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休闲绿地中的儿童娱乐设施研究

2021-11-30刘玉菀刘芹

艺术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刘玉菀 刘芹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推进,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于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推动孩子理解和交流等多元智能发展研究便成了城市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重点针对适合学龄前幼儿的娱乐活动设施展开研究,空间设定为城市公园中的公共绿地,期望可以创造出健康舒适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儿童娱乐设施。

关键词:公共休闲绿地;儿童娱乐设施;学龄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TS9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7-0-03

0 引言

第一,研究背景。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迁,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儿童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少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关心孩子的教育及成长健康,这也成为大多家庭的首要任务。不少中国家庭对孩子过于关注和骄纵,导致孩子交流能力欠缺,不善于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加上目前提供给儿童的公共娱乐空间相对较少,儿童没有足够的户外玩耍空间,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受到影响。

第二,研究目的及意义。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灵活血液”,儿童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3~6岁这个关键的成长期,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了家長和老师的教导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智力和体能的开发锻炼通常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对孩子的成长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娱乐设施和玩耍场地,在满足孩子娱乐的同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备受儿童喜爱的公共娱乐设施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度,有效推动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状况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象征,能让城市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各个城市中均建有公园绿地,将这些公共休闲绿地空间科学合理地利用起来,开展公共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尤其是儿童娱乐设施,我们就能够在不浪费土地、不投入巨额资金的前提下,在短期内有效增加此类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的数量[1],既能使自然和设施相融合,创造出丰富的自然景观,又可以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接触大自然,在多重功能的活动空间和游戏环境的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多的可能,调动孩子发现、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对儿童娱乐设施的研究起步较晚,经验不够丰富,但随着近年来对此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相关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也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就儿童游戏行为、不同年龄特征、多元化人群等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娱乐设施产品应以安全为基础,同时互动性和趣味性也需要增强的结论。

通过调研并结合日常观察发现,一些小区内除了滑滑梯、跷跷板和秋千之类最基本的儿童娱乐设施外,并未设置其他具有创意的儿童共享娱乐设施,很多设施只具有最基本的娱乐功能,甚至有些供儿童玩耍的设施只是单纯对成人健身器材进行了等比缩小,不仅安全性较差,娱乐性和可玩性也不足。但由于很大一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水平上,所以应该充分利用我们拥有的场地优势,合理运用城市公共绿地,这样既不占用本就稀缺的公共资源,又能够综合儿童玩耍的具体需求,建设一些符合儿童行为的共享娱乐设施。

1.2 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对儿童娱乐设施的探索和研究都稍显不足,且西方国家相关实践已经非常成熟,国际市场份额占比更大。

仙田满是原日本儿童环境协会会长,他长期致力于环境设计、建筑及儿童游戏环境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并提出“地球环境建筑”“环游结构”等影响深远的理念。他热爱儿童乐园等的建筑设计,强调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对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研究后,得出了“环游结构”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借助于娱乐设施在比赛玩耍中更多的是追赶和躲藏”的理论,因此在儿童娱乐设施的设计中,设计循环且封闭的游戏路线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从而在循环往复中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使其乐此不疲[2]。

欧洲的一些设计者主张儿童间的交流与群体参与感,以容纳数名孩子共同娱乐为设计出发点外,更以孩子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创意设计的重心。他们有着更强、更积极的社会使命感,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种单纯的游戏设施,而且赋予了设施更重大的社会意义和责任。

2 儿童娱乐设施发展概况

2.1 儿童娱乐设施分类

目前国内市面上出现较多的儿童娱乐设施大概有六种。

起落型:起落型儿童娱乐设施一般摆动的幅度不是很大,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玩耍,安全性较强,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进行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的训练。

滑行型:滑行型儿童娱乐设施一般结合儿童的喜好将滑滑梯设计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和种类,这里往往是孩子聚集最多的区域,受欢迎程度较高。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娱乐设施,滑滑梯在帮助孩子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娱乐作用。

转动型:这类也是比较安全的儿童娱乐设施,能够随时停止,操作简单,也有一定的趣味性与观赏性,主要锻炼儿童的平衡力与四肢协调能力。

游园型:这一类型一般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中间设置一些闯关环节,能在锻炼儿童各部分身体机能的同时,让儿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游戏,这类娱乐设施通常仅需儿童自己就可以单独完成,与同伴的互动性不强。

骑马型:这类娱乐设施通常是将底部固定在地面上,上部可以自由晃动,如跳跳马和跷跷板等,通常能够很好地帮助儿童进行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锻炼,但玩法单一,儿童很快就会厌倦,吸引力不强。

拼装型:这种组合式儿童娱乐设施能根据场地的需求展现出多种形式,还能将不同类别的游玩方式结合起来,娱乐形式也不尽相同。

2.2 现存问题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儿童娱乐设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相对开阔的空间内实现多种游戏内容的组合,能进一步为儿童提供运动和娱乐的健康场所,同时在场地设计方面给予儿童更多游戏的机会和可能,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楼林立,进一步压缩了儿童室外自由活动的空间,他们需要多样化的游乐设施来进行系统的游戏,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能、智慧和沟通能力的锻炼。当前社会状况下中国儿童娱乐设施仍然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形式内容单一。设计大多只是外观上的更新和功能上的重复,只有少数的儿童娱乐设施真正考虑到对儿童成长的关键性作用。

第二,场地安全方面意识不足,修护措施不够。大多数城市公共休闲绿地中的儿童娱乐设施经过风吹日晒出现了油漆脱落、生锈等,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管理不能仅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固,这会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儿童娱乐设施的设计未尽可能多地给儿童提供交流的机会,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缺乏互动。

第四,造型简单。大多数娱乐设施只采用鲜艳的色彩和单一的结构属性,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对儿童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2.3 设计原则

第一,设计应考虑儿童的年龄并以此为线索进行娱乐设施类别分析及融合,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从而实现不同的设计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即3~6岁的儿童作详细分析(见表1),试图研究出适合他们的娱乐设施。

第二,设计应该创造一个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空间,让儿童能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避免有害元素对儿童造成危害。最好能够使娱乐设施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如将场地地表的天然起伏变化作为游乐设施的一部分,让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产生互动。

公共绿地中的儿童娱乐设施还应重点考虑地表植被,选择可踩踏的草地品种,如马尼拉草、结缕草、狗牙根等,供儿童自由奔跑、游戏。还应选择符合儿童好奇、求知等心理的特色植物,多采用一些在花、叶、果、根、干、色、香、形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观赏价值高且对儿童身体没有危害的植物种类,造型有趣的樹种更能引起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让儿童在一个富有变化、丰富多彩的绿色世界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儿童娱乐设施设计应该以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基础,使儿童的心理行为等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方案解决(见表2)。

第四,设计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形态构成美感,不能忽视安全性、便捷性和造型艺术性等重要原则,同时结合儿童对形态、材料及色彩的感知和喜好[3],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游戏空间。

第五,对于学龄前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无障碍性。由于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与娱乐设施发生密切接触,所以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安全的标准,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及使用的合理性,使儿童在安全环保的设施中尽情玩耍。

3 优秀设计案例研究

日本环境设计师仙田满设计的信州博登山广场圆环游戏装置,类似拼装型组合式的儿童娱乐设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此外还运用了他长期研究所得的“环游结构”理念,将设施设计为环形,让体验者在既环闭又相对开敞的设施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娱乐项目。由下到上,可实现钻、爬、滑、攀等儿童游玩行为,并且其中的某些装置既体现出了造型感,又满足了体验者的互动需求。

在材料使用上,信州博登山广场圆环游戏装置主要采用木质结构,既能使其在周围环境中不突兀,还保证设施的安全环保。同时,在色彩上采用了儿童较喜欢的黄色、蓝色和绿色,既满足了功能划分的需求,又能在大量的木质结构中作为点缀,达到丰富设施、吸引儿童的目的。

4 结语

在对城市公共绿地中的学龄前儿童娱乐设施进行设计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到创新性、安全性、艺术性、多功能性以及合理性要求,满足儿童娱乐的多方面需求,让儿童在娱乐的同时充分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带来的舒适体验,使其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体能方面的锻炼,还能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包容谦让、善于交流以及和他人友好相处的性格。

参考文献:

[1] 张晓庆.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娱乐场所设计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2] 张婷婧.公共空间共享型儿童娱乐设施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3] 李馨蕊.浅析色彩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大众文艺,2021(4):34-35.

作者简介:刘玉菀(1997—),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刘芹(1981—),女,江西乐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设计。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龋病情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健康行为探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探析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及其危险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