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手机拔牙法与传统劈凿拔牙法拔除下颌中位Ⅰ类近中阻生智齿术后肿胀的比较
2021-11-30戴丽冰翁春辉赵向阳王晓燕郭爱芳
林 珊 戴丽冰 翁春辉 赵向阳 王晓燕 郭爱芳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为口腔科门诊一常规手术,由于存在手术创伤及风险,较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涡轮手机拔牙技术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但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下颌智齿采用涡轮手机拔除术后肿胀度较以往传统劈凿法更重。以往对两种方法术后效果比较中,术后肿胀度常作为次要研究指标之一[1,2],且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详细分类研究的报道较少。本实验选取下颌中位Ⅰ类近中阻生智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量法对两种拔牙法术后肿胀度进行比较,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19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科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40 例,其中男20 例、女2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拔牙指征并排除拔牙禁忌证;②根据临床检查及曲面断层影像资料选择下颌中位Ⅰ类近中阻生智齿作为研究对象,且牙根已发育完全;③术前开口度正常,所拔智齿无松动,无叩痛。依据随机数据表,将40 例患者平均分为涡轮手机拔牙组20 例及传统劈凿拔牙组20例,其中前一组男10 例,女10 例,年龄26~41 岁,平均年龄(33.56±6.25)岁,后一组男10 例,女10例,年龄26~40 岁,平均年龄(33.45±6.12)岁,2 组患者平均年龄及男女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方法:2 组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麻醉:含1:10 万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及前庭沟术区局部浸润麻醉,切口:采用角形切口,近中切口自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呈45 度斜向前下,远中切口从远中龈缘正中斜向外后方[3]。涡轮手机拔牙组:采用仰角45 度手机去除智齿颊侧骨壁至最大周径,尽量保留骨壁高度,手机截冠,于牙根颊侧骨壁处磨出牙挺间隙,挺松后拔除;传统劈凿组采用骨凿去除智齿颊侧骨壁至最大周径,骨凿劈开智齿近中牙冠,敲击牙挺进入牙根与骨壁间隙,挺松后拔除,搔刮拔牙窝,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纱布压迫30 分钟,术后48 小时复诊进行测量观察。
3.项目观察:采用直接测量法评价两组术后肿胀程度:选用软尺分别计算手术前后“面部测量距离”的增量与术前“面部测量距离”的比值得出患侧面部肿胀百分率作为评价指标[4]。其中面部测量距离为患侧口角至耳屏最下点的体表距离[5]。
由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肿胀高峰往往出现在术后48h 左右,故术后测量时间选择在术后48h 进行[6]。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涡轮手机拔牙组,患侧面部肿胀平均百分率为9.5%±0.027,传统劈凿拔牙组,患侧面部肿胀平均百分率为5.8%±0.022,涡轮手机拔牙组术后面部肿胀百分率高于传统劈凿拔牙组(P<0.05)。
讨 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中,垂直阻生最常见,近中阻生其次,水平阻生较少,其中近中、水平阻生对邻牙危害性更大,且水平阻生牙拔除难度大于近中阻生牙[7];根据下颌阻生智齿与下颌升支与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其中Ⅰ类阻生齿拔除更容易[7];根据智齿在颌骨内的深度,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其中高位阻生由于萌出较多,拔除时一般可不予去骨处理。本试验根据以上智齿分类特点选取对邻牙危害较大,拔除相对容易且术中需去骨操作的下颌中位Ⅰ类近中阻生智齿为研究对象,结果认为涡轮手机拔牙法较传统劈凿拔牙法而言,术后肿胀更明显。原因可能由于涡轮手机去骨及磨出牙挺放置间隙操作时,更容易暴露骨松质区微小血管,而传统劈凿拔牙法,通过骨挤压的方式,可压迫骨质间微小血管,从而使术中及术后渗血小于前者,故而肿胀较轻。
梁清军通过对108 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进行分组观察,发现微创拔牙法术后肿胀发生率为2/3.70高于传统拔牙法4/7.41[8],与本研究结果相近。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采用涡轮手机等工具的微创拔牙法术后肿胀率低于传统劈凿拔牙法[1,2],原因可能是未对智齿拔除进行分类比较,在数据分析时涵盖了拔除难度较大的下颌阻生智齿。涡轮手机拔牙法操作精准,简便,在拔除难度较大智齿时优势格外明显,创伤明显小于传统拔牙法。同时对于高位阻生且不需要去骨拔除的下颌智齿而言,由于拔除时仅需截冠、分牙,去骨操作少,术后肿胀率可能也低于传统劈凿法。
本研究仅对下颌中位Ⅰ类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肿胀进行了分组观察,认为传统劈凿法较涡轮手机拔牙法而言,术后肿胀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