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振兴新机遇下县级农广校如何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2021-11-30李正涛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培育

李正涛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坪分校,云南华坪674800)

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把农民放在首位,而农民的个人素质则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由于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农人数在急剧下降,农民的整体素质也在降低,为了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必要性

1.1 培育新型高素质农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十四五”时期,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

1.2 培育新型高素质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地方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多,“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成为现实难题。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高素质农民,吸引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村后继有人。

2 县级农广校应如何做好高素质农民培圳

2.1 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起乡村人才培育历史重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质量兴农的战略口号,在农业转型发展中,现实的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接受新科技能力弱化的现实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引入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作为农民培育教育主阵地的基层农广校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关停并转的情形屡见不鲜,基层农广校如何重新定位,主动把重心工作融入到政府发展战略的大局中,是农广校持续发展的战略轴心问题。

2.2 区分培训要求,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华坪县于2020年在丽江市四县一区中首先启动了“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这是有别于之前所实施的如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各类培训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在丽江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高素质农民纳入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从中反映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高素质农民与乡村振兴同步出现在2018年一号文件中,该培训与以往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区别在于:以往的培训重点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重点任务是提升技能;而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则突出了实现对人的素养的全面提升,如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科技素养等。只有培育出宜农宜旅,宜商宜工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承担起带领群众,肩扛乡村振兴的重任。

2.3 熟悉产业布局,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2.3.1 熟悉产业发展布局特点

区域经济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基层农广校应注意加强对区域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调整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2.3.2 熟悉各乡(镇)农村劳动力现状

基层农广校应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这群人具备成为高素质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如华坪县2016年实施的培训项目,针对新民社区移民没有土地,没有其它就业技能的现实情况,开办了80人的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学习,提高技能,为周边原住居民及其它芒果生产大户提供劳务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来源问题。

2.3.3 熟悉乡(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基层农广校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4 抓好项目实施,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由于区域资源条件、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基层农广校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时,要因地制宜,苦修内功,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知天时、明地利、谋人和、接地气”,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2.4.1 做好培训需求调查,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华坪县自2015年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以来,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农民已有一定了解。许多农民都有参加教育培圳的意愿,但是,也不乏有滥竽充数的学员。由于华坪县的主导产业是晚熟芒果种植,因此,很多学员主要是想学习种植芒果方面的知识。当自己的培训志愿与实际培训专业相背时,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学习的态度,甚至用对抗的情绪对待教学活动。因此,在集体报名时,要认真核实学员的培训志愿、产业情况,切实做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

2.4.2 扩大网络课堂的利用,弥补集中教学的不足

“云上智农APP"是农业部在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启用的一款手机软件。为的是学员通过该软件对培训单位完成培训效果、组织管理及教师授课质量线上评价,以取代往年的纸质的满意度评价,做到评价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同时该软件也搭载了有关种植、养殖、经营管理、法律讲堂方面的众多的在线课堂,也有参与部分农产品线上交易的功能。今年100名学员,有98名完成了该软件的注册应用,为学员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

2.4.3 加大宣传与部门沟通力度,强化部门协作

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因此基层农广校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

2.4.4 增加本土优秀培训教师的选用比例,做到教学内容实际、实用

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百姓。基层农广校要把“接地气”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一是“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不能“门缝里看人”:三是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能致富”,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3 结语

由此可见,联系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下,做好农民的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培训力度,政府需要积极的参与进去,提升师资力量对目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加以创新,更好的推动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基层农民农广校是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主体,责无旁贷。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乡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培育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如何培育高素质的农民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