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欠发达地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画创作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2021-11-30谢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4期
关键词:思政绘画美术

谢晖

[摘           要]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美术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儿童的绘画创作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建设。

[关    键   词]  中职學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画;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4-0226-02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主要是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为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将专业的知识和思想政治建设内所包含的相关内容进行挖掘,并将这些知识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相融合并进行一定的拓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建设。与此同时,对于各门课程的教师而言,除了进行自身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和教学外,也需要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将二者进行融合,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不断地在专业课知识中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

二、美术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会对理论知识感到一定的枯燥,甚至有一些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当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之后,美术自身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给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一定的乐趣,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减少教学内容的枯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政学习

运用美术课堂进行相关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思政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起到了明显的学科教学的作用。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面引导了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政教育,消除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形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基础条件。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就是在一堂课中让学生进行了两门学科内容的学习,学生也能有较大的收获。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将这两门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儿童绘画的特点

儿童绘画活动是儿童纯真的表现,其实就是孩子对于自我兴趣的直接表现,同时兴趣也是儿童进行绘画活动的内在动力,可以让儿童抛除杂念进行绘画活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判断等,因此,他们的绘画更加贴近生活,容易产生情感共鸣[1]。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儿童绘画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他们作品的造型以及色彩更加接近儿童的趣味以及审美。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美术作品。

四、欠发达地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问题

(一)课程内容比较落后

在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内容是非常陈旧的,并没有对其进行内容方面的创新以及调整等。例如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大多是进行作品的临摹,在绘画的理论讲解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想象思维的培养,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绘画创作。从教学方面来说,并不符合目前美术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评价,并没有将教学的内容和儿童绘画的特点相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幼儿教学技能的掌握,并没有将美术学科知识有效地运用在学前教学中[2]。与此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并不能及时掌握实时资料,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过程中,缺乏一定自己的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生搬硬套,学生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不利于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运用。

(三)缺少实践操作时间

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降低。但是对于目前欠发达地区的美术教育来说,条件较差,学生更多进行的是绘画的模仿,缺少实践。除此之外,对于美术教学来说,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实践能力的掌握,并不能运用科学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忽视了教学水平。

五、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措施

(一)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结合多媒体的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的教学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以及一些画展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还可以从画展中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认知能力。

(二)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升知识的内化效率

在美术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应用性以及实践的效果,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需要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的内容相结合,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能力等进行适合的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展示学生的美术知识,使得他们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培养,有效地保证整体教育的稳定性。学校需要和幼儿园相结合,在明确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科知识有效地结合,并将学生自身的知识进行内在能力的转变,有效地加强学生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完成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六、课程思政渗透的教学模式构成

(一)内容结构

在进行德育教学资源挖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整理,并将其进行不同板块的划分,加强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目前的中等职业教学中,美术实践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与美术相关的教学,并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教学板块的基本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规划。

(二)课型结构

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来说,主要教学简单的理论知识,并且运用简单的教学模式进行,从而忽视了现代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大部分教学中比较外化。目前,对于中等职业的美术课程教学来说,在结构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需要坚持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挖掘,并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培养,对问题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实践的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库的构建。

(三)模式要素的联系

在德育教学和美术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双方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效地体现教学目标以及价值的需要。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有效地体现了教师的本质观念,因此需要注重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在教学中突出课程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实践价值,不断地进行良好德育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与教师的沟通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七、结语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来说,在进行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美术课程为载体与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夜珠.“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126-127.

[2]雷婧.課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1(4):146-147.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思政绘画美术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美术篇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