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期香菱的语言分析其人物特殊性
2021-11-30李月亮
摘 要: 香菱这个人物虽居于副册,但是她是极其特殊的一个人物,她的出身是比副册其他人要高贵一些的,但是经历却是极其悲惨的,而且在大观园中学诗极快,甚至隐隐有超过几位小姐的趋势,更遑论其他的婢女了。中期香菱虽是豪门婢女、侍妾,却因其思想单纯,性格可爱,又因其“慕雅”,得到不少人的照顾和喜欢,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本文以中期的香菱为主要探讨对象,从其语言出发,初探香菱人物的特殊性。
关键词:语言 慕雅 呆 特殊性
香菱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在《红楼梦》中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是这么写小英莲的:“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可爱的小英莲是甄家的“老来得子”,而且又是“独生女”,其父甄士隐为乡宦,多少也算“书香门第”;其母“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必是个好母亲。家中有钱有才,英莲本可以过着幸福美满的“娇小姐”生活,一生衣食无忧、幸福美满,可曹公偏偏给她安排了别样的命运。小英莲因为幼时的走失,落到了人贩子手中,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着一系列不幸,这段经历必是难熬的。正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才造就了香菱一些独特的性格魅力。
中期香菱,也就是给薛蟠作侍妾之后到夏金桂嫁入薛家之前,在这段时间香菱明显活泼很多,出场时一般都是“笑嘻嘻”的。尤其是香菱在大观园学诗的时候,虽被众人嘲笑“呆”,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段在大观园内的学诗时光大概是香菱最幸福的时光了吧。因此,中期香菱的语言也是集中体现在两个情节之中:第一个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二个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我们分开来看,这其中曹公也点透了中期香菱的两大性格特点,即“慕雅”和“呆”。当然,除了上述两大“名场面”,香菱在别的回目中也零零散散出现多次,但是由于这一段中香菱出场回目较多,便不将香菱语言一一拿出来仔细分析了,而是挑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者有意味的语句。
一、颦儿之喜——有意为之
香菱在《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中和“颦儿”一起出现,这一段描写很有意味,曹公有意设计让香菱来叫“颦儿”回家去接琏二奶奶送的茶叶,这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丫头叫小姐,也不是侍妾或者夫人来叫“颦儿”,仔细回味这一段对话会发现,香菱和林黛玉的相处有种朋友间的随便在其中。
先来看动作语言,香菱先是“从背后击了一掌”,把林黛玉吓了一跳,而后又“笑嘻嘻的笑道”,再就是“一面说着,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回去了,这些动作都带有一股亲昵和随便。再来看黛玉对香菱说什么,林黛玉被吓到后回头看到来人是香菱,第一句话便是“你这个傻丫头,唬我这么一跳好的。”这句话有着满满的嗔怪和亲昵在里面。更何况林黛玉是什么样的人啊,那可是“世外仙姝寂寞林”一样的人物,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唬她一跳”的,然而,香菱却可以。即使香菱“击了黛玉一掌”,她们也能笑嘻嘻说笑着拉着手回去,“颦儿”也只是笑骂一句,然而此时黛玉的郁结却被香菱打断了,消散了。曹公有意让“笑嘻嘻”的香菱来做此事,如此一来,意味颇深。
二、“慕雅女”——血液的力量
在这之后可爱的香菱再一次出场较多的时候就是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了,也就是宝钗让香菱入住大观园之时,在面对马上要入住大观园的情况下,香菱第一句话竟是“我原要和奶奶说的,大爷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儿去。又恐怕奶奶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顽,谁知你竟说了”。在这句人物语言中可以看出香菱谨小慎微的性格,这种人物性格是在其早期童年不幸遭遇中养成的,当然此句话里面也含着想要入园的惊喜和开心,香菱的开心并不是由于入园之后能和她人玩,而是简单的因为香菱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学诗。在此之后的两人对话中也可以看出一二,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就每日來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着机会,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
香菱那么期待学诗,那么想要学诗,这或许也和她的家庭血液有关,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大抵是讲其出身了,在《张曼菱评点〈红楼梦〉》中,张曼菱则认为香菱的出身不输黛玉。笔者对此不予评价,但是也确实认为香菱的出身还是很不错的。前文中也提到其父母,有人认为“荷花”指的是甄氏夫妇,认为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和荷花意象含义是相同的。并且甄士隐喜欢饮酒作诗,赏花观竹,而封氏品性温良端庄,颇有涵养,一副大家闺秀的风范。甄士隐和封氏没有给小英莲留下些什么,唯一留下的就是这种珍贵的血液和对学诗的热忱吧。
香菱进入大观园之后,就陷入了学诗的旋涡,无法自拔,进入大观园不久香菱就找到了学诗的老师——林黛玉,这也在此印证了前文中的结论:香菱和黛玉关系是很好的。“香菱拜师”这一情节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着大段描述,我们只挑香菱的语言来说:“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此句虽是带有相求之意,却又充满着活泼调笑之感。而后香菱又言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这句话足以看出,香菱对黛玉的嗔怪调笑之意,两个女孩子的互动语言也是甚为可爱。之后香菱也是认真对自己拜师前毫无章法的学诗之道做出了说明,讲出了之前学诗的不足之处:“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虽说这些感受是香菱在学诗时候一些不得当之处和疑惑之处,确也不难看出,香菱在学诗这一事情中是特别有天赋的“种子型选手”。幸运的是,香菱不单只有天赋,她还会辛勤地为之努力、为之付出,香菱的一些动作语言足以说明这点!《红楼梦》中对其动作语言的描写就是:“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可见香菱的秉灯夜读之辛苦,连宝钗也都随她去了。此真乃“呆”香菱也!
在香菱“慕雅”这一性格特色中,比较值得一提的还有香菱学诗的内容,香菱本人先是说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这时还只是香菱一个比较朦胧的感觉,她觉得陆游的诗比较有趣而已,可是在学诗过程中,她越深入研习越喜欢上了陆游的诗,香菱在此是这么说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而后便是香菱有感而发,对陆游这首诗进行了一番分析,分析内容的话语虽有些浅薄,可是细读来却非常有道理,而且满含真挚的情感。怪不得这段话在现代依旧被许多中小学老师所引用,用来讲述如何教学生们学习古诗。这足以证明香菱读陆游诗的认真,而且体会到了很细腻的地方,连陆游诗歌中的每个字都在认真体会推敲。在这回目的人物语言中,可以塑造出香菱的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性格,即“呆”和“慕雅”,两者相互贯穿,相互联系,完整地突出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可爱香菱。只是香菱自己所做之诗,皆是关乎自身的命运,其实也不难理解,她面对自己的童年经历,现又在大观园比较幸福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免心情激动,而这种激动,就变成了她所做的诗,而香菱所做的诗,又进一步被曹公巧妙设计,引向了并不遥远的未来,道出了香菱的“薄命佳人”之命运。
三、“呆香菱”——性格的力量
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香菱的出场便是因“夫妻蕙”一花而遭到荳官的调笑,香菱笑骂道:“我把你这个烂了嘴的小蹄子!满嘴里汗ソ的胡说了。等我起来打不死你这小蹄子!”在《红楼梦》中,曹公运用了许多骂人的通俗语言,凤姐、薛蟠甚至贾宝玉等人物都曾说过,而香菱说出的骂人之语则是为数不多的,可见香菱的地位在这些人中是很高的,更何况后面情节中香菱和荳官在打架滚地时,在场的人没人敢去把香菱拉开,一直到贾宝玉现身才结束此次争端。在书中第六十二回中,宝玉出现后,问起事情缘由,宝玉的语言中确有不合适之处,“夫妻蕙、并蒂菱”有调戏之疑,而香菱的回话也是在转移着话题,隐隐有生气拒绝的意味,而后宝玉谈起裙子,才使得香菱听了高兴起来,赞同着宝玉道“就是这话了”,宝玉进一步提出解决方式时,香菱也笑着摇头说:“不好,他们倘或听见了倒不好。”由此可见,香菱此人也是非常谨慎、思虑较多的。在袭人的帮助下香菱换下裙子来,和宝玉又有了一些对话,这段对话使香菱的内心发生了一丝变化,这种变化说不清、道不明,恐怕香菱自己也不甚清楚,只是觉得开心,却又不甚合适。之后二人的动作语言和对话也是这种心理的佐证。二人只顾“笑嘻嘻”,在走的时候香菱只好“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说毕,即转身走了。”在香菱想来,在这种抓不住的感情产生下,她的内心第一反应是害怕薛蟠知道,可见香菱之谨慎胆小,和香菱之“呆”混在一起,共同铸就了香菱的复杂性格。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這一件事情,非常明显地描写了香菱的“呆”,使其形象跃然纸上。香菱的“呆”源自于“憨”,“香菱以一憨,直造到无眼耳鼻舌心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故所处无不可意之境,无不可意之事,无不可意之人,嘻嘻然莲花世界也”。香菱总是笑嘻嘻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种嘻嘻然的“憨”,也正由于香菱判词中的“莲花”意象,她对现实世界的憨正是她的“净”,即使香菱经历不幸,“而香菱其人、其诗才也正如一株微露头角的嫩荷,美得‘亭亭净直而又保持着纯真羞涩,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正因为这样,如莲一般的“呆”香菱才会受人喜爱,不仅薛宝钗、袭人等人喜爱她,连着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等挑剔人物也很喜爱她。
四、“莲”香菱——曹公之欢心
曹公将香菱描绘为出身高贵却命途多舛的薄命佳人形象。香菱出身高,根基可能要比迎春、探春等好;容貌好,甚至不让凤秦,其余人性品格如纨钗之端雅,湘黛之风流,袭平之贤惠皆在香菱身上有所体现。然而香菱却由于早年间的人生变故,冤错冯渊,以妾之位在薛家得绝症而死,在经历了干血症、无故被棒打的种种之后,可怜的香菱终于离开了这个梦一样的世界,《红楼梦》中并没有对香菱的死亡做出描写,只是形容其“懒于饮食”,“发烧不止又医治无效”,怕是也不忍去细说吧。虽说后面是续写,可是我引胡适先生一段话:“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结局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合成‘桂字。此明说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气怨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乾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显要香菱被金桂磨折死……”由此可见,香菱这个人物甚得曹公欢心,这个人物充满着曲折性、故事性,最后以悲剧收场,给大家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象。有意思的是,香菱是《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一个女性人物,这些种种,都是《红楼梦》作者在创作时的有意着墨,体现出香菱深得曹公之欢心。
香菱早年间经受了如此摧残,在人贩子手中活得凄惨,更别说什么好的品行教育和文学修养了,可奇怪的是香菱仍能如莲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性,也忘不掉血液里对文化的热忱,这是一位怎样的“奇女子”啊。同为副册人物,香菱要比副册中平儿出身高贵,较邢岫烟等人家道富贵,副册中比香菱童年幸福的也比比皆是,而只有香菱一人有“慕雅”的品行和作诗的天赋,这恐怕就是血液的力量,而也只有香菱一人深得众人喜爱,成为大家口中的“呆香菱”,这是香菱自身性格的力量,香菱的特殊性皆来源于此。而后期香菱的生命之花逐渐归于枯败,“薄命佳人”香菱之死可谓是《红楼梦》情节中衰败的开端,虽是续写,可早先曹公之意应当也是让香菱惨死的,笔者窃以为这是曹公对这一人物的怜爱,此为“褒”也,这大概也是其人物特殊性的根本源头。
五、结语
香菱这一人物本是《红楼梦》中的次要人物,却是《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女性人物,也着实是让许多读者惦念着的人物,在《红楼梦》中曹公对香菱其人有着大段精彩的描写,刻画出了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香菱一生,从幼年被拐,到被卖入薛家做侍妾,再到被虐“酿成干血之症”去世,一生命途多舛,生命总是走向歹的一方,诉说着“薄命”的萧索。然香菱如“莲花”一般的品性,甚至是在书中出现的“慕雅”“呆”“屈”的性格特质,共同铸就了不同时代读者共同念着、爱着、怜着的香菱。香菱之所以被读者们念着、爱着、怜着,也是由于其人物特殊性,中期香菱虽是豪门婢女、侍妾,却因其思想单纯,性格可爱,又因其“慕雅”,得到不少人的照顾和喜欢,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就在这段时光中,从《红楼梦》香菱出场的人物语言中,可分析出香菱身上有着来自血液基因力量的“慕雅”本性,还有着后天香菱人物最自然最有魅力的“呆”性格,这是香菱人物特殊性的几大表现。这种表现结合着香菱人物经历来看的话,很明显是有些使人意外的,是极其富有中国古代文化“莲”意象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表现了香菱的人物形象,这便是曹公之“褒”,笔者窃以为曹公对香菱这一人物的喜爱便可能是出自于此了。
参考文献:
[1]曹雪琴.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 王伟,冯露.“美”“呆”偏逢:诗意香菱薄命人生的历时呈现[J].新东方,2019(1).
[3]王泊沆批校红楼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万萍.关于香菱学诗[J].红楼梦学刊,1984(2).
[5] 曹立波.红楼梦十二钗评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 者: 李月亮,聊城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唐宋方向。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