文化的儿童绘本故事,文字内容只是故事大纲或梗概,教师若只是单纯朗读绘本故事中的文字则缺乏感染力。教师在儿童教育前应对绘本故事内容进行梳理,讲读应结合儿童年龄认知特点,尽量使用生动、口头的语言。梳理过程也是对绘本内容的补充、对故事逻辑的再还原,特别是图文结合中存在的跳跃、省略、不连贯等问题都能通过梳理得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还能破译故事线索与文化符号。绘本故事的情绪氛围也应成为儿童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可提前对绘本故事背景进行分析,将这些文化信息内化到阅读教学之中,顺利将故事内容过渡到文化内容解说。教师还需要根据故事类型确定叙述风格,比如民间故事转化的绘本故事可通过口头渲染故事内容,让孩子们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二)创新绘本教学形式,优化应用过程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应延伸线上阅讀资源,丰富音频诵读资源、诵读及讲解视频,考虑到绘本内容差异,辅之绘本图片、定格动画、儿童剧等形式,提供绘本故事内容所涉及的金华传统文化概念有关的资料,激发儿童拓展阅读的兴趣,培养儿童对金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除了诵读、视频讲解之外,教师还可通过自媒体、微课等新形式开展家校合作的绘本教学模式,选择阅读难度略微超过学生认知能力的绘本,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家长应适当从旁协助,尤其是孩子遇到阅读困难时,如生僻字词识记、主题内容理解等。教师还应鼓励家长通过介绍书籍、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形式,带孩子了解绘本故事后的金华历史文化、地域背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

(三)构建绘本教学平台,保障应用效果

“在儿童绘本的世界里,有不少作品充满奇思妙想,令小读者大笑不止,反复阅读却令成人莫名其妙。”[5]构建数字化绘本教学平台为保障绘本教学效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应基于现有线上教学平台置入绘本阅读资源板块,对应绘本资源放入导入手册、背景资源,根据故事角色、金华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通过音效、动效来呈现绘本故事内容,优化绘本的数字化呈现方式,丰富绘本阅读的互动形式,满足儿童自主阅读、亲子阅读等不同功能需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掌握应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平台开展绘本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以及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统计分析儿童绘本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学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为绘本教学创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五、结语

总体来看,新时代的儿童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学科知识,而且需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艺术素养。面对金华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继续开发、梳理、整合适宜开展儿童教育的线上线下资源,也非常有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信息技术开发设计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儿童绘本,更加有必要将蕴含金华传统文化的绘本应用于儿童教育教学实践,为更好地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和更好地改革创新儿童绘本教育教学模式等提供理论参考和启发借鉴,也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和优秀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杨凤霞. 中华传统文化伦理本位的现代认知[J].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09):92-95.

[2] 李方照. 金华市传统文化故事绘本[J]. 山西青年,2016(24):34-35.

[3] 陈桂花. 立足绘本阅读 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J]. 成才之路,2021(14):70-71.

[4] 周莹,宋钊. 丝网版画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1(09):90-92+96.

[5] 陈静. 反讽、游戏与儿童的自足——论中西荒诞文化意识溯源中的荒诞儿童绘本[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1(05):4-8.

(荐稿人:尹小斌,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绘本传统文化
绘本
绘本
绘本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