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2021-11-30卢霞

今日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针眼内瘘动静脉

卢霞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南宁,530012)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高达42 万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为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目前最为有效、安全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穿刺为建立体外循环的基础,但长期、反复、多次穿刺,加之疾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影响,可造成穿刺点渗血,若未及时、有效止血,可增加贫血、慢性失血风险[2]。

故针对血液透析内瘘穿刺渗血需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以降低穿刺渗血发生率[3]。故本文就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与护理进展开展综述,本文旨在为日后临床预防、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内瘘穿刺点渗血相关因素

1.1 患者因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若患者血压、血糖等控制不佳,可导致血管压力上升、皮肤愈合差等,而使血液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困难引发渗出;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其机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皮下脂肪减少、血管脆等因素,常会造成内瘘穿刺渗血[4]。

1.2 治疗因素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若超滤量过大,通过长时间的超滤脱水后,极易造成容量负荷迅速降低,以此进一步减轻水肿,促使组织张力下降,极易引起穿刺点渗血[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常会使用抗凝药物,对血小板功能造成影响,干扰凝血机制,促使血液不易凝固,引起内瘘渗血[6]。

1.3 护理人员因素

反复、多次来回穿刺血管,可对皮肤、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血管壁受损,扩增针眼,引发渗血现象[7];或因护理人员责任心、巡视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能依据要求巡视患者与穿刺针眼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渗血,造成血液丢失。或因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胶布粘贴不牢,造成针柄松动、滑脱等,引起渗血[8]。

2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

2.1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方式:(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渗血因素。(2)循证问题与支持: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患者自护能力、动静脉瘘渗血等。(3)循证护理干预:①多维度健康宣教:通过个体教育、集中教育、健康宣教以及网上教育等途径,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相关知识[9]。②护理人员操作前后需严格遵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每次透析治疗前应密切关注穿刺点皮肤,评估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并指导患者好个人卫生,确保局部清洁干燥[10]。郑玉婷[11]研究显示,对140 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以及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局部渗血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12.86%。

2.2 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方式:(1)落实护理责任制:责任护士应严格履行职责,参与患者从接诊至透析结束的整体护理工作。(2)健康教育:建立档案,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解释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渗血相关知识[12]。(3)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并给予一定的疏导。(4)内瘘护理:提升患者对内瘘认知,指导其按压针眼,透析过程加强巡视,30min~1h 巡视1次,巡视时若发现出血,应及时处理,以减少不必要失血,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同时护理人员应增强其自身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穿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同一针眼反复穿刺,建议使用绳梯穿刺法。(5)透后护理:透析结束24h 后,应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并在穿刺处涂抹喜辽妥软膏,以促进针眼愈合,保护血管;(6)饮食指导: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等食物为主。(7)用药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其用药进行指导。针对反复穿刺部位渗血者,应对抗凝剂使用剂量进行调整,或将肝素转换为低分子量肝素。(8)生活护理: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整,并协助患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13]。李一蔡、红芳[14]等人研究显示,对100 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渗血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16%。

3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

临床常用的内瘘止血方式为加压法,其主要是将渗血的穿刺部位清理干净,随后将无菌棉球覆盖于出血部位上方,随后使用2~3 条胶布加压固定。固定时应将两侧皮肤向穿刺部位收紧,以尽量减少针栓与皮肤间空隙。因棉球主要是由纤维组成,可堵塞针、皮肤之间的空隙,促使血液不能渗出,进而起到止血作用。

张丽萍、付阿丹、王希婧[15]等人研究显示,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中使用无菌棉线止血,结果显示,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将无菌棉线应用于瘢痕处,因棉线向上提拉时刻给一牵拉,此时针眼能够与皮肤紧密相连,针眼处棉线因被血浸湿后可迅速膨胀并凝固,进而将皮肤与穿刺针之间空隙堵塞,防止血液继续渗出。钱鹏[16]将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中,结果显示,试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是一种简单、便于患者自我护理的内瘘穿刺点止血方式,主要由调压旋帽、粘贴扣带以及透明软垫等部件组成,主要是经过粘贴扣带将止血器固定在患者前臂,经过对旋钮进行调节,将软垫垂直压迫桡动脉穿刺点止血[17]。

4 小结

动静脉内瘘渗血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治疗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针对上述因素,可采取循证护理、优质护理等,以预防动静脉内瘘渗血发生,而针对已发生动静脉内瘘渗血者,可采取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无菌棉线等护理措施进行止血,以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针眼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针眼
——破溃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去除与保留血痂对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