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议题教学方式 助力核心素养提升
2021-11-30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 黄 婷 王 群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在新课改中得到不断优化,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显著标志和终极追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议题式教学替代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启迪更新学生思维,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更利于督促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信念感以及世界观,从而完成更高水平人才的培育任务。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缺憾
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必须贯彻落实的根本任务。然而,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多地将关注点落在“课堂是否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学生是否熟记了知识内容”“应试当中是否取得较高分数”等知识、技巧层面,而忽视学生能否将知识有效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难以促使学生在道德层面形成深刻体验,自然就不能将书本所学真正内化,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首先,“以讲为主”似乎成了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标签,课堂是教师“独自表演”舞台。单一的灌输式传授,学生表面上一直跟随教师的“引导”和“步骤”进行学习,实际上却被剥夺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机会,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消磨了学习的自觉意识,直接导致逻辑思维训练的减少,核心素养形成难度的增大。
另外,教师讲解的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案例,缺乏时效性与实践性。就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来说,内容涉及广泛,且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加之高中生学习任务较重,时间和精力有限,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足够的途径和空间指引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时政热点与关键知识相衔接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两张皮”的现象。
最后,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方式亟待改进。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是 “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这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体现和素养形成。忽视多面性评价学生方式最终会对教与学产生误导,滋生评价的片面性、功利性等不良结果,也势必干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议题式教学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方式
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探索实践出议题式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从教学实践出发,遵循学生身心规律,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通过议题选择、情境创设、活动开展和多维评价等环节和步骤,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生活、在思辨中领会真理、在行动中内化价值观。可以说,议题式教学充分彰显课堂教学中意蕴的核心素养之美,开辟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
(一)议题式教学的价值追求契合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健康发展,明确高中政治课教学应当借助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并强调通过综合评估,引导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生成。
议题式教学恰好契合时代呼唤,吻合新课改的价值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围绕议题,融汇思辨性、新颖性和结构性设置情境,推动探究与合作,弥补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学缺憾,用核心素养来统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政治认同、公民参与和科学精神等,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追求不断追向核心素养培育。由此可见,议题式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展议题式教学,必然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议题的精挑细选利于牵引核心素养的同生共育
一般说来,议题式教学的四大要素往往由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构成。议题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成为牵引核心素养形成的线索。
思想政治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资之一就是社会热点信息,这也往往是议题式教学中议题选择的主要来源。这些社会热点关注度高、时效性强,是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紧密相连的生动表现。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选择,将诸如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鲜活材料引入课堂教学,形成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不仅能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更利于学生关注生活、走近社会、了解变化,感悟成就,从而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设计面对严峻的汛情“蓄洪还是泄洪”“舍小还是舍大”这样的两难选择就是一个经典的长效议题。将其作为议题,辅助学生带入角色,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直面价值冲突,在感性和理性的纠缠碰撞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三)情境的优化创设可以催生核心素养的内化与外化
教学的开展是需要载体的,议题式教学的载体就是情境。一个话题、一个选择都可以是情境,归根结底情境是社会、生活和教材知识的结合,承载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科知识的构建,担负着内化核心素养于心、外化核心素养于行的重任。优质的情境创设自然引发高阶的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利于锤炼思维,形成科学精神。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主体却是学生。谁来思辨?思辨什么?怎么思辨?好的情境会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旨,换位思考,对情境问题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要反映社会需要和学生素养发展要求,让学生有思辨的需要和动力,同时又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的状况,让学生觉得“亲切”,有思辨的可能。同时加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启发,鼓励、点评,把知识融入情境中去,真正实现在“议中学”,在“学中议”,在“议”与“学”中形成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利于学以致用,培养政治认同。情境创设中往往通过辩论性对话、原因分析和措施商议等,使学生理解决策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考量问题,从而促进和谐,凝聚共识,彰显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比如,在“文化创新”这一情境设计中,通过开展“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探究,组织学生收集大量的事实材料,学生在充分感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后,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同时,在措施商议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议题任务对一系列预选假设进行反思、论证,最终形成真理性选择,并付诸行动,整个过程是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外输过程,无形中践行着文化自觉并厚植爱国情怀。
(四)评价的立体多维方便激发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适合核心素养的评判。而议题式教学评价方式则不同。议题式教学四大构成要素决定其评价不是单一维度,也不是单一主体,更不是完全静态的外部测量,而是多维多主体的,兼顾静态测评与动态考量,是一种综合立体的评价方式。议题式教学的评价包含四个维度,即议题价值、情境水平、活动设计和任务完成,因此形成了以议题为线索、以活动为纽带,采用自评与他评、量评与质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学科内容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实践互动中的情感、态度和能力。
比如,在“民主管理”这一主题的议题式教学综合评价中,既有关于议题价值的学科评价和实践评价,考量学科价值和活动引领性,也有关于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的评价,考量具体操作和构建性,更有关于活动效能的知识应用和知识迁移评价,考量学生的素养外化力。另外,还设计有总体评价、教学反思与改进等环节。这样的课堂评价虽然只是议题式教学评价中的课堂部分,但也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面性,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全面性的人才,拥有更高质量核心素养的人才。
议题式教学已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方式和新路径。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议题式教学方式真正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回应,营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有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