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11-30黄巾琼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9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班主任

黄巾琼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班级管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念与管理要求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成为班主任需要认真探索的重要问题。现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成长规律,针对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展开探讨,以期充分发挥班级管理艺术价值,构建和谐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自我约束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单一化,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之下,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探索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力条件。

1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推动了班级管理的创新优化步伐,但是具体实践仍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具体而言,其问题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知识本位的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班级管理并未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将提升學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唯一目标。虽然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单一的知识本位的目标导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呈现片面化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观念与学习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刻板的班级管理理念限制了学生应有的天真烂漫与灵动个性,不仅极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第二,班级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班级管理方式运用的不恰当是影响管理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认知的局限性与自我约束的薄弱性,教师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看似高效实则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师生关系地位的不对等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自育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单一的管理模式规范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不仅导致班级氛围过于严肃沉闷,而且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

2.1转变管理思维,注重情感教育

思想观念是影响教育活动最为根本的因素,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以感性思维认知世界,相较于机械的说教,情感教育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提升班级管理配合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打造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平等交流。班级管理是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突破管理瓶颈的关键在于明确师生决定定位,给予学生主体地位更多尊重。因此,教师应打破师道尊严的禁锢,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进师生距离。例如,教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后时间增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及时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或是内心困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深切关怀,进而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第二,以欣赏眼光审视学生,善用情感激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启而不发或是学而不达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爱的,对学生的成长保持期许。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以激励与帮助代替指责与惩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我提升的欲望。

2.2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

管理方式是落实管理目标,提升管理效果的重要载体,教师应与时俱进的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促使学生积极配合的同时提升教育管理的精准性与有效性。第一,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榜样引导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以观察与模仿作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手段,学生成长特性决定了榜样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小学生心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注意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板书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汉字的习惯。又如,对待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细致,培养学生的研学精神。通过以身作则的示范,促使学生在模仿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组建班干部团队。在素质教育视域之下,班级管理活动应强调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班干部团体,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提升自我约束自觉性。例如,教师以民主投票方式组建班干部团队,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此外,以定期轮换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提升主观能动性,打造民主积极的班级环境。

2.3拓宽管理渠道,加强家校合作

学生的教育并非是教师单方的责任,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义务。对于班级管理而言,教师坚持家校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功能,拓宽教育管理渠道,实现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续,构建和谐统一的管理氛围,促进良好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第一,打造家校沟通平台。沟通交流是家校合作的基础,能够让教师与家长互通有无,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教育引导的针对性。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家校的无障碍互动。一方面向家长传递新时期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家校教育的统一。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展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将成长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构建家长委员会。教师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前提下,综合多方意见选拔家长委员会成员。在构建家校合作桥梁的同时实现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监督,为班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促进班级管理的优化。此外,在教师与家长委员会的共同作用之下,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打破学习局限性,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与学习主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身心成长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班级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未充分展现其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阶段性的成长特性与成长需求,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打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彩云.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科学性的策略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1(03):95.

[2]蔡惠珍.运用班主任管理艺术,打造小学低年级优秀班集体[J].求知导刊,2020(35):83-84.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