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学习社区下母文化认同的行动研究

2021-11-30李芙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测跨文化身份

李芙蓉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科学系,安徽 合肥,230051)

2019年,教育部公布首批获准通过的教育App。次年2月,教育部倡导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具有4A特征(Anyone,Anywhere,Anytime,Any Device)的虚拟学习环境下,学习过程变为“合作共赢”[1]。然而,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2]。相对国外的主流研究,国内跨文化研究方法多为非实证类(76.8%)[3]。动态、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匮乏[4],文化在教学中的定位存在研究空白[5]。

一、虚拟学习社区与母文化认同的内涵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

虚拟学习社区以学习为目的,强调学习结果,是集体交换思想的过程[6]。参与者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递是语言得以实践的根基。时空的无限性、交互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主体的互动性是其显著特征;多种网络通信工具下群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交互、知识构建是其特点[6];交互协作是其关键因素。

(二)母文化认同的内涵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7]。文化认同隶属于身份认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身份认同(Identity)依赖既有资源和他人的认可。网络的出现带来文化群体内沟通模式的变化。相较传统课堂,虚拟学习社区中群体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观紧密关联,并受到文化心理诸要素的制约[8]。身份认同涵盖文化、自我和社会认同[9]。文化认同是个人对特殊文化或族群所具有的归属感。作为中国人,母文化认同是要对自己原本已司空见惯的文化进行反思,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整体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通过写作训练,能否增强学习者书面表达的母文化意识?信息技术工具是否有助于学习者母文化认同的构建?

(二)研究对象和方案

抽取安徽某一高校路桥班学生(44人),以慕课《英语修辞与写作》将跨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训练交际者具备丰富的知识、恰当的动机和行动的技巧[10],实现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同步发展[11](表1)。

表1 写作训练内容

三、研究过程与反思

(一)第一轮——母文化认同的构建

1.技术环境的建构

虚拟学习社区基于一定的教学策略,具有技术支持的社交真实感,由自我和他人共同构建的文化情境。计算机作为课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12],提 供 支 架 性(Scaffold)和 评 价 性 技 术(Evaluation)[13]。

2.社交环境的构建

Matsuda[14]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语言使用者在意义协商中进行身份选择。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设计、态度、学习氛围、身份认同与社会依存性(Social Presence)等因素产生影响,学习社区各成员的关联度降低,身份认同程度不高,需要教师引导改善互动的质量。

3.知识

运用雨课堂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社交环境,建构凝聚力和认同感。学习者前测最高分(7分),用时5分26秒。学生对复合句熟悉(均分0.8),用时最短(11秒)。选择题后测均值4.2,高于前测(2.0)2.2分;填空题后测高于前测(0.59)1.07,且选择和填空后测比前测成绩有明显提高(表2、表3),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后测高分段(3分)的人数比前测多12人,回答了第一个研究问题。

表2 选择题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表3 填空题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二)第二轮——母文化认同的发展

1.母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学习是身份构建的过程[15]。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强调文化洞察、态度、是发展文化身份的关键一环[7]。早在甲午海战失败后,维新派就呼吁重建中国社会价值系统[16]。讨论并反思个体主我对客我的对话及在价值体系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2.动机

为培养学习者自我身份的认同,要求其将前测的广告词撰写和后测的段落写作录入慕课讨论区。中国人素来谦恭含蓄,而慕课的高辍学率不容忽视[17],有效缓解慕课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慕课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动力设计至关重要。

认同蕴含着真实情感的归位[18],后测作文“我是谁”关键词显示单词使用频率偏高的(出现10次以上)较高测多1个,积极情感词汇数量(Future和Hope)也多于前测(表4)。前测高频词多为名词和形容词,后测高频动词首次出现(Listen),行文内容更具丰富性。母文化意识得以初步体现,回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

表4 慕课讨论区学生文字录入的关键词词频表

(三)第三轮——母文化认同的修整

1.母文化认同下的语言发展

近年有学者从行动研究开展多文本写作教学[19]。潘鸣威[20]认为书信是写作量表参数框架下文本准确度的典型活动,且位列第一。

2.技能

文化价值的建构是开放的。文化的群体共有性通过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外显[21]。收到作文44篇,共5848个单词,543句,其中最长句由50个单词构成,最短句2个单词。感谢信修改稿提交批改网(www.pigai.org)的学习者最多修改36次,前测均分高于后测3.1477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表5),学习者语言能力有明显改善。

表5 感谢信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此外,将学习者前后测提交的88篇作文经清洗、赋码等语篇处理,运用PowerConc软件分析发现副词、形容词使用频次后测偏高,十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句子数量后测近占一半(40.51%),平均句 长 达10.61%。体 现 文 化 的 词 汇Culture,Chinese和China均呈现后测频次高于前测(表6)。后测单词Chinese在词符中占比高达2.23%。与Chinese搭配的母文化词汇也十分丰富(图1),回答了第三个研究问题。

表6 感谢信前后测词频对比表

图1 后测语料Chinese的搭配图

四、结语

写作训练和虚拟学习社区内个体间交互,学习者的母文化意识明显增强。书信类写作训练动态修整学习者母文化建构的开放性和语境性,为英语写作教学融入母文化的本土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后测跨文化身份
跟踪导练(三)(5)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