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颗粒对黄疸新生儿心肌损伤、细胞免疫的影响

2021-11-30郭艳马旭升罗芳沈麒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利胆胆红素黄疸

郭艳,马旭升,罗芳,沈麒

近年来,临床中新生儿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得到广泛应用,常采用蓝光照射辅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促进胆红素排泄。祖国医学则认为,新生儿黄疸为湿在其中所致,包括孕母或小儿出生后感受湿热邪毒及寒湿传入孕胎中等[1]。茵栀黄颗粒是中医治疗黄疸相关疾病的常用中成药,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2]。现阶段关于新生儿黄疸运用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蓝光照射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疗效、症状改善等,然而缺乏对患儿心肌损伤、免疫功能等影响的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以10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对象进行多组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茵栀黄颗粒对黄疸新生儿心肌损伤、细胞免疫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男27例,女25例;顺产37例,剖宫产15例;日龄3~27 d,平均(15.0±4.7)d。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顺产32例,剖宫产20例;日龄3~25 d,平均(14.8±4.9)d。两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年龄等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学》[3]中新生儿黄疸标准;(2)无羊水吸入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3)符合光疗适应证或对研究药物耐受;(4)获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早产儿或非母乳喂养;(2)伴先天性器质性病变,肝、肾功能异常及严重感染;(3)患有溶血性贫血的达到或超过换血标准;(4)遗传代谢性疾病、ABO溶血、肝炎引起的黄疸。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伦理审查。

1.2 方法 两组完善各项检查,均予补充液体、营养支持、平衡电解质、保暖等治疗。对照组行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通过佩戴专用蓝光眼罩、尿片对患儿眼睛、会阴部进行保护,并予心电监护,所用仪器为婴儿培养箱(型号:YP-90AB,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消毒光箱,灯床距维持在38~42cm,照射波长设置为425~475nm,根据患儿体质量、具体情况设置温箱及蓝光箱温度,密切监测其体温,及时调整箱温,照射时间8~12 h。同时温水冲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规格:1 g)0.5 g/次。研究组治疗方案则为在维持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予茵栀黄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28,3 g/袋)口服,1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包括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总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总胆红素水平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黄疸消退、胎便排空及住院时间。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及CD4+/CD8+。检测两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8,P<0.05)。

2.2 两组黄疸消退情况比较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黄疸消退情况比较

2.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69,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

2.4 两组心肌损伤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LDH、CK、CK-M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10,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比较 U/L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临床常见,属中医中“胎黄”范畴[4]。《诸病源候论》载“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致生下小儿遍体皆黄,谓之胎疸。”《临证指南医案·疸》载“黄疸……病以湿得之。”新生儿黄疸的中医病机为湿邪,因其可困扰肝胆,致使肝脏疏泄功能失常,主要治疗原则为“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湿则化之”[5]。近年来,中医药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关于何种药物或疗法联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6]。

茵栀黄颗粒主要由栀子、茵陈、黄芩、金银花等成分组成,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退黄利胆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提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一致[7]。茵栀黄颗粒通过增强肝细胞功能、胆囊收缩等,促进胆汁分泌,同时增加胆汁酸、胆红素外排而发挥较好的利胆作用[8]。栀子性味苦寒,可通过促进动物体内磷酸尿苷的生物合成,通过促进胆汁的排泄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还可较好地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以及较好的利胆、促进胆囊收缩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强,含有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可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等而发挥显著的保肝利胆作用。因此,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及CD4+/CD8+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LDH、CK、CK-MB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在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可使减轻新生儿黄疸心肌损伤功能、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疗效更佳。分析其原因,茵栀黄颗粒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可有效减轻肝脏损伤程度,维持肝细胞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茵栀黄颗粒可减轻黄疸新生儿心肌损伤,改善细胞免疫,促进患儿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利胆胆红素黄疸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胆囊切除后,怎么还要服消炎利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