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2021-11-30杜娟余静王琳
杜娟 余静 王琳△
汉中市人民医院(1.介入室;(2.ICU,陕西 汉中 723000)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而血管活性药物是抢救重症患者的常用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收缩和扩张血管作用,进而改善体内血液循环[1]。但此药不同于其他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用药不当影响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为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科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30例危重症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内危重症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0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85岁,平均(54.12±6.87)岁;疾病种类: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例,感染性休克5例,中毒3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86岁,平均(54.98±6.75)岁;疾病种类: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例,感染性休克6例,中毒43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初次入我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年龄≥18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凝血功能病史或严重代谢性疾病;有沟通障碍者或既往精神病史影响护理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1)组建安全用药小组,根据文献检索血管活性药物的药理知识、使用说明书、配伍禁忌、用量公式、用药观察结果等,编写使用指南,便于工作中查阅,防止用药错误。并依据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最终制定出安全管理方案,后加以落实。(2)由专病主任医师开展血管活性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由护士长开展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流程培训,多科室参与应急演练,针对药物外渗正确处置等重点环节增加演练频次和考核,通过考核后进入研究实施护理,保障患者安全。(3)具体管理措施:①血管的选择:首选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输注途径,对于特殊原因无法建立中心静脉的患者,可选择上肢粗直血管或颈外静脉穿刺,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以便护理人员观察及时发现异常。②目标血压监测:根据患者病情、血压及治疗方法展开讨论,提出血压监测的目标值,由护士根据血压目标值适当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输注速度。③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严格,大多需要借助微量泵来输注,为防止混淆事件,需在微泵上标注红色警示标识,根据不同的药物张贴不同颜色,并在注射器刻度尾部空白处与连接管近三通处均粘贴彩色标签,放置时刻度和标签朝外,以防开关三通时出现错误[3]。为夜间值班的护理人员提供直观的视觉刺激,防止视觉疲劳导致观察不仔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④完善制度流程职责并考核落实:修订并明确岗位职责,访视、转运、交接有“章”可循;搜集资料,制定药物外渗处置流程;完善查检表,重点环节常抓不懈;培训并考核、重点人员重点督导;⑤完善设施及用物:合理使用约束带,配备加宽带棉垫并且穿洞设计的改良式约束带,达到最佳约束效果的同时保护患者皮肤、提升舒适度并且易于捆绑。配备药物外渗处置箱,利于外渗发生后及时处置和规范治疗;定制醒目个性化输液标签,保证用药准确、患者安全。⑥出现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可予使用湿润烧伤膏等药物外涂,并黏贴水胶体敷料。(4)增加措施:血管活性药外渗正确处置流程培训(正确处置不同药物外渗的合理方法流程、留置针的选择、转运要求、岗位职责明确、穿刺处固定方式、巡视要求、药物依赖患者多泵串联使用、以及上报、交接班)并且配备外渗处置箱,方便第一时间处置。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包含凝血、出血、低血压、透析管周渗血、电解质异常、低血糖以及导管有关感染等。比较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4];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2 结 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及生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9.796、7.568、10.2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生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30]
2.2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14.65±1.49)mg,明显少于对照组(20.69±2.14)mg(t=10.591,P<0.05)。对照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出现过敏2例、静脉炎2例、组织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出现过敏1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796,P<0.05)。
2.3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12例、一般9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满意18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455,P<0.05)。
3 讨 论
血管活性药物是重症患者的常用药物,其中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多巴胺等等,是众多危重症患者治疗和抢救的必用药。而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同时也是用药期间的监护者和管理者[5]。良好的护理质量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集束化护理指的是将众多经过临床证实具备一定循证基础同时能改善患者预后的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和单独执行相比共同实施能提升患者的结局[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生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集束化护理使血管活性药物微量泵用药的护理行为更加安全有序,增加了护理行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了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保证护理安全的临床优势,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原因可能为,在集束化护理中每一项护理措施均是经过临床证实能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的。本研究通过组建安全用药小组,由小组成员一同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方案,同时对组内成员加强血管活性药物的培训,要求通过考核后才能实施管理,能确保各项护理管理措施的顺利开展,增强护士安全意识等;分别从血管的选择、目标血压监测、粘贴标识几方面开展干预,能充分杜绝住院期间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风险事件出现。
综上所述,对危重症患者应用实施集束化护理,可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