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贵林教授治疗产后病医案4则

2021-11-30蒋贵林安晓青

光明中医 2021年21期
关键词:川芎小便乳汁

刘 妹 蒋贵林 安晓青

产后病指分娩后至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一类疾病,俗称“月子病”。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及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产妇也越来越重视产后疾病的防治。在临床文献资料[1]中就可以感知产妇意识的增强,中医疗法也就有了市场。蒋教授行医30年余,具有扎实的中医妇科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身痛及产后缺乳颇有成效,故将蒋贵林教授治疗产后病的经验分享如下。

1 产后发热

张某,女,38岁,2018年9月6日初诊。剖宫产后32 d,发热3 d。患者2018年8月5日剖产一活婴,近3日测得最高体温39.8 ℃,查血常规、CRP、降钙素等未见明显异常,只提示白细胞稍微升高,使用柴胡注射液及相关药物进行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发热稍好转但反复发作,特请蒋教授会诊。症见:发热,测得体温38.8 ℃,触诊皮温升高,咽干口苦,无鼻塞咳嗽;恶露未净,色黯,稍有异味;纳差,寐欠安,大便质硬,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诊断:产后发热。处方:金银花10 g,野菊花、紫花地丁、芦根各12 g,蒲公英15 g,石膏、知母各8 g,牛蒡子5 g,生甘草6 g,柴胡6 g,牡丹皮、当归、川芎各10 g。服5剂。药后1剂热退至37.3 ℃,服药5剂热退,舌苔转薄。

按:产后发热临床表现主要为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且多以高热为主[2]。当前西医治疗该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但抗生素的应用存在耐药以及哺乳期对婴幼儿的影响[3],这些因素都导致疗效欠佳。本案例患者已在院使用西医治疗不佳,经人推荐找到蒋教授。患者高热,咽干口苦,大便不通,质硬,苔黄厚腻,蒋教授认为是产后不慎感染邪毒,郁而化热所致。西医对症治疗虽可降热,但其邪毒、郁热不散,犹如扬汤止沸。故蒋教授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加上透散郁热之药,且兼顾产后妇人多虚多瘀的特点,以望釜底抽薪,标本兼治。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取自《医宗金鉴》中五味消毒饮之主药,达到清热解毒之效。柴胡和解退热,石膏、知母、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宣肺通便,牡丹皮化瘀透热,当归、川芎行气活血补血、化瘀生新,甘草调和诸药。纵观此方,清热解毒祛其邪毒,又配以祛瘀生新之品,不增留瘀之患。故服药后热退,疗效佳。

2 产后小便不通

张某,女,2018年12月2日初诊。产后5 d,排尿困难5 d。患者于2018年11月27日顺产一活婴,产后1 h感膀胱充盈感,小便点滴而出;11月27日便留置导尿,小便量正常;11月30日上午拔除导尿管后仍觉解小便困难,点滴而出;12月1日查膀胱余尿量约680 ml,予留置导尿管。期间使用膀胱松解剂等无效,需留置导尿才能排出。患者因不耐受持续留置导尿,要求中医特色治疗,故转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症:神清,精神一般,留置导尿中,尿量正常,母乳喂养,阴道分泌物量中,色红,无明显小腹疼痛及腰酸;纳可,寐安,大便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产后小便不通。处方:①自拟方:黄芪、党参、枳壳各15 g,桂枝10 g,乌药、白术、当归、川芎、续断、补骨脂各10 g,吴茱萸3 g,泽泻、车前子各15 g,生甘草6 g。服7剂。②热敏灸治疗:气海、关元、中极和阿是穴30 min。③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外敷膀胱区。治疗后第2天,诉10 h尿量400 ml,故拔除导尿管,第3天可自行排尿,无尿急尿痛,24 h尿量2 L。12月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彩超示:膀胱残余尿阳性(排尿后测得膀胱残余尿量约9 ml)。药后随访知解便如常。

按:本例患者蒋教授查其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以及产后特殊时期,辨其中焦气虚,下焦阳衰,加上虚瘀阻滞,导致小便不利。《三焦元气衰旺》言:“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中药治以补益中气,温阳散寒,活血行气为法,同时结合外治法,事半功倍。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健脾补益中气;乌药、补骨脂、吴茱萸温肾阳;枳壳行气通滞;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兼顾虚瘀;桂枝温阳化气以利小便,以温法来行化水液,与《伤寒论》五苓散配伍桂枝意义,异曲同工;泽泻、车前子利水湿;此为蒋教授治疗产后小便不利第一法。而后采用热敏灸艾条灸取关元、气海以升发阳气,中极为膀胱募穴, 能通利膀胱,助气化而利小便,这是治疗该病的第2种手段。最后加用中药制成的热奄包外敷膀胱区,直达病所,在巴晓婧等[4]文献中亦提及中药外敷包温经活络的效果。蒋教授治疗本病内外法并用,标本兼治,故取得良效。蒋教授治疗产后妇人之时,观察入微、集思广益,不断扩展治疗思路,以致力解决切实问题。

3 产后身痛

付某,女,33岁,2019年9月27日初诊。剖宫产术后3个月,感四肢酸痛2个月余。2019年7月1日剖宫产一活婴,患者近2个月感四肢酸痛不适,腰腿部明显。现症:四肢酸痛,腰酸,背凉、畏风,时有汗出,易疲乏;哺乳中,恶露已净,纳食可,夜卧欠安,二便平;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沉细弱。诊断:产后身痛。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熟地黄各12 g,桑寄生、炙黄芪各20 g,秦艽、防风、白术、赤芍、白芍各10 g,细辛3 g,当归8 g,桂枝、生甘草、川芎各6 g,茯苓、杜仲、川牛膝、党参各15 g。服14剂。再配以穴位贴敷于气海、关元、子宫、三阴交和足三里,隔日1次,贴6 h。二诊(2019年10月18日):药后诸症减,腿疼,时有恶风,舌脉同前。守上方加艾叶5 g,桑叶5 g。服14剂。三诊(11月6日):药后腿疼好转,夜卧多梦,余无不适。守上方去桑叶,加苍术10 g,陈皮8 g。服14剂。后随访知诸症已愈。

按:痛症病机不外乎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但临床诊治患者之时,蒋教授发现单一因素引起的产后身痛并不多见,往往是伴有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与感寒受风并见。本例患者可谓典型,妊娠耗其肝肾之精,且生产之时气血津液亦会丢失,加上患者为剖宫产,伤及任带之脉,正气空虚,卫外不固,因此容易感受风寒。其症见四肢酸痛、背凉、畏风等为风寒湿邪侵袭;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沉细弱是肝肾气血不足表现,故选用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方中独活、秦艽善祛筋骨之风寒湿邪以除痹;桂枝、细辛散寒而通利关节;防风祛风,微温不燥;腰为肾之府,腰酸腿疼当责之肾,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且强筋骨;方中四物汤填补精血,党参益气,使补而不滞;黄芪、白术、防风实则暗合玉屏风散之意,加强固护的力量。再配以穴位贴敷,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可补气固肾养血健脾。标本兼治,故身痛能除。

4 产后缺乳

李某,女,39岁,2020年4月15日初诊。顺产后2个月,伴乳汁不足。患者于2019年2月16日顺产一活婴,喂养期间感乳汁量少。现症:哺乳期,乳汁量少、色淡,恶露已净;纳食可,寐欠安,大便2~3 d一解,质硬,夜尿频,舌淡黯苔黄,脉弦。诊断:产后缺乳。处方:当归10 g,川芎6 g,生地黄、熟地黄各12 g,白芍10 g,党参15 g,茯苓10 g,生甘草6 g,白术10 g,肉苁蓉12 g,川牛膝15 g,升麻8 g,泽泻10 g。服7剂。嘱禁食生冷瓜果,畅情志。复诊诉药后诉乳汁量较前增多,大便好转,余无不适,守上方继服14剂。

按:产后缺乳首载于《诸病源候论》,而母乳喂养不但提供婴儿的生长营养所需,且可以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刺激子宫复旧等,治疗产后缺乳十分必要[5]。《景岳全书》指出“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之不足……”,本案例患者乳汁量少、色淡,大便质硬,夜尿频,故蒋教授辨为气血不足、肾阳亏虚。方以八珍汤益气养血滋阴,健运脾胃而增气血运化之力,气血生,脾胃健,不恐乳汁不多;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乃锦上添花之效,肉苁蓉味甘咸性温,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升麻助肝气升发,血藏于肝,其运行有赖于肝的疏泄。因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言”,足厥阴肝经循行又经过乳房,细细察看方中亦存在《金匮要略》中的当归芍药散,其可达疏肝健脾之效;全方用药灵巧,补中有泻。蒋教授认为乳汁为血化生,生产过程有津液的流失,使用滋阴养血之品使乳汁生化有源。

5 总结

蒋贵林教授治疗产后病时,秉持着标本兼治的原则。蒋教授告诫,临床产后发热虚实两端,治疗产后发热不必拘泥于“产后宜温不宜凉”的陈规,当辨证求因,用药胆大心细。总结上述4则医案,其病机都在血虚血瘀的基础上各有不同,或感邪毒、风寒,或中下不足,故皆用补血化瘀之品,加之对证用药,既有宗可循,又灵活多变,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

猜你喜欢

川芎小便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乡情川芎茶
找棵树
川芎治疗外感头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