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

2021-11-30石玉慧

学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班主任策略探究

摘 要:新课改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强调教师应借此机会培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班主任肩负着教导学生的重要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应的管理工作要做。文章立足于此,对过往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以新课改为背景对初中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做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明确定位、搭建和谐关系、树立权威与民主并重、营造文化氛围、家校合作等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4-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83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基础教育结构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新课改被提出并得到了落实,这不仅让学科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基础的班级管理做出改变。就以班主任引导为主的初中班级管理来说,面对已经形成了一定人格独立意识、极易因“想要获得存在感”而做出出格举动的学生,若教师一味地采取一刀切、强硬地“控制”管理手段,必然会加剧他们对“被管理”的反感,最终造成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这也就意味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伴随着学科教学结构的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与个人素养均衡成长为目标,初中班主任有必要优化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以更高效的手段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引导和帮助。

一、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存在的问题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阶段,由于学习任务相对繁重,他们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从维持班级纪律还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班级内部的管理工作力度都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班主任,应肩负好“建立班集体并维持纪律稳定、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责任,积极“管学生”“管学习”“理纪律”“理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但是,纵观他们在之前工作中的表现,我们能够轻松发现一些问题,如管理过于刻板导致学生叛逆和抗拒情绪严重,管理过于宽松达不到预期效果等,严重阻碍了基础教育工作的稳步落实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其中,最为明显也最难纠正的问题,就是管理过于刻板的问题。一些初中班主任局限在“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的刻板思维当中,认为“想要让学生听话就必须严格对待他们”,进而采取“控制学生”的方法管理班级,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自己提出的要求参与学习[1]。甚至对学生的个人生活班主任也会过多介入并进行限制。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与学生的人格独立意识是相违背的,很难被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且接受,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重阻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养的提高,严重限制了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因此,借助新课改的契机调整管理班级的方法、寻找更高效的手段,是初中班主任应做的一件事情。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师生定位

表面上看,初中班主任所做的管理工作是围绕班级展开的,但是在本质上,它还是面对学生的,是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这一背景下,围绕新课改提出新要求和新思想创新方式方法,班主任从高效管理学生和班级生活的角度出发,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和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尽可能平衡自身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削弱“管”带给他们的“上下关系不平衡”之感[2]。在这一过程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新课改提出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将学生视为班级真正的主人、将自己视为“管理者”和“引导者”。如此,明确了自身“权利被弱化”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选择方法和开展相关工作时,班主任就会自然地摒弃“高高在上”的态度,学生必然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听从。

(二)搭建和谐关系

如果说明确师生定位能够让班主任轻松选择出更能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来管理他们和班级,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初中生来说,班级不仅仅是他们学习的场所,更是生活的场所,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班级中完成的,大多数记忆也都是在集体生活中留下的。因此,他们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并希望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留下美好生活记忆。但是,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环境的创设和氛围的营造,更不是十分注重对于师生关系的维护,只是一味地将“管”视为根本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希望以“学生没有出格的行为”保障他们的学习质量,这与学生的美好期待是相违背的,严重制约了管理效用的发挥。因此,从高效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应将目光适当集中在“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积极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和谐的关系、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被管”体验。

(三)树立教师权威

所谓“严师出高徒”,自古以来,在教育方面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越是严厉的教师,越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新课改已经对“减负”“快乐教育”提出了明确标准,教师还是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目标、树立权威的教师形象,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压迫感”和“紧张感”,若能在该“压迫感”和“紧张感”中寻找到一种平衡,学生就能在二者的作用下更加服从管理、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进而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目标[3]。但若是他们过于紧张,势必会产生“逃离教师权威”的消极情绪,进而严重阻碍个人发展。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注意树立自己的权威,并以“平和”的手段维护自身权威、平衡“权威”与“学生情绪”之间的关系,以便让学生在因“教师的严厉”而听从管束的同时、在“平和的态度”中感到轻松,最终在根本上提高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保障管理效果。

(四)创新民主管理

提高班级管理效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服从教师的安排并更加热爱班级和学习、更加尊重教师,需要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被管体验”,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为什么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以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班级学习以及生活体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为目标,班主任还可以对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理念进行创新,构建“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民主化”班级管理体系结构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管理班级,让他们围绕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法。这样一来,无论是在班干部带头管理班级的环境中,还是在学生轮流监督班级生活和学习状态是否良好的环境中,学生都能自行发现影响集体进步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之法,他们更能意识到该问题对自身发展和班级成长的限制,进而可以主动做出自我反思与调整,最终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个人素养、促进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的目标实现。值得一提的是,秉承着“民主”的原则,在班干部带头管理班级的环境中,教师应避免直接任命班干部,而是要让学生自由参选、自主选举。这样一来,班干部才更容易被其他学生信服,民主管理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五)營造文化氛围

初中生在班级中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而管理班级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并将自身思维水平、能力素养提升到新的层次当中,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对班级做出的管理,与文化知识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能够促进文化知识教育工作展开的管理,才是真正高效的。然而,在过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总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行为等较为浅显的层次上,并不重视挖掘其与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工作的深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班主任的管理手段起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但学生的改变只是停留在行为层面,并没有达成思想的深化。因此,以高效管理为根本目标,班主任必须注意挖掘班级管理工作与文化知识教育工作的深层联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带动学生的积极学习,以着眼于文化的管理为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4]。对此,可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班级图书角等。

(六)重视家校合作

虽然初中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度过,但他们的生活行为、学习意识是否科学、正确,与家庭教育依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是家长并不重视家庭教育对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家中形成了不良习惯,班主任即使采取了十分科学的班级管理手段,效果可能还是不尽如人意。同时,班主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面对该情况,出于减轻班主任压力、共建良好教育环境的目的考虑,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利用家校合作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如此,学生更能感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双重关心,其积极成长欲望自然会更加强烈,班级管理效果也就能得到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管理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基本教学活动有序展开的重要工具。面对正值学习知识、建立人格的关键期的初中生,以新课改为背景,班主任应给予“班级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积极从班级学生的现实情况和社会人才需要出发,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让学生在氛围和高效手段的共同支持下建立起更正确、科学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向伟.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214.

[2]谢静敏.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41.

[3]顾荣华.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提升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51.

[4]李成强.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中国农村教育,2019(9):77.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石玉慧(1980.11—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与班主任工作。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班主任在班级有效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20]GHB3722。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初中班主任策略探究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